談國中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研究

才智咖 人氣:2.04W

生活化教學不僅要以學生的生活入手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對國中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研究?

談國中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研究

摘要: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機械理論灌輸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摒棄舊觀念與舊模式,將教學的視野引向生活,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這樣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理解水平,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學。

關鍵詞:思想品德;生活化;興趣

思想品德是中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但長期以來,課程思想品德課程存在嚴重地學科本位傾向,忽視學生,無視生活,教師是搬運工,學生是接收器,只是空洞而機械的理論灌輸,知行脫節,學生並不能將課堂所學用於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這正是傳統課程教學的根本問題所在。新課程標準更加重視課程與生活的聯絡,明確指出,課程教學的基礎是“國中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這就決定了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要回歸於學生的生活世界,否則課程教學就會失去活水源頭。

一、以熟悉的生活匯入新課,讓學生的學習更積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依賴於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的學習就會將學生帶入繁重而機械的勞作中;而濃厚的興趣則會讓學生處於高度亢奮狀態,思維更活躍,精力更充沛,會將學生帶入愉悅而主動的探究旅程之中。匯入環節的重要目的就在於引發學生對新知的關注,激起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巧妙匯入,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教師所必須重視的環節,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而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來引入新知的學習,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就可以對新知的學習有一個緩衝,以拉近學生與學科的距離,引發學生對新知的關注,進而讓學生由課前的散漫狀態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最高,正是展開新知探究的最佳時機。為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密切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以熟悉的生活來匯入新知的學習,讓每堂課都瀰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引導學生展開主動的探究活動。如在學習《網路上的人際交往》這一內容時,我們可以以學生所熟悉的在網路上發求助來引入網路交往,這樣的匯入更加親切而真實,更能引發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二、以真實的事例創設情境,讓學生的理解更深刻

建構主義提出,知識不是一套獨立於情境的符號,而是存在於具體情境與可感知的活動中,人的學習應該在情境化的活動中進行。如果只是就理論知識本身來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記住這個結論,而並不能與自身產生聯絡,這樣就失去了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科功效。而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以用於指導自己的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就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展開深入的思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展開主動探究,幫助學生從中獲取最直接、最深刻的認知,這樣就可以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讓學生成為真正的科學探究者與知識構建者。如在學習《維護消費者權益》時,我們可以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在購買某種物品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在購買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學生都有購物的生活經歷,這樣的問題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又與教學主題密切相關,自然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主動探究。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學生都可以想到在購物時會受到廣告(如廣告、促銷海報),親友介紹、售貨員解說等。廣告也好,介紹也罷,我們如何來甄別這些資訊的真假呢?以此來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面對眾多的廣告資訊,我們究竟要如何來選擇商品呢?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學生展開了主動的思考活動,進而總結出消費者要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接著再提出這樣的問題,購買衣服、皮鞋,鮮奶、餅乾、藥品時需要注意什麼?面對商家推出的各類促銷活動,如打折、返券、低價等如何來選擇?購物時有沒有必要索取發票?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探究,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深入思考,透過表象深入本質,以達到對抽象知識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