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國傳統建築古今傳承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7.98K

摘要:建築是建築物和構築物的總稱,它們的產生,源於人們對生產生活的需要,所以建築並不是人們突發奇想便能創造出來的,而是有系統有派別的,同時也與當地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有關。中國古典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自原始社會起,經過數千年風雨的磨礪,已然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從結構、裝飾到選材,都獨具風格,一脈相承,自成一派。就其結構而言,我們以單間為例,從上到下可將房屋分為屋頂、斗栱、牆與柱、臺基等幾個部分,在我看來,斗栱則是最能代表中國古典建築特色的構件之一,同時也是我們研究中國古典建築的重要方向和途徑。

有關我國傳統建築古今傳承的論文

關鍵詞:中國古典建築;斗栱;古今傳承

1斗拱

樑思成先生曾說過;“中國建築之個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藝術及思想獨特之一部,非但在其結構本身之材質方法而已”,而斗栱作為中國古典建築的一種具有代表性存在的建築構件,它不僅僅承載了房屋上部結構重量,同時也成為了一種裝飾藝術,中國古典建築的輝煌與發展,也由此可見一斑。

1.1斗栱的概況

斗栱又可以稱為“輔作”“鬥料”,是中華民族古典建築中特有的一種結構,它是由“鬥”“栱”“昂”這三個部分相互穿搭,層疊從而組合在一起的,用於支撐屋頂的荷載力。從其結構上我們可以發現,在柱頭和枋之間探出形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栱,當然每條拱因其形狀和用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10.令拱14.瓜子拱13.慢拱15.泥道拱),而這類拱統稱為“開上口”;圖上19.為華拱,該拱底面開口,則稱為“開下口”;而有些栱上下都開口,則稱他們為“上下開口”。在栱與栱之間夾墊著的方形木塊,我們稱之為“鬥”,如圖上所示(8.散鬥9.齊心鬥12.互動鬥)。斗栱與屋頂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承載了外部房屋上部的荷載力從而擔當了結構中裡的轉化器的作用,並且它還起到了美化裝飾的效果從而成為一個名族藝術品,獨具欣賞的價值。

1.2斗栱的取材及運用

自史料記載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多產木材,所以中國古典建築之原料以木材為主,磚石為輔。而斗栱更加能夠反映出這樣一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結構,基本上是以木材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要說到木構斗拱最古實的代表,那便是佛光寺大殿了,即便在木構斗拱佔領主流的情況下,我們也不難發現石斗拱那為數不多的身影。石斗拱常見於崖墓、石闕、石室以及牌坊之中,如漢代的朱鮪石室中便殘存了一朵石斗拱。中國較之以磚石為主的西方建築,中國的木材建築的確不夠經久耐用,即便這樣中國古人卻仍滿足於木材作為主要建材並且延用長達數千年之久,尤其是斗拱的選材運用更是凸顯了這一特色,我認為這是有一定其歷史緣由的,下面讓我們大致來總結下這些因素:民族傳統思想文化。《易經》中曾記載到,世間萬物的生長自有其定律,即萌芽、生長、變化、消失殆盡,就如佛教的生無窮迴圈同理。所以中國自古便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去追求永久不滅的工程(此處不包括陵墓、牌坊等特殊用途建築),他們從很早便認識到變化的永恆,而人類則應當遵循大自然的“新陳代謝”“生無窮迴圈”之理,所以他們並沒有像埃及等國家一樣追求永久不滅的工程,即便是遇到火災,古人們也不會認為是建築用材的問題,而認為是異象、天譴之類的因素。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古人們唯獨對墳墓等相關建築的修建有著不同的看法。樑思成先生曾寫過“唯墳墓工程。則自古以來確甚著意於鞏固永保之觀念,然隱於地底之磚劵室,與立於地面之木構殿堂……並未因磚劵應用於墓室之經驗,致改變中國建築木構主體改用磚石疊砌之制也。”[1]由此可見中國古人對生與死的不同期望和看法,並且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對映在了中國古典建築工程上,融入到中國華夏民族的靈魂之中。中國古典建築的`構造方式。中國古典建築的營造結構方式是榫卯結構,而斗栱便是這種結構的經典代表。這種構件連線方式,取材以木唯優,由柱、樑、檁等主要構件相互搭建而成,並且在各個構件之間,以榫卯的方式相互連線,使之相切合。像中國這種傳統的木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超越當代建築的特殊柔性結構體,它不僅僅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力,而且能夠承擔一定程度的建材變形,即便在地震情況下產生的荷載力,也可以通過其本身的變形而抵消一部分地震帶來的影響。中國是資源大國。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尤其是木材,不管是從哪個方面都深得中國古代匠人的青睞。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地域條件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匠人自古以來便缺乏對石材在建築領域上的瞭解運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古人沒有對石材的運用進行嘗試。據史料記載,人們曾嘗試過,以石材代替木材,但是無奈於,榫卯結構思想的根深蒂固,匠人們沒有很好的發掘石材的優勢,不知道該如何銜接石材,使其成為一處住所,而一味的以榫卯結構連線的方式,將石材相互連線,這樣無疑是失敗的,因為從石材本身的特性上看,它極度缺乏張力和曲力,而其彈性度也差,所以用與木材截然相反的材料去完成木材能達到的效果,這樣必然會導致石材的崩壞,運用的失敗。而至於後來的人們為什麼沒有繼續研究石材的用法,我想也許是因為,在中國並不缺乏木材這一原料,所以人們也就沒有繼續探究石材的運用了。

2斗拱的歷史變遷

樑思成先生曾說過“中國建築之原始,究起自何時起,殆將永遠籠罩於史前之玄祕之中。”[2]中國古典建築體系形成於漢代,成熟與唐朝,精華於宋代,極致於明清。不過就史料上看,早在殷商以前便有宮室,穴居的記載,更有“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成都”[3]之說。在中央研究院發掘若干遺址後發現,在殷商時期有多出土築的殿基,並有大石卵柱,排列井然有序,出來殿基外還有門屋,水溝等遺址。

2.1漢、唐時期

漢代是斗拱形成的初步階段,常見於墓穴,石室及石闕。如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博物館內展示的關於該墓室內的遺址,在該墓室中多處可見斗拱的身影,這些斗栱結構簡單明瞭,沒有複雜的交接和裝飾,栱的形態也簡單,主要有兩種形態“或簡單向上彎起,為園和之曲線,或為斜殺之直線以相連”“或彎作量相對頂之S字形,亦見於石闕所刻斗栱”斗拱的形態主要有上述“單彎”和“曲彎”兩種。[4]漢代的斗栱為後世斗栱的發展奠定了寶貴的基礎,雖然其造型簡單,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漢代的建築發展是中國古典建築歷史上不可忽略的偉大開端。唐時期的建築物可謂是巨集偉而華麗,只可惜由於歷史原因能儲存至今,年代可以考察到的也只有山西五臺山的佛光寺大殿。唐代在私宅建築上便有明確的規定,對每個級別有不同的要求,王公貴胄住的地方不能用複雜的栱和藻井,三品、五品……官員住宅標準逐級降低。

2.2明清

隨著時間的推移,斗栱的發展至明清時期,斗栱作為力的轉化器的作用愈來愈少,但是其做工卻愈發的精緻、細膩,逐步成為一件藝術裝飾品和體現等級地位的標誌。浙江省杭州市場口鎮東桎關的名醫堂,是著名骨科老中醫張紹富的舊宅,也是至今保持較為完整的清朝名醫會館,它建於公元1875年(清光緒年間),又名“十房頭”,正房面闊五間,磚木混合結構,並且該醫館於2010年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走進名醫館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那來自古老朝代的建築風格。走入院中抬頭便能看見那精緻的外簷斗栱。該處斗栱尺寸較唐宋而言,則更為小巧細緻,我們尤其可以感受到其區域性構件的雕刻,甚為精緻細膩,匠人們在雕刻中尋求突破斗栱原有規格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其斗栱本身的形態和結構,因為在清朝斗栱也是該房主地位和等級的象徵。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該建築的雕刻主要集中在“耍頭”“昂”“駝峰”“互動鬥”等區域性構件上。在“昂”處,匠人們經常會雕刻成捲雲,象鼻之類;在“耍頭”上一般雕刻以“三福雲”“麻葉頭”“鰲魚”之類,而“平盤鬥做雕刻”“櫨鬥作雕刻”更是常見雕刻手法,尤其是在平盤鬥上做雕刻更為普遍,因為其有斗栱,卻無栱昂,所以在雕刻上也沒有什麼禁忌,同時其雕刻題材更也是形態萬千,精緻美麗的。

2.3明清以後

清朝末期以來,中國受列強壓迫,民族氣息蕭條,一些先進的國人逐漸開始抵制本國的文化及制度,萬事都尊奉西方的為準繩,而這種思想和社會風氣滲透在方方面面達到了一種極致。所以這個期間,中國古典建築並沒有得到好的發展,直到現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革新,人們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

3古今的傳承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場復古風正在緩緩的刮來,人們開始嚮往古代的燦爛文化,同時新中式古典建築,也漸漸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可是在現代化如此飛速的程序下,人們是如何利用現代技術去發展古代傳統建築呢?這是一個我們值得深思的話題。

3.1現代仿古建築

自古以來,我國的古典建築的構造方式便是在柱子上面安裝斗栱,斗栱在承接上面的屋頂,用於保證房屋的穩固,而斗栱在其中則承擔了重要的構件作用,所以在歷史文物修建上,斗拱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臨潼的華清池,此項建築工程是為了保護遺址而建立的,為了建築物的穩固達到抗震減壓的功用,設計者決定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屋架、斗拱,和柱子。在古時候人們解決木頭與木頭之間的連結問題是採用榫卯結構的穿搭方式的,但如今,材料的改變,連線方式也要隨之改變。為了解決屋架和柱子之間連結和支撐作用,設計師們決定採用現代的工藝,他們將耍頭直接鑲嵌在鋼屋架上,在柱頭上則安裝入一根鋼樁,在鋼樁中再安裝一個底託於柱頭,整個鋼樁則嵌入柱身(此鋼樁用於固定斗拱),而對於斗拱,設計師們並沒有像古代營造發那樣搭建,而是採用薄璧空腹的形式,在工廠一次性壓制成型為斗拱樣式,最後再把斗拱和樁定位,焊接,澆灌。上文中提及,自明清以來,斗栱不再僅僅只是力的承載著和轉化者的作用了,逐步的成為一種裝飾作用,所以明清的斗栱更適合以鋼材為原料。礙於木材本身的易燃易腐蝕的缺陷,鋼材、混凝土等新型建材的出現,無疑給傳統建築設計乃至施工帶來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種新型的製造方法,對中國傳統的製造工藝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說道鋼斗拱的運用,我們不得不說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造。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融合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和元素,尤其是其頂冠的斗拱造型和那鮮豔的紅色,更是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同時,使前來參觀的遊客一看便能知道這就是中國館。設計師大膽創新,採用了“一斗”的斗拱結構和鋼結構混凝土的材質,將傳統的自然曲線改變為具有時代特色的力度沒和結構美的硬朗直線,並把他們層層相疊,並且從下至上層層按比例放大,層層伸出,獨居美感。而其簷口的荷載力便可以隨著斗拱的轉化能力,均勻的傳達到柱子上,從而達到了減震、抗壓的效果(自古以來,斗拱便是以這一目為出發點的形成和發展的)並且,其簷口的逐漸加大,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狀,使整個建築在富有規律簡潔的美感的同時又不失磅礴的氣勢。

4結束語

斗栱的特性完美的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他們層層相疊,排列有序,看似鬆散,實質上卻異常堅固耐用,它有著巨大的力量將每個構件緊緊結合在一起,這不正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最好的詮釋嘛。現存至今,歷經磨礪的古建築,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他像一位風骨猶存的老者一直佇立在那裡,為來者講述著他的故事。中國建築發展至今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作為祖國的未來該如何傳承歷史的輝煌,如何使中國建築繼續延續他過去的輝煌。但是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只有融入了中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中國建築才能走向世界的舞臺。

參考文獻:

[1]樑思成.中國建築史[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1):12.

[2]樑思成.中國建築史[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1):23.

[3]司馬遷,史記全本[M],2011年10月第一版,第4頁。

[4]樑思成.中國建築史[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5(1):55.

[5]王曉華.中國古建築[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第3次,第2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