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塞克硝唑中有關物質

才智咖 人氣:4.39K

0引言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塞克硝唑中有關物質

塞克硝唑是5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用於厭氧菌和原生動物感染的治療及手術後厭氧菌感染的預防. 該藥由法國羅納普朗克樂安(RhonePoulenc Rorer)公司於1980年首次在瑞士上市,至今我國尚無廠家大規模生產. 塞克硝唑較甲硝唑有更高的安全性,臨床上患者更容易接受,且更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目前塞克硝唑的生產工藝主要採用2甲基5硝基咪唑、環氧丙烷為起始原料合成製得. 在該生產工藝中,可能有未反應完全或塞克硝唑降解後的物質2甲基5硝基咪唑或環氧丙烷,因此要對塞克硝唑中有關物質(2甲基5硝基咪唑)進行含量控制,通過實驗研究[1-2],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塞克硝唑中有關物質,方法簡便、靈敏,結果準確.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600泵490檢測器 2010工作站(美國);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天津特納科學儀器有限公司);Precisa120A 電子天平 (上海分析儀器廠); 乙晴為色譜純,其餘試劑均為分析純. 實驗用水均為二次蒸餾水. 2甲基5硝基咪唑(廣東永正藥業,批號000906,000912,000918),塞克硝唑對照品(安徽華康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批號050218).

1.2方法

1.2.1系統適用性試驗在塞克硝唑對照品中加入少量2甲基5硝基咪唑,用水溶解,將記錄紙速調到1.0 cm/min,進樣10 μL,以塞克硝唑計算理論塔板數,其保留時間TR2為5.466 min. 理論塔板數為4138,分離度為2.0,均符合HPLC法的測定要求. n=5.54(5.466〖〗0.2)2=4138. 分離度R=2(TR2-TR1)〖〗W1+W2=2(5.466-3.790)〖〗1.0+0.7=2.0.

1.2.2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 乙睛水(25∶75)為流動相,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310 nm. 理論塔板數以塞克硝唑峰計算不得低於3000.

1.2.3溶液的製備① 供試品溶液 精密稱取2甲基5硝基咪唑,用水製成1 g/L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② 對照品溶液 量取供試品適量,用水製成0.01 g/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1.2.4測定方法及質控標準取對照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峰的峰高為滿量程的10%~20%;取供試品與對照品溶液各10 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2倍.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顯示雜質峰,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成分峰的面積.

1.2.5專屬性試驗由於樣品中雜質較少,故將其強酸、強鹼、高熱水解進行加速破壞,結果酸鹼破壞均能檢出大量雜質,重現性較好,說明該方法可靠,專屬性強.

2結果

按供試品溶液的製備項下方法制得供試品溶液,三批樣品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有關物質,批號000906,000912,000918的檢測結果(%)分別為0.14,0.16,0.13. 參考《中國藥典》2000版二部對甲硝唑原料藥有關物質的檢查方法,選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選用不同色譜柱,型號為:①Polarls: C18A PN 2000-250×4.6 mm,5 μm;②Spherisorb:C18 250×4.6 mm,5 μm;③ YWG:C18 250×4.6 mm,10 μm;④KROM250:C18 250×4.6 mm,5 μm;⑤Hypersil:C18 250×4.6 mm,5 μm. 多次試驗結果表明,以上型號色譜柱均符合檢測要求,最終確定⑤為最佳檢測柱.

3討論

3.1檢測波長的選擇考慮到原料中總雜質主要為2甲基5硝基咪唑,故用濃度為20 mg/L的2甲基5硝基咪唑水溶液,在200~400 nm處進行紫外掃描,最大吸收波長為311 nm;塞克硝唑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322 nm,在波長為310 nm處2甲基5硝基咪唑和塞克硝唑均有較大吸收,故確定最終檢測波長為310 nm.

3.2塞克硝唑的療效塞克硝唑在許多方面均好於目前臨床使用的同類藥物甲硝唑、替硝唑. 一般只須一次給藥,使用方便,治療方案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患者對塞克硝唑的耐受性良好,治療劑量的塞克硝唑毒性低. 因塞克硝唑在臨床治療阿米巴病、賈第蟲病、滴蟲病、多種陰道炎症及預防厭氧菌感染等方面是許多國家的常用或首選藥物,因此,研究開發塞克硝唑,對於阿米巴和賈第蟲病患者、婦女患者尤其是兒童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塞克硝唑在我國尚未大規模生產,因此,選擇塞克硝唑進行開發,可以使更多患者用到安全、高效、經濟的藥物,也使臨床治療時多一種選擇.

【參考文獻】

[1] 馬廣慈. 藥物分析方法與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1.

[2] 李發美. 醫藥高效液相色譜技術[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