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範圍經濟的文獻綜述

才智咖 人氣:3.06W

 【摘要】經濟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對範圍經濟進行了研究,本文對範圍經濟的綜述從範圍經濟的概念界定、範圍經濟產生的原因等方面進行闡述,並在綜述基礎上對各方面進行簡要評述。

關於範圍經濟的文獻綜述

【關鍵詞】範圍經濟:文獻綜述

一、範圍經濟的概念研究

範圍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途徑,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重視,他與規模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較為明顯的動因之一,為此,國內外學者對範圍經濟的研究也越來越活躍。

國外對於範圍經濟研究起步較早。最早提出範圍經濟這一概念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潘扎爾和威利格,他們認為範圍經濟是指通過擴大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種類而引起的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範圍經濟的存在是以比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產品或服務種類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只有當在給定的產品種類及其產量水平下,同一企業生產裝置在給定的多品種、多種類及其產量所花的成本比分別在不同的企業生產裝置進行生產所花的成本低時,範圍經濟才有可能存在。

錢德勒著作《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一一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書中,把範圍經濟定義為:聯合生產或銷售經濟.是利用單一經營單位的生產或銷售過程來生產或銷售多種產品而產生的經濟。周天勇認為範圍經濟不僅指一廠商同時生產多種產品的支出小於多個廠商分別生產,同時範圍經濟需要引入時空概念,區分廠商範圍經濟和時空範圍經濟。葉光華認為範圍經濟包含外部範圍經濟和內部範圍經濟。外部範圍經濟指通過企業間的協作,組成地方生產系統,從而降低成本;內部範圍經濟指企業通過生產多種關聯產品的支出低於多個廠商單獨生每種產品的支出從而產生的經濟效應。

總結上述觀點,雖然國內外學術界對範圍經濟概念的解釋存在一些的出入,但國內外學者對範圍經濟的核心內涵基本達成共識。即第一,企業必須生產至少兩種產品;第二,產品的單位成本因此而降低。

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可以把範圍經濟定義為:由廠商的範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也即是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費用低於分別生產每種產品時,所存在的狀況就被稱為範圍經濟。

二、範圍經濟的成因研究

潘扎爾和威利格認為,範圍經濟來白於共享投入的存在,即一種要素投入生產一種產品的同時對其他系列產品的生產也有幫助。蒂斯認為範圍經濟的主要來源於“訣竅的共同和重複使用”包括管理上和技術上的訣竅。

戴維・貝贊可、戴維・德雷諾夫,馬克・商利認為範圍經濟來白於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攤、營銷、購買的經濟性以及研究和開發的經濟性。

臧旭恆則認為範圍經濟來源於投入要素的多重使用性、品牌優勢和營銷網路以及效率管理覆蓋而的擴大。王俊豪指出範圍經濟源白生產技術裝置的通用性、中間產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研究與開發的外溢效應以及聲譽效應。孫尚範、王大樹提出範圍經濟來源於共享行為與競爭優勢的轉移。

雖然各個學者對於範圍經濟存在的原因的描述不盡相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都認為範圍經濟源白於不同業務間對企業可共享剩餘資源的利用。

三、總結

範圍經濟的一般定義為指企業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產生的節約。現實的生產管理當中,因生產品種的增加而帶來總產量的增加,從而表現出單位成本的降低,這種經濟性是建立在生產多種產品滿足市場多樣性需求的基礎之上而產生的。這其實可以看作是範圍經濟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生產的`產品品種和規格單一,不能滿足市場多樣性的需求,生產規模受到限制,規模經濟性就難以實現。

我國對於範圍經濟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有待進一步的認識發展。關於範圍經濟的文獻和書籍相對國外較少,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銀行業、高等教育、保險業等,但從某一個或幾個方而的探討,研究結果缺乏實證檢驗的支援,因此加強範圍經濟的全而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由於各行各業的經營特點的不同,範圍經濟在各個行業的具體應用是否呈現出某些共性的特點或者又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

總之,範圍經濟的文獻綜述是構建範圍經濟理論體系的基石。對其梳理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範圍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啟、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所而臨的的生存環境發生很大變化。我們應從範圍經濟的理論探討中得到一些啟示,結合我國的企業實際情況並借鑑國外同行的經驗,有條件地實施範圍經濟的反向戰略。使我國企業獲得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競爭優勢,從而走上一條良性的經濟發展道路。

TAGS:綜述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