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中地理教學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2W

學習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下發生的,21世紀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的普及使得學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環境也跟著起了很大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國中地理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國中地理教學的論文

關於國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一:

摘要:生本課堂即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生本課堂激活了學生的潛能,催發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在國中地理教學中倡導生本課堂教學,能為地理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國中地理;生本;教學實踐

國中地理是國中學生文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基礎教育重要的教學任務。長期以來,由於國中地理在國中各學科中的地位不高,學生對地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比較懈怠,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下。這種認識在傳統教學中比較普遍,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此,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學生為本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下面我結合這幾年在國中地理教學中的經驗,談一談以生為本的國中地理教學的研究。

1.以生為本,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被動接受者,在課堂教學中處於被動地位,課堂教學完全在教師的控制之下。正是因為這種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方式,導致學生對課堂學習沒有興趣,因此教學的效果十分低下。新課程改革扭轉了這種局面,強調以生為本開展教學的重要性,促進了教學相長,實現了學生的發展。例如,過去對於國中地理課的教學是這樣的:教師在講臺上“一言堂”,給學生灌輸知識點,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而現在的課堂教學是這樣的:教師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或是創造一種奇妙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所描述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或是地理知識點,然後開展相關的教學,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針對教學問題開展討論和研究,鼓勵學生到講臺前面給大家展示交流。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學到了地理知識,更鍛鍊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交流互動、自我展示的能力。可見,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發展。所以,以生為本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體現。

2.優化教學,用興趣啟用地理課堂

以生為本的教學,必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和研究。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東方之珠——香港——澳門”這一課時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通過播放歌曲《東方之珠》和香港、澳門迴歸的視訊片段,讓學生們感受獨特的教學魅力,這樣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課堂。

3.藉助課堂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看的是學生經過一堂課的學習得到了什麼。所以,教師的教學要圍繞學生的學習展開,只有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為此,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比如,在八年級地理第三章關於“中國的自然資源”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明白什麼是自然資源,我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多種物體的圖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類,並要求小組成員說出分類的依據。通過小組活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的課堂活動,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可見,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是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體現,值得我們借鑑。

4.開展第二課堂,提升學生的能力

以生為本的教學不能漠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開展好第一課堂教學,更要開展好第二課堂教學。地理的第二課堂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所開設的興趣小組活動。通過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動手參與一些與地理有關的課外活動,並把這些活動的成果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國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地形和地勢”的時候,我讓興趣小組做了不同地形的模型,通過這些模型的製作,一方面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僅如此,我還把第二課堂的模型製作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把製作的模型搬到課堂中進行展示,讓學生眼前一亮,這對全班學生都是一個激勵和觸動,更是對興趣小組成員的一次激勵。

綜上所述,國中的地理教學,儘管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被定位為“副課”,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但是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本著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考慮,以生為本地開展地理教學,以尊重人和培養人的學科素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線,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全面進步。

關於國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二:

摘要:近年來,我國國中地理教育的教學水平一直處於低谷狀態。尤其是在師資、教學方法、教學質量等方面令人極其不滿,使得很多學生至最後也沒有學會判斷方位、判讀經緯度等基本地理技能,不具備基礎的地理知識。對此,廣大教師必須積極探究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國中地理;教學效率;教學法

一、研究背景

地理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之間有多處滲透和交叉,例如環境問題,可以與自然環境、歷史因素、人類活動、國家政策等多方面知識相聯絡。在實際的.國中地理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吸引力,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國中地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國中地理的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二、國中地理教學的特點

我們通過對國中學生髮出的200份問卷調查得知國中學生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缺乏地理學習興趣

地理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產生的一種認識與追求的傾向,對待感興趣的事物,學生更喜歡接近、理解並獲得知識,興趣是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穩定、持久的動力。但是,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只有17%的中學生偏愛地理並對地理學科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多數學生對國中地理的學習缺乏興趣。

(二)知識理解能力較低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34%的國中生因為國小自然沒學好或者七年級的基礎地理知識掌握不足,對國中地理具有“厭學、怕學”的心理,對國中地理的理解能力較低。

(三)地理觀察能力欠缺

觀察是具體直接地反映外界客觀事物與現象的手段,觀察能力是通過對新奇事物的觀察,通過大腦的反應獲得聲音、溫度、知識等能力,是人體綜合能力中的重要部分。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僅有14%的國中生認為自己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64%的中學生認為自己觀察能力較弱,21%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具備一般的地理觀察能力。

(四)地理資訊能力不足

地理資訊能力指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課本及外界多方面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傳輸資訊、應用資訊的能力。在高度資訊化的時代,獲取、處理並應用地理資訊的能力已成為地理學習中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但是在問卷調查中依然發現,68%的學生僅忙於書本知識,4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獲取、處理、應用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具有相應的欠缺。

(五)讀圖能力不全面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工具,讀圖能力是地理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地圖,也就沒有地理學。通過問卷調查發現,47%的國中生認為自己的讀圖能力不足,讀圖並處理問題的過程存在思維不全面的問題。

三、國中地理教學方法

(一)趣味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它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深入探究所學知識。趣味教學法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如下兩方面。1.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在國中地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1)引用古詩詞。我國古代詩詞中,與地理知識相結合的詩句很多,巧妙運用可使人耳目一新。例如,在學習我國地理地形時,可從“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得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2)巧用趣味故事。相關的趣味故事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例如,在教師可以通過講一次去回民餐廳吃飯的經歷,吸引並引導學生了解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進而瞭解我國不同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2.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另一個有效手段。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走思、不能集中精神聽課,時間一長便會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進而感覺地理學習難,對國中地理失去興趣。適時地提問,並允許學生在課上大膽設想、發言,可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

(二)多媒體教學法

1.增加教學容量,開闊學生視野。因此,教師應該博古通今,具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靈活運用多媒體,通過PPT、短視訊等多種方式為地理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可以使課堂與現實緊密結合,增加課堂容量,開闊學生眼界。2.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美國曾有研究表明:人類獲取資訊時,11%來自聽覺,83%來自視覺。由此可見,這兩者佔有資訊總量的94%。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是視聽的結合,它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帶來更多有效的資訊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傳統的地理教學經常會在剖面圖、地理形成過程、天體運轉等多方面出現困難,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重點、難點一一體現出來並突破。例如,在講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時,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演示,讓學生理解背斜、向斜是由於地殼運動使水平地層彎曲變形生成的,理清地理事物演變的過程。

(三)生活化教學法

生活化教學法是國中地理教學中另一個高效教學法,是指將教學活動至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要做到如下幾點。1.結合生活事物學習地理。在國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地理資訊並處理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可根據新聞、天氣預報等了解不同地區在不同時刻的天氣,進而總結不同地區的氣候,並結合事實思考不同氣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結合生活案例思考地理。通過生活案例與地理知識結合,可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的背景資料,鍛鍊學生提取資訊、處理資訊、應用資訊的能力。

(四)讀圖教學法

地圖是地理資訊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等值線圖、原理圖、框架圖、地理模式圖、統計圖等多種圖件。讀圖法教學是指運用各種圖件鍛鍊學生對地理的認識、理解能力以及提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綜合能力。通過讀圖教學,引導學生髮散思維,總結不同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絡。

總之,教師應充分運用不同的國中地理教學方法,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率,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新一代地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慧.國中地理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評價[J].地理教育,2005(1):35-36.

[2]張自全.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有效性及方法的研究[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