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知識經濟下的會計資訊表露

才智咖 人氣:7.99K
談知識經濟下的會計資訊表露
一定時期的模式的是以一定時期的會計環境為條件的,新的環境要求會計和實踐的不斷創新。知識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在知識經濟環境下,傳統會計在學科發展、理論體系、組織結構、資訊表露等方面都會發生大的變化。本文在審閱傳統理論與的基礎上,擬對會計資訊表露的發展就以下六個方面作一。

一、資訊表露技術趨向數字化和化治理

由於資訊處理技術和網路技術的急速發展,治理的重心轉向資訊與決策。21世紀的治理將是數字化治理。在資訊的處理方面,檔案的適用性和通用程度得到大幅度進步,網路傳輸和自動處理相結合,尤其是聯機實時報告系統的出現,促使按照“數出一門、資料共享”原則建立起資訊集中治理制度。現代資訊科技如資料庫技術、機網路技術及遠端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光碟儲存,為會計報告在傳遞方式上的革命奠定了基礎。資訊網路系統便於各種資訊的蒐集、處理、傳遞;同時,網上資訊的提供擴充了公然資訊含量。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於1995年將包含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資料庫EDGAR(即電子資料收集、分析和提取系統)接進Internet,使用者可以隨時訪問並檢查相關資訊。從空間跨度來說,企業應提供“金字塔”式的報告結構,以適應木同使用者對“充分性”的需求差異。債權人。股東、投資人、機構等都可以通過客戶代理查詢訪問企業資料庫,實現由綜合資訊追溯至最原始的基本資訊資料庫,或者由資料庫向上閱讀綜合資訊,滿足財務層層分析的需要。

二、資訊表露經濟主體的“虛”“實”兩個空間

在知識經濟,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知識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加強,經濟活動的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資訊的擴散和使用隨著世界網際網路和經濟實體內部網路的飛速發展而不斷加快;而數字化、網路化功能的加強,在物理空間不斷縮小的同時,又開闢了新的媒體空間,諸如網上公司、網上銀行以及遠間隔多主體的網上合作體等。

媒體空間中的會計主體會越來越多,外延也愈發難以界定。媒體空間中的會計主體是虛擬的主體,其業務範圍難以正確確定,與傳統會計主體的特徵完全不同,採取什麼樣的會計核算體系,也許行業會計準則也相應無法正確判定。因此,“網上實體”的出現及其擴散效應,增加了會計主體的不確定性,如何對其有效治理是對會計的一個有力的挑戰。

同時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更新、擴散速度很快,從而經濟活動面臨著較大風險。正是意識到這一點,“網上實體”的經營活動便呈現出“短暫性”,適時參與、退出與轉換。因此,確立破產清算及破產清算期間假設,並在此基礎上公允價值、收付實現制等確認、計量基礎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有利於加強對網上實體的風險治理。

三、資訊表露納進企業經濟監測和經濟預警系統,及時性要來大大進步

經濟監測通過建立一套指標體系來反映經濟執行情況、判定經濟的景氣狀態和波動資訊;經濟預警則通過對經濟執行情況的分析評價,猜測和預告經濟發展偏離正常執行軌道的情況和出現的不正常狀況。未來的經濟活動會越來越靈活、迅速、多變,這就要求企業在提供經濟資訊時運用手段,考慮企業內外部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決策風險,在保證會計資訊真實性的基礎上,進一步進步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資訊表露的充分性,為經濟監測和經濟預警系統的相對正確提供基礎,減少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決策風險。

知識更新帶來產品生命週期不斷縮短、換代頻繁,投進期和成長期對產品利潤的賺取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對高技術企業來說,其產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時間很短,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斷湧現,更是加劇了經濟的動盪。相對於傳統企業經營方式來看。企業的經營方針、特點和經營風險會有較大波動,資產負債結構和財務風險亦會適時轉換,現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財務資訊表露體系,已滿足不了外部會計資訊使用者對及時性和充分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