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英語教學中情景創設方法的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4W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語言學習的教學環境和研究成果,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交流有助於學生運用語言,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筆者認為,國中英語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而且是一種教學模式,英語課堂教學應具有“變化性情景互動”的各項活動。下面筆者就國中英語教學中情境創設的一般方法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

國中英語教學中情景創設方法的探討論文

1、 音樂渲染,創設情景,點燃探究熱情

在課前3-5分鐘播放優美動聽的經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起到心理放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匯入新課。例如,教“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時,我就選擇了一首學生非常熟悉的由《兩隻老虎》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現在進行時”時態的Are you sleeping這首歌曲,在歌詞中將“兩隻老虎”分別換成“Are you sleeping”,學生一聽到音樂,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我教就跟著唱了,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教學內容。

2、 利用實物、道具等創設情景,激發探究興趣

一個人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情景時,應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利用實物、道具、佈景等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編自演。這樣,學生便能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教授boy, girl, man, woman, bird, cat 這些單詞時,我使用如下方法進行情景教學:先用簡筆畫或卡片讓學生初步認識以上單詞的基本意思後,就用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具。我指著一個女同學問:Is this a boy? 學生回答:No, she isn’t、 接著指著自己(女性)問:Am I a man?學生(大笑)回答:No, you aren’t、跟著我又在黑板上畫出一隻小鳥問:Is this a cat?學生回答:No, it isn’t、通過創設這些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3、 利用現代外語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注重直觀體驗

使用電教手段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色彩鮮豔的幻燈片和聲畫結合的錄影帶,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使他們能夠專注地學習,而且還為他們提供 了語言情景,使外語教學形象化、具體化、情景化。外語情景的創設逐步減少了學生利用母語進行心譯的過程,加快了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的連線。

例如,Where’s the post office?這一課,要求學生掌握問路和指路的表達方式。為了給學生創設具體生動的.直觀情景,我根據課文的要求上網下載了一段有關問路和指路的短劇,並事先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和查詢有關問路和指路的各種表達方式。上課開始,在Greeting and free talk 後,我問學生:Do you want to visit any places?學生聽了馬上提高了興趣,齊聲回答:“Yes、”然後我又繼續問道:Where do you want to go?學生的興趣來了,紛紛發言。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park、”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bookstore、”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supermarket、”還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some foreign countries、”我笑著說:“Oh, I think you havealot of money、 全班同學聽了都大笑不已。接著我又說:“I am sure every student knows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Chinese when you are asking the ways、 But do you know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English? Let’s watch a short play、”同學們一聽,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急切地想知道怎樣用英語進行問路和指路。

我把電腦滑鼠輕輕一點,螢幕上出現了我事先準備好的問路和指路的短劇,因為圖文並茂、形象生動,所以同學們觀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模仿劇中的指路姿勢。這樣把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結合起來,把語言和形象結合起來,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對話,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

4、 自編小品,創設情景,培養人文素養

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所說的話,常常帶有很大的偶然性,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故事也是千變萬化的。當學生心中有了一個個在小情景中的小故事後,要讓學生將心中的這些故事連成千變萬化的故事,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鍛鍊。教師應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用英語表現自己生活和個性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展、主動地學習。

鑑於此,我安排了學生自編小品的任務,每節課都叫3組同學表演。如果是按課文表演的就給5分,在課文基礎上做改編的給8分,與課文完全不同,完全自編的,就可給10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提高了,而且看到別的小組得高分後,他們會課後去模仿,去積極開動腦筋將生活中的各種故事都搬上講臺。學生講完後,教師要予以簡練、恰切的點評。點評時,以鼓勵為主,決不埋沒其閃光點,也婉轉指出用詞、選用句式和語法方面的不足。或者也可以讓其他學生點評,教師作簡要小結。

以上僅是在英語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點滴體會,事實上,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很多,不管用哪種方式來創設,只要在教學中貫切了啟發式的教學思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就達到了我們國中英語教學所努力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