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孩子負面情緒的重要性

才智咖 人氣:7.81K

面對孩子的悲傷和負面情緒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你又是否知道處理孩子負面情緒的重要性?

處理孩子負面情緒的重要性

心理學、書籍、影視劇,幾十個世紀以來都在解讀什麼是悲傷。心理學會告訴你悲傷源於情緒過程的激烈擾亂,川端康成會“凌晨四點鐘,看海棠花未眠”,大話西遊會告訴你“他好像一條狗啊”。成人的世界被悲傷情緒隨時左右,兒童也一樣。

最近熱映的《頭腦特工隊》,裡面解讀了小主人公萊利的五種情緒,但實際上它講的是成長的故事,是一個學著“接受悲傷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跟隨這部電影一起看一下孩子從小到大情緒是如何形成的?面對孩子的悲傷和負面情緒時大人們該怎麼做?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但不現實,所以學會如何接納和處理孩子的悲傷更重要。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們總是盼望著孩子一直快樂,就像影片中樂樂所說的,我們將有一個快樂的一天,進而是快樂的一週,然後快樂的一年,最後就有快樂的一生。

帶著這樣的期望,每個人都對悲傷避之不及,連憂憂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但在孩子哭鬧,生氣發脾氣,不聽話的時候根本無法避免,你是怎麼如何處理孩子的悲傷和負面情緒的呢?

孩子的情緒天生存在不同,不需要因為孩子比其他人更容易悲傷,所以覺得不對勁

影片一開始我們的萊莉的出生就伴隨著樂樂的誕生,在萊莉的童年時期都是由樂樂主要掌控的。每個寶寶都是由樂樂掌控的開心寶貝嗎?不是,孩子出生就伴隨著不同的氣質。

寶寶出生幾周,自己的氣質和行為風格就展示出來了。我們把寶寶分成四類:10%的困難型寶寶,這類寶寶經常哭鬧,容易暴怒,還會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睡眠和飲食也不規律。這類寶寶是不是很像怒怒在掌握操作檯?

15%的寶寶屬於慢熱型寶寶,這類寶寶不太活躍,對環境適應比較慢,行為退縮,似乎總是在某種消極情緒中,這類寶寶像不像憂憂來掌握操作檯?

還有40%屬於容易型寶寶,這類寶寶天生開朗,能夠很快的適應新事物,就像萊莉由樂樂主導控制檯一樣。那麼剩下的35%屬於混合型的。

寶寶天生的氣質型別沒有好壞之分,容易型儘管樂觀但可能衝動,慢熱型儘管緩慢但做事時更加專注。

家庭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後天培養很重要

影響情緒最大因素是家庭的後天培養。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視崖試驗。將幾個月的嬰兒放在一個特殊的玻璃上,製造出懸崖視覺效果,媽媽站在對面召喚孩子。這個時候如果媽媽表現出恐懼或憤怒的表情孩子就不會爬向媽媽,而媽媽如果表現歡快,孩子會爬向媽媽。也就是說,寶寶會根據父母的情緒來進行他的行為。而且嬰兒這個時候會通過自己的張嘴和翹舌頭來模仿周圍人的面部表情。這個時期嬰兒會根據養育者的情緒表現和行為來評估修正自己的情緒表現和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大吼大叫,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常常對你老公大吼大叫?

2-6歲時如何處理悲傷情緒

2-6歲屬於童年早期,這個階段又可以分為兩個時期,2-3歲時孩子出現第一個反抗期,會反覆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例如:“別動我的玩具!”而4-6歲的孩子開始主動探究這個世界,並且發展想象力和創作力。影片中萊莉的假想朋友“冰棒”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她在玩耍的時候會把地板想象成火山岩漿。

更加複雜的情感,如悲傷,孩子則是通過玩來展示的,孩子還會留心觀察別人的示範行為來了解情緒的自我調節。為什麼必須在玩中表現?因為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最好的發展就一個字:玩遊戲!比如孩子玩給娃娃打針的遊戲,是幫自己克服打針時候恐懼的感覺,所以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是學習和成長的必要方式。影片中,萊莉有兩個核心記憶球,友誼和冰球都是此時發展出來的。冰球是萊莉喜歡的遊戲。遊戲幫助孩子發展自我控制,家長可以利用遊戲改造孩子的問題行為。

這個時期,孩子出現情緒問題,那麼家長可以關注孩子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瞭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有個4歲的小女孩,一度爆發悲傷,沉默寡言,鬱郁不歡,無論家長如何詢問也得不出結果。有一次玩遊戲的時候,她在擺弄幾個玩偶,孩子把其中三個玩偶擺在一起,另一個放在遠的地方。孩子說三個一起是爸爸媽媽和弟弟,遠遠的那個是自己。她認為:“弟弟出生後,爸爸媽媽只喜歡小弟弟不喜歡我了。”

如果家長感覺孩子情緒不對時,不妨首先來觀察孩子的遊戲活動,做什麼遊戲、怎麼遊戲、對玩具說些什麼做些什麼,這可以幫助你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然後父母可以在適當時候加入孩子的遊戲中,通過遊戲的語言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併為孩子示範調節情緒的方法。

7-11歲的孩子如何處理悲傷情緒

進入童年後期,7-11歲,也就是萊莉搬家和離家出走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知道情緒可以被轉移,就是影片中樂樂一直試圖利用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悲傷的時候想想開心的事情。影片中萊莉第一天上學晚上家庭爆發衝突的時候,萊莉試圖將厭惡,恐懼偽裝成快樂。

同時這個時期的他們學會了隱藏,包括悲傷情緒,都容易被孩子隱藏起來,這時候可能你需要去猜測你孩子的情緒。最後,這個時期的孩子知道他們的情緒不一定非要付諸行為,如果有人傾聽他們會表達出來。

搬家第一天情況很混亂,各種情緒蠢蠢欲動。但周圍人誰都不願承認這個不開心。樂樂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努力維持快樂。轉移注意力,回憶美好時光,搞怪等等方式,你們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候是不是也做過這些嘗試?總之,在遇到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努力在維持場面的快樂。

而上學第一天,萊莉還是爆發了悲傷,這讓其他人極為恐慌。大家都在試圖改變憂傷,變為快樂。萊莉的父母應該也是採用這些對策來應對悲傷的。每個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悲傷,每個人也都不接納悲傷這個情緒。

影片中第一次衝突發生在萊莉爆發悲傷的晚飯時間,媽媽感覺到女兒不對勁。女兒試圖掩蓋情緒表現出快樂。而爸爸對女兒的憤怒採用的是用更大的怒氣將女兒擊退,爸爸認為萬事大吉沒有闖禍。過後又試圖通過都逗笑的方式換回女兒的快樂。

總結起來,他們都回避悲傷試圖快樂。用的方法包括呵斥,制止。轉移注意力,搞怪,無力的安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生活中甚至有的家長會用威脅和恐嚇的方式,“你再這樣我不要你了,你再這樣讓警察抓走你了!”儘管萊利的父母已經比較有耐心,但可以看出他們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還是經驗不足。

接納悲傷是根本

那如何才是有用的?其實,接納悲傷是根本。

從一開始所有人都回避憂憂,討厭憂憂,到慢慢的樂樂發現,憂憂能理解別人的痛苦,憂憂能安慰傷心的冰棒,憂憂看了所有頭腦手冊所以能指導他們的線路,有了憂憂,父母和球隊才來安慰和支援萊莉。樂樂才明白,這個時候只有接納憂憂,讓憂憂去操作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而且獲得快樂。

家長朋友們,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怎麼做?相信如果你已經領悟其實每個負面情緒都是有用的,都在極力的保護著孩子,不那麼恐慌的要一生的快樂,你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一位爸爸帶著他三歲的兒子坐火車,晚上的時候小男孩開始了哭鬧,他一直在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爸爸也開始了應對模式,你們可以對號入座。

呵斥:不許哭!

溫和:別哭了~

講道理:媽媽帶著妹妹在另一個車廂,你是男子漢,不要找媽媽了。

威脅:別哭了,再哭我也不要你了!

消極應對:不說話,聽他哭。

很顯然這些方式全都沒有用。爸爸的應對和孩子的哭聲交織了半個晚上。

好,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是爸爸懷裡那個三歲的孩子,晚上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想象你會有什麼感覺?我想那個男孩在想我想找媽媽,媽媽為什麼不跟我在一起呢?我想媽媽,我要媽媽抱著睡,我好傷心媽媽沒在身邊,我好想她,她為什麼可以陪著妹妹不陪著我呢?我好難過。

好,帶著這樣的心境,再看爸爸對你說的話,你是什麼感覺?別哭了!你是男子漢不許哭了!

所以,下次你的孩子遇到負面情緒,請閉上眼睛,想象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是什麼感覺,你想聽到什麼,那麼告訴你的孩子。

如果伴隨著情緒,孩子有不良行為,有以下幾個步驟可以進行:

首先,共情孩子的情緒,先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理解孩子的情緒。

然後,制止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例如“媽媽知道其他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你很生氣,但打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夠打人”

最後,告訴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如何處理。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可以需求支援等等的方式,教給孩子如何做。例如“你可以告訴對方,你搶我的玩具我很生氣,你想玩的話我們可以交換玩具”等等。

接納負面情緒,每個負面情緒都有積極作用,成人可以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負面情緒

影片最後,萊利說自己很想念明尼蘇達。幸運的是,父母沒有繼續用老的方式應對,而是同樣的表達了自己的悲傷:“你知道嗎,我們也想念明尼蘇達了,想念我們一起踏青的森林,想念我們一起玩耍的後院,想念你學會溜冰的春湖。”接納和表達悲傷後他們才收穫了快樂和美滿。

這是萊莉帶著她的父母學會的新的方式,接納孩子的悲傷,接納他們的不同,孩子不僅僅是需要我們的養育,其實,他才是我們的老師,帶領我們長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