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方面的創業故事

才智咖 人氣:1.31W

姐弟大學生靠祖傳手藝開連鎖賣煎餅

餐飲方面的創業故事

煎餅鋪每天排長隊

昨天,記者是被這家店門前一排長隊吸引住,隨後開始採訪的。記者走近看到,一個年輕小夥正坐在爐子前忙活,爐子上放著一塊光滑的圓形鐵板,小夥從左邊的塑料桶裡舀出一勺麵糊,放到鐵板上,緊接著迅速地用小鐵鏟將麵糊均勻地攤開,形成麵餅;然後在上面打個雞蛋,拿個木條將其搗碎,再放上醬、海帶、辣椒、榨菜、蔥蒜和香菜,用木條將這些在麵餅上勻攤開來;最後用鐵鏟將麵餅剷起,放上油條或脆餅,捲起來,再用鐵鏟從中切斷,即可放進袋中供顧客食用了。

記者看到,這家的店面只有四平米左右,門上掛著的招牌寫著徐州寇記雜糧煎餅,店鋪裡除了爐子和一些存放做餅原料的貨架以外,就只剩下一個讓人轉身的空地了。店鋪雖小,但前來買餅的顧客絡繹不絕,記者在旁邊站了三十分鐘,小夥一直重複著前面的動作,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而他的父親則站在他身旁,幫他裝餅和收錢。

小夥的父親老寇就是這家餅店的原來主人,十幾年前為了供孩子讀書,便以自己的姓氏為名開了餅店。據老寇介紹,這個店每天都要賣出三四百個煎餅,本來還想兼營賣包子,稀飯等業務,後來因為煎餅賣的太好了,人手不夠,其他的副業就忙不過來了,只能專心賣煎餅了。

餅好吃主要有三個訣竅

究竟是什麼,讓老寇家的煎餅這麼受歡迎、顧客盈門呢?據老寇介紹,他們家的餅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主要是一直沿襲老徐州的手藝,在選料和製作方面都很重視,味道自然純正誘人,這裡主要有三個訣竅。

訣竅一,煎餅的主要部分是包著各種配料的麵餅,而麵餅的原料是由小麥、玉米、高粱、黃豆等七種雜糧組成的。雜糧是粗纖維,不僅味道好,而且吃些粗糧可以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小寇告訴記者,他們家都是先買來小麥高粱等,然後自己親自去麵粉廠打的,所以原料的質量非常有保障。

訣竅二,配料誘人。首先是醬,說起為什麼雜糧煎餅能夠十年不衰,老寇神祕地說道,“那個醬裡有講究啊!”據老寇介紹,他們家的醬是把買回來的豆瓣醬,利用徐州的手藝,配上粉重新加工而成的,味道特別鮮美。其次是脆餅,脆餅也是自家用麵粉高粱粉等用油炸的。小寇說,他們都是用新鮮的油自己炸的脆餅。

訣竅三,手藝要好。煎餅不是誰都能做好的,沒有好手藝是做不出好吃的煎餅的。老寇傳給子女的,也就是這個手藝。手藝主要表現在對火候和麵餅厚度的掌握。鐵板的溫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溫度太低了,攤出來的麵餅不夠脆,溫度高了,麵餅就很容易糊,所以掌好火候很重要。另外,在攤餅的時候,麵餅的厚度也要注意。麵餅攤的過厚,則煎出來的餅不夠輕不夠脆,還會造成浪費,如果麵餅太薄,則又會容易破,會包什麼漏什麼,那就麻煩大了。

正是這三個訣竅讓來買餅的人對它讚不絕口,“我家住在江蘇路,但為了能吃到好吃的餅,每天早晨都會趕過來排隊買的。”一位東南大學的員工向記者說道。“這餅營養高,味道又好,這樣的健康食品要多吃啊!”一位顧客剛買了一個,吃後覺得好吃又折回來排隊想再買一個。

子承父業,全家一起賣煎餅

據老寇介紹,在他們徐州老家,祖祖輩輩一日三餐都是吃雜糧餅的,只不過那時的餅沒有現在的內容這麼豐富,那時根本沒有條件吃雞蛋,也沒有醬和海帶,就是麵餅包點大蔥。

剛到南京時,老寇是騎著自行車在街上流動賣餅的,後來餅越賣越好,就租了間店鋪,正式開店經營了。後來女兒和兒子都考上大學,餅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女兒大學畢業後,曾經在一家工廠找了一份工作,但由於餅店缺人手,便辭職回來幫父親一起賣餅。

去年六月份,老寇的兒子也大學畢業了。小寇之前在蘇州一家電子廠找到一份工作,每天大部分時間是坐在辦公室裡,還算輕鬆。但每月一千四五百元的工資,讓小寇覺得還不如回家跟父親賣餅划得來。於是,幹了幾個月之後,小寇便辭去蘇州的工作,來到南京賣起了煎餅。

現在老寇家已經開了兩家店,除了這裡一個店外,在寧海路和漢口西路交叉口那裡還有一間店。那間店是老寇最早開的店,現在交給女兒來打點,每天24小時營業。兩間店裡除了自家人在忙活外,老家的親戚也都來幫忙了。據老寇透露,他們一家等天涼了再找點人手,租個店面,準備開第三家店。

 

開牛肉館起死回生年收入突破50萬元

閒來無事,李大江坐在門可羅雀的店門口,打量旁邊的幾家餐館,這一看就看出了自己的問題:一是經營內容沒有特點。“滿城香”牛肉館左右兩邊有兩家裝飾豪華的清真牛肉館,不遠處是當地有名的餘記牛肉粉館,專賣牛肉米粉、拉麵等風味小吃。消費高一些的顧客去兩家清真牛肉館,想吃風味小吃的大眾消費者去了老牌“餘記”,“滿城香”牛肉館高不成低不就。二是服務上不去,拉不住回頭客,顧客來過一回很少再來。

如何重振“滿城香”?

主打牛背筋

沒有資金,擴大規模不可能,因此只能在小吃店的基礎上進行策略上的調整,尋找既有特色又是市場冷門的經營專案。經過調查,李大江發現當地各種規模、各種風味的牛肉館不少,卻沒有經營牛背筋的。牛背筋是牛蹄和牛脊上的大筋,營養豐富,是一種尚未被完全開發的食療產品。李大江決定把牛背筋作為“滿城香”牛肉館的主營專案,改經營炒菜為經營火鍋,以精心調製的“泡椒牛背筋”為招牌菜,再配製出豆腐、蘑菇等二十幾種輔菜,火鍋的型號分大、中、小三類,每個火鍋根據牛背筋的用量訂出價格,一斤底料的小鍋30元、兩斤的中鍋60元、三斤的大鍋100多元。他還高薪聘請了一個手藝不錯的大廚,努力提高牛背筋火鍋底料的`配製技術,確保菜香味美,讓顧客吃得滿意。

火鍋容易受季節影響,夏天天熱,吃的人就少。為了使生意淡季不淡,李大江和大廚一起對傳統的牛背筋吃法做了創新,製作出爆炒牛背筋、滷牛筋、辣熗牛筋等特色炒菜,並根據牛背筋特有的滋補作用,配上中藥煲成靚湯,既營養好吃,又不上火。李大江又對店面內外重新裝修設計,招聘了幾位年輕漂亮的服務員,並加強了員工培訓。改頭換面的“滿城香”牛肉館在2009年冬至重新開業了,不出所料,人們對這家專營牛背筋的餐館感覺耳目一新,都想到這裡換換口味。顧客品嚐後對牛背筋的口感、質量和店裡的服務態度都非常滿意,在大家的宣傳下,到“滿城香”吃飯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TAGS:餐飲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