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歸創業提供更多便利

才智咖 人氣:2.61W

近日,人民網對“海歸回國創業”的一篇報道中,一位海歸的總結較為深刻:“海歸回國後,往往具有前瞻性的想法和視野,在面對投資者時能帶來新的東西。但這遠遠不夠,在創業時更需要發揮‘土鱉’頑強奮鬥的精神,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為海歸創業提供更多便利

坦白說,去年至今海歸回國創業的故事屢屢見諸報端,其中也不乏成功故事,這與我國政府對海歸回國創業的各種鼓勵與扶持政策密切相關。去年年中以來,國務院18部委合力為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清障搭臺”,破解難題。經過總理批示,18部委聯合為海歸不斷解決了所謂的“六難”問題,即優惠政策享受難,落戶就學辦理難,開戶融資難,智慧財產權應用難,政策限制放開難,文化理念融合難。

這一系列措施與部門聯動也帶來了明顯的效應,據相關報道,半年多時間,已經惠及超過200多萬留學歸國人員。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21.86萬人,其中2015年回國40.91萬人,近5年年均增長21.75%,成為我國創業創新一支重要的“生力軍”。坦白說,這麼多的海歸回國創業,與國內發展機會多也有密切關係;當然,部委聯動為他們掃清制度障礙也非常及時與到位,降低了他們創業的資訊不對稱帶來的`交易成本,簡化了行政程式,為初期創業的融資、門檻、智慧財產權都掃掉了不少障礙。要知道,這些不良障礙的及時掃除,不僅有利於吸引海歸回國創業,也有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與市場氛圍,逐漸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而不是讓以往那些不良現象(比如辦事都需要找“中介”才能成事,甚至有時還需要商業賄賂)繼續下去。

海歸不僅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而且在海外的生活與工作經歷可以讓他們嗅到一些國內商機,鼓勵與吸引他們回國創業是比較切實可行的,他們回國創業也可以為國內創業更多的就業機會。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於做好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指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人的歷史新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更為繁重。該通知同時也指出了,要引領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顯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解決就業的一個途徑,海歸回國創業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途徑,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多的崗位。因為,海歸創業多為知識密集型、資訊服務類或文化類企業,所需員工主要以大學生群體為主。所以,引導海歸創業可以為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減緩壓力。

18部委聯動所掃清的就業障礙,不應只是被暫時性階段性的總結一番了事,而應該將其中的成功、高效的公共服務經驗固定下來,並普惠至所有創業群體。上述該通知所提出的一點值得特別強調,即“推進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實體大廳服務向網路服務延伸,運用微信、微博、手機APP等平臺,多渠道、點對點發布和推送就業資訊,精準促進人崗匹配,打造便捷高效的‘網際網路+就業服務’模式”。簡化行政程式進一步與網際網路的結合是大勢所趨。

另外,人社部要求要健全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資訊資料庫,規範資訊採集、更新、報送等工作流程,動態更新就業進展情況,實現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就業管理服務資訊化水平。這一資料庫應該儘快建立並在全國實現共享資料,這既可以為初來乍到的海歸提供人才資料庫,對於海歸來說,尋找合適的人才與員工,可能比融資等問題更難解決,這種資料庫應該儘快被建立,它是公共服務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當然,進入資料庫的大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被就業市場所選擇,是一舉兩得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