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資講解

才智咖 人氣:8.33K

引導語:跨境融資,大家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來了解與說說跨境融資那點兒事吧。

跨境融資講解

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於原油、金屬、穀物等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行為。

具體來說,常見的貿易融資服務方式包括授信開證、進口押匯、提貨擔保、打包貸款、出口押匯、保理、福費廷等。藉助這些產品,企業既有可能獲得境內外匯差的收益,還有機會享受人民幣離岸市場上較低的資金價格帶來的利差。

“灰色”的部分

最近幾年,貿易融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灰色的作法,比如貨物重複質押、使用假單據等。在去年6月的青島港貿易融資事件爆發前,外匯局其實早在2013年4月份就啟動了打擊虛假轉口貿易的專項行動,對13個省市大額轉口貿易進行專項檢查,2014年檢查範圍擴大到全國24個省市。

在檢查過程當中,監管部門發現了大量企業利用偽造、變造商業單據,重複使用物權單證,或者套用已報關進口的一般貨物貿易單證等手法構造虛假貿易,轉口貿易部分地成為投機套利的工具,甚至演變為熱錢乃至違法犯罪跨境資金流動的通道。

虛假的轉口貿易既加大了熱錢流入的壓力,也助長了金融資本脫實向虛,抑制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擾亂了外貿資料的統計,因此監管部門對虛假貿易以及附著其上的虛假貿易融資採取堅決嚴打的態度。

隨著打擊虛假轉口貿易工作的逐步深入,目前虛假轉口貿易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轉口貿易投機套利行為有所收斂。

貿易融資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雖然近期多家銀行收緊了大宗商品進口融資,但進口貿易融資這種模式並不會完全消失。

貿易融資是大宗商品企業解決現金流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大宗商品進口貿易離不開銀行資金的支援,正常的藉助進口大宗商品的貿易融資操作是合理合法的。

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開始以投行化的形式嵌入到企業的貿易過程,提供貿易的撮合、貿易項下的融資,比如提供商品的套期保值融資、基差交易撮合、跨境多幣種貿易、海外擴張、貿易銀團等多種服務的有效組合,甚至作為貿易鏈中的一方直接參與貿易。

在這方面,我們已經看到多家中資金融機構在積極佈局。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StandardBank)在倫敦的商品貿易融資部門,中國銀行成立專營商品貿易融資的子公司中銀國際全球商品貿易公司(BOCIGlobal Commodities),平安集團銀行與期貨合作推出大宗商品金融服務等。

股東及關聯方借款

境內外商投資企業可在一定額度(如“投注差”,也就是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總額與註冊資本的差額)內,向其境外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借入人民幣貸款。

同樣,境內母公司和境內銀行可為“走出去”企業的境外專案提供人民幣貸款。

內外資企業獲得同等借款資格

去年3月,央行上海總部公佈了《關於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境內企業關聯方借款的渠道被開啟。

按照以往的外債管理制度,外資企業可以在“投注差”的額度內從境外關聯方借入外債資金,但是中資企業要想做同樣的融資動作,需要發改委、外管局等監管機構的核準。這一次《通知》打破了這條紅線,允許中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樣,擁有同等的外債資金舉藉資格。

借入外債

借入外債,是指在我國境內有投資的跨國企業可以藉助離岸人民幣市場上較低的人民幣利率,發行人民幣債券募集資金,並在額度允許範圍內匯入境內使用。

“點心債”融資

國內企業發行外債融資,較常見的是在香港市場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俗稱“點心債”。

長期以來,由於人民幣幣值穩中有升,“點心債”投資者除享受債券收益外,還可額外獲得人民幣升值收益,加上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初期處於供不應求的格局,使得“點心債”即使以較低收益率發行,也會受到投資者歡迎。發行人通過發行“點心債”融資的資金成本,不僅比中國境內低,而且相對於境外其他幣種的融資成本也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從而吸引眾多機構紛紛發行“點心債”,直接推動“點心債”發行量迅速增長。

不過,隨著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水平,境外人民幣單邊單向的升值預期開始趨弱,加上“點心債”發行量上升使市場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投資者對“點心債”收益率的要求越來越高,“點心債”發行人的融資成本隨之上升,“點心債”以往所具有的融資成本優勢在逐步減弱。

離岸市場人民幣債券融資“井噴”

去年以來,離岸市場人民幣債券發行規模和次數呈“井噴”式增長,引人關注。

去年9月份資料顯示,離岸市場人民幣債券新發行規模達到231億美元,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整年,是2013年同期的兩倍多;發行次數為107次,遠多於2013年同期的61次。海外融資成本較低、市場投資人民幣債券意願較強,是離岸市場人民幣債券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雖然說目前香港是最主要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但新加坡、臺灣,特別是倫敦最近在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方面進展迅速。事實上,去年以來,中資金融機構發債的戰場正在由亞太地區向歐洲轉移。

對於歐洲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歐洲經濟增長乏力,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工具很少,而較高收益的人民幣債券是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倫敦、法蘭克福等積極推進歐洲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為人民幣債券支付和交易提供了便利。去年3月底,倫敦、法蘭克福建立跨境人民幣清算安排,建行和中行6月相繼被指定為倫敦、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

內保外貸

內保外貸是指由企業內部的總公司給銀行擔保,銀行在外部給企業解決貸款問題。

在擔保額度內,由境內的銀行開出保函或備用信用證,為境內企業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資擔保,無須逐筆審批,和一般的融資型擔保相比,大大縮短了業務流程。

“人見人愛”?風險需警惕

一筆“內保外貸”的人民幣海外融資業務,給內地開證銀行帶來三重好處。

第一,在資金如此緊張、銀行同業之間存款大戰白熱化的情況下,開證行獲得一筆穩定的年付息3.25%人民幣定期質押存款,如天上掉餡餅,無論是放貸或拆出均穩賺不賠。

第二,開證業務為內地銀行帶來可觀的國際業務結算量。

第三,該項業務因為符合監管當局大力推動的“人民幣跨境貿易業務結算”,所以不受央行、銀監會的監管指標限制。

而企業方面之所以積極籌集資金多做、快做此類業務,是因為可觀的本外幣利差,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的匯率套利空間。

假如人民幣能如預期升值,則質押給內地銀行開出人民幣信用證的企業,按期以低於借款期的匯率購買外幣匯出,歸還海外銀行的貸款。海外銀行獲取一筆貸款利息及相應的結算費用;內地銀行獲得一筆定期存款的.使用權及相關費用;而開證企業獲得穩定的利差匯差收益,甚至加上商品銷售利潤。上述三方皆大歡喜。

但是,伴隨美聯儲收緊貨幣流動性,或者由於中國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等其他原因導致人民幣貶值,那麼套利的收益就很可能會落空。更極端的後果,是融資企業放棄在內地質押給銀行的人民幣資金,而將海外借貸來的外幣據為己有,一走了之。如此一來,企業拿到的升值了的外幣,至少不受損;內地的銀行把人民幣承兌付出後也沒受損失;但是海外銀行拿在手中的就是一筆貶值的人民幣,風險於是爆發。

事實上,近兩年以來做內保外貸的融資套利收益已經大幅下降。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以往通過這樣的方式套利,一年下來獲利120%至150%是很容易的事,但是這兩年由於做的人太多,而且銀行介入太深,報關費暴漲,利潤被壓薄得只剩下30%。再加上去年初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導致匯率波動加劇,2%的匯率波動幅度對套利操作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通道業務”的收益與風險

去年8月初,上市公司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紙公告,在金融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東江環保將通過融資租賃通道,引入年息7%以下的廉價海外資金。

東江環保公告的這次跨境人民幣融資,也是內保外貸的一種。主要是通過銀租合作,協作銀行業務出表,並不佔用授信額度。而企業獲得的融資價格,也要低於境內的融資成本。

該公司擬以銀行承兌匯票質押的方式,在某境內銀行開立以某境外銀行為受益人和某租賃公司為被擔保人的融資性保函,境外銀行收到保函後,向租賃公司提供跨境貸款,租賃公司再以融資租賃的形式,將這筆貸款投放給公司。

東江環保的這種跨境融資手法比較典型,其核心是運用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外債額度。

按照規定,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外債額度,最高可接近淨資產總額的十倍。2013年新外債管理辦法中規定,計算出上年度末風險資產總額(A),再計算淨資產的10 倍(B),然後將(B-A)作為新年度期間可新借外債的餘額的最高限額。

通過融資租賃海外吸金已經不是祕密。2012年開始出現套利行為,很多公司都在通過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海外借款10倍槓桿來實現盤活存量資產,以外資融資租賃為通道,採用售後回租獲取跨境資金。

通過海外資金雖然可以獲得低廉的資金價格,但其潛在的風險成本也較高,需要做好風險規避。

境外融資分為人民幣和美元兩種。借入美元資金需承擔匯兌風險。借入人民幣,則沒有複雜的兌換過程,但是資金價格比美元借款高。如果整個操作加上其他的費用如保函費、預提稅以及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在收取通道費後,大約成本在3年期年息6.15%左右。目前採用美元借款仍是跨境融資的主流。

同時,利率風險也存在。融資租賃公司往往採取外幣浮動利率的方式降低借外債成本,而收取利率則以分期租賃款的形式體現。

因此,如果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外幣利率持續走高,均會導致境內融資租賃租金不能覆蓋租賃公司所借的外債本息,引發被索償風險。

此外,企業使用資金和海外資金的期限也有差異。融資租賃售後回租一般整個經營期限要3至5年,而海外資金期限一般為1年期,存在資金期限不匹配的可能。這種情況還需做掉期交易,但這也會增加融資方的資金成本。

跨境借款

去年2月,央行上海總部宣佈下發《關於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人民幣境外借款業務開閘。

再早以前,《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下發,意在引入香港的低成本資金,支援深圳前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前海企業的研發、生產和經營。

上海自貿區的境外借款

去年8月,渣打公佈的第七期離岸人民幣企業調查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對於上海自貿區內的跨境人民幣借款感興趣;25%的企業表示已經、或者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在上海自貿區設立根據地;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成為自貿區的主要焦點,三分之一的現有及準備在自貿區內註冊的企業已經、或者計劃進行人民幣跨境借款。

目前在上海自貿區,企業從境外借用的人民幣資金可調回境內,不過需要存放在上海地區的銀行為其開立的專用結算賬戶,而且資金的用途也被規定,僅能夠用於區內生產經營、區內專案建設和境外專案建設,目的是為了抑制跨境套利的空間。

自貿區的人民幣境外借款的吸引力顯而易見,當前境內資金面較境外偏緊,境外借款意味著融資價格較低。目前自貿區內企業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途徑多樣,可以向境外銀行借款,也可以向其母公司借,目前主要資金來源於香港市場。

融資成本降低固然給企業帶來重大利好,但企業也並非想借多少就能借多少。上海自貿區引入了資本槓桿率概念,企業最多可以借實繳資本的1倍,非銀行金融機構借款上限是實繳資本的1.5倍。

前海的跨境貸款

深圳前海放開跨境人民幣貸款低利率境外資金使用,是推進資本專案放開的重要一步。在前海註冊成立,並在前海實際經營、投資的企業,可以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

目前這類業務的放款主體,是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2014年前海改革創新工作要點指出,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拓寬跨境人民幣貸款的資金來源和使用範圍,把放款主體擴大至境外金融機構,除香港外,有可能吸引中國臺灣地區和新加坡的金融機構。

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的貸款利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利率明顯低於國內正常的貸款水平;貸款期限不固定,由借貸雙方按照貸款實際用途在合理範圍內自主確定。

具體來說,跨境貸的業務模式包括銀行承兌匯票質押、資產抵押/質押、借用法人股東現有授信額度、企業新申請授信額度並使用跨境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