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融資規模的原則與意義

才智咖 人氣:5.31K

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提出是我國貨幣政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對提高金融巨集觀調控的有效性和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社會融資規模的原則與意義

  

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原則

社會融資規模的基本統計原則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居民原則、金融原則、合併原則、增量和計值原則和可得性原則。

1、居民原則。社會融資規模的持有部門和發行部門均為居民部門。社會融資規模的持有部門(即借款人或債務人),是指通過自身的負債活動獲得資金的實體經濟部門,即住戶和非金融性公司;社會融資規模的發行部門(即貸款人或債權人),是指實體經濟所獲資金的境內提供者,除境內金融性公司外,還包括住戶和非金融性公司。

2、金融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

3、合併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涵蓋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通過間接或直接方式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援。因此在統計社會融資規模時,不僅要將金融機構間的債權和債務關係合併處理,並且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援與金融市場直接融資也要避免重複統計。

4、增量和計值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餘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

5、可得性原則。是指計入社會融資規模的指標應是可統計和計量的,並且其數量較大,對經濟有較明顯影響。

社會融資規模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促進直接融資發展,改善企業融資結構。2011 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股票、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工作報告》,2011 年3 月5 日),因此貨幣政策提出調控包含貸款、股票及債券等金融資產在內的`社會融資規模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利於促進金融巨集觀調控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目前,金融機構表外業務發展較快。表外業務資金最終都會通過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投放於實體經濟,而這些金融工具都已包含在社會融資規模中,因此,社會融資規模能較好地提高調控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基於2002-2010年的全國社會融資規模的月度和季度資料,對社會融資總量、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主要經濟指標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我國社會融資總量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CPI的關係更緊密,相關性顯著優於新增人民幣貸款。

三是有利於促進金融巨集觀調控機制的市場化改革。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市場利率、基準利率並存的雙軌利率體系,對於票據貼現、債券、股票融資等按市場化方式定價的融資,主要使用利率價格型工具進行調控;對於貸款等市場化定價程度相對較低的融資,則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型工具和利率價格型工具進行調控。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監測的中間變數,是我國金融巨集觀調控市場化的有益探索和創新。

四是有利於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當前通過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支援的不僅僅有人民幣貸款,還有債券、股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多種方式。社會融資規模能夠多角度地反映各類融資支援實體經濟的狀況,反映金融服務和支援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

什麼是社會融資規模?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即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這裡的金融體系是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具體看,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產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資十項指標。

社會融資規模產生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金融總量快速擴張,金融結構多元發展,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融資提供主體由傳統的銀行機構,擴大到證券、保險等其他非存款性金融公司,對實際經濟執行產生重大影響的金融變數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和信貸,也包括信託、理財、債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資產,只有將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和直接融資都納入統計範疇,才能全面監測和分析整個社會融資的狀況。金融巨集觀調控面臨新的環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確定更為合適的統計監測指標和巨集觀調控中間目標。

TAGS:規模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