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3.1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餘華《活著》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餘華《活著》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活著》讀後感1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是為了內心寫作,而不是為了討好讀者,餘華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家,《活著》的靈感是來源於美國的一首民歌《老黑奴》,歌中寫了一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可他依然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而《活著》這本書同樣也是寫福貴一生的遭遇,相反現實中有的人,窮其一生卻都被困在悔恨、咒罵之中,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之外,我們總是無法忍受太多生活的真實,這本書讓我知道“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他失去的東西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可他仍用友好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故事的結尾總是令人回首,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想,活著的盡頭並不是死亡,死亡也並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

往事不能回首,歲月從不停留。我們不曾擁有,有時卻像失去了千萬遍,“我們最初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我們不得不走”。《活著》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書,當讀到有慶因為獻血而死去的時候,我關上了書,我怎麼也不敢相信一個這麼天真活潑的孩子突然死了,迴盪在腦海的遠遠是他餵羊的場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當再次開啟書,再次看到有慶時還是忍不住,眼淚一直流,他親眼看到兒子躺在自己面前時是有多絕望啊,他騙家珍的時候心又有多痛,我始終不能相信有慶死的這個事實,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吧。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人生亦逆旅,我亦是行人,活著便是最好的幸運,亦是最大的勇氣,把悲傷滲透到骨子裡的一本書,我們在現實世界裡如此艱辛的活著,這已經是最大的幸運,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選擇一種安靜的生活態度,然後在安靜中,選擇不慌不忙的堅強。看完這本書失眠了很久,不知以後的人生改如何,像福貴這樣都能好好的活著,我又怎能頹廢的活著呢,人活著,比什麼都強,我想,我們是該好好活著,笑著……

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鍊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不管遇到多少苦難,能一直活著到盡頭,以前都還是有些盼頭的,回過頭也許就會發現,有些東西即便不願接受,也已經被迫承受過了?,我們誰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時間裡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既然不知道,那就以友好的態度是看待生命。福貴失去了爹、娘、有慶、二喜、鳳霞、家珍、苦根,所有的人都離他而去,只有年歲看起來與他差不多的老牛了,他真的很艱難,活得很痛苦,可人的一直又有多少痛苦可以去承擔呢,他看破了紅塵往事,不是因為苦難又多難,是因為活著有多麼不易,那個年代的人們共同的苦難就是怎樣好好活著,活在蜜罐裡的我們才該想如何好好生活,他們那麼不容易的活下來,生命誠可貴啊!

“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和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著就是要讓生命變得有意義,而不是虛度光陰,我們都明白,沒有什麼對活著更珍貴難得,看了《活著》,也就讓我嚐到了酸甜苦辣,我看過有慶死時福貴的撕心裂肺,看過家珍和鳳霞離開時的百般無奈,原以為上天開眼賜給了他苦根,卻讓我再次看到苦根吃豆子噎死在他面前的痛苦絕望,本以為命運不這麼捉弄人,可歲月百般殘酷的將他最後一抹希望也奪去了,我不相信在他這裡命運是什麼,可他卻和命運抗爭到底,我想,這就是他,縱使命運待他不公,可仍相信命運。

福貴的一生坎坷悽慘,家道中落晚年親人通通離去只能和一頭老牛相依命,活著活著,卻都離開了他,比死別更痛苦的是生離,比死亡更絕望的是活著吧。你說如果那個老人年輕的時候不那麼……是不是就會好多了,那個孩子也不會被抽乾血而死……可世間卻沒有如果。誰也不能陪誰到最後,經歷生死離別後,沒有比活著更容易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活著》讀後感2

花了兩晚時間讀完餘華的作品《活著》,一個字一個字讀下去,有些字攔在那裡,像一根又一根刺,不僅硬,而且尖。作者在第五次自序中寫到:“我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而我自己寫下的作品,有時候也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

確實如此吧!我讀得很認真,捧起書就一直一直讀下去,中途兩耳不聞身外事,我不敢分神,怕自己一個轉身一次回頭就會丟了什麼,那感覺就像在吃一根長壽麵,必須一口吃下去才心滿意足,中途咬斷,心是不甘的,而且晦氣,最重要的是,再吃下去,便全然失去了之前的好味道。

讀到後半部分,我越發心急,讀得速度快起來,又時常把一大段文字反芻,這樣,我的眼睛就跟著一會兒一目十行,一會兒一行十目,然後,落下眼淚,一滴接著一滴,有些落在字上,有些流到嘴裡,還有些滑到了衣服上,溼了一片。

前後一共哭了五次,一次比一次更難過。

第一次,有慶死。那個還在母親肚子裡就被父親打,光著腳跑來跑去割草餵羊一天兩次跑五十多里路的小男孩,他勇敢地伸出胳膊去獻血,因為他們學校的女校長生孩子出了很多血,五年級的學生沒一個對上校長的血,除了有慶。有慶以此為榮,醫生抽了一點又一點,抽個不停,有慶臉都白了,嘴脣也白了,他說我頭暈,沒人理會,後來,他失去了心跳。

第二次,鳳霞死。從小伶牙俐齒的鳳霞在父親不在家的那段時間,發了一次高燒就再也不會說話了。她短暫的一生中,被送走過兩次,第一次,因為家裡窮,要供有慶上學,被迫寄養給一戶人家做女兒,她過了些日子,哭著跑回了家;第二次,她風風光光嫁給了歪頭女婿二喜,二喜心眼好,實心實意愛鳳霞,鳳霞難產時,醫生問保大保小,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保大”,可惜,天不遂人意,留下了小的,大的產後出血不止,命沒保住。

第三次,家珍死。家珍家裡闊,自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嬌生慣養,上學路上被富貴看上,三媒六聘娶回了家,這個家也闊,更闊,剛過門時有一百畝地,此前有兩百畝,被富貴的爹敗了一百畝,又被富貴敗了一百畝,兩代敗家子,活活苦了兩個苦命的女人,家珍的婆婆好日子沒過過幾天,家珍,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她終日勞作,病了,也要出工,下不了炕,也要縫縫補補,雖整天臥在床上,頭髮依舊梳得整整齊齊,她放心不下兩個孩子,滿希望自己苦一輩子,兩個孩子往後可以有好日子過,不想,卻一次又一次白髮人送黑髮人,油盡燈枯,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第四次,二喜死。那麼硬朗個漢子,好端端的,憨厚壯實能幹,一身的力氣。他心疼鳳霞,相親第二天,他就帶著兄弟來鳳霞家幹活,屋裡屋外收拾打掃修葺,還連夜給家珍做了個小桌子,他傾盡所有將心上人娶回家,婚後百依百順,小兩口手拉手過日子,甜甜蜜蜜,鳳霞難產死後,他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帶個小娃當搬運工,揹著抱著領著,一刻都離不開這個越長越像鳳霞的小娃,當意外發生,他只留下頭和腳完好,其他部位血肉模糊,兩排水泥板夾過來,把二喜擠成個扁,最後,他只發出了一聲叫喊:“苦根!”苦根是小娃的名字;

最後一次,苦根死。苦根生來命就苦,沒了親媽,又沒了親爸,跟著外公富貴回到了鄉下,在鄉下和富貴一起下地幹活,做了個小鐮刀,愛不釋手,他聽話,他相信“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養大了又變成牛。我們啊,也就越來越有錢啦。”七歲時,他和富貴一起摘棉花,他頭暈,頭暈得厲害,苦根病了,病得很厲害,富貴老了,糊塗了,心疼苦根,給他熬了薑糖水,喂他喝下去,出工前,又用鹽煮了豆子留給苦根在家吃,結果,苦根豆子吃多了,嘴裡有兩顆豆子還沒嚼爛就歪在床上,再也沒下床,再也沒有去拿他的小鐮刀。

是的,我哭了五次,富貴也哭了五次,哭他的兒子有慶,哭他的女兒鳳霞,哭他的女人家珍,哭他的女婿二喜,哭他的心肝小外孫苦根,他把他們一個一個送走,葬在一處。富貴享過福,吃喝嫖賭,真正的大富貴,真正的孽子,他見過大風大浪,他經過槍林彈雨,他當過兵扛過炮,他煮過鋼鐵吃過大鍋飯,他賣過菜種過地。

他活著,活了下去,活了很久,他身邊還有個伴兒,是一頭老牛,名字叫“富貴”。活著挺好,窮了,也要活著,老了,也要活著,病了,也要活著……

《活著》讀後感3

人的一生能有多幸運呢?

假期,我讀了《活著》這本書。

樸實無華的文字,平平無奇的敘事,像是一塊原味餅乾,入口無味,卻越嚼越香。讀畢,思緒翻湧,感慨萬千……母親有一個親妹妹,我喚她一聲姨娘。姨娘讀書少,只讀過一二年級,也許是因為家裡沒錢,也許是因為外公重男輕女,也許是因為姨娘經常鬧出“趴(扒)地瓜”的笑話。總之,姨娘大字不識一個。不過,姨娘是一個幹活的好幫手,母親小時候很懶,常耍滑頭讓姨娘幹活,姨娘也不吭聲,悶著頭就把活全乾了。一個午後,空氣黏膩悶燥,知了扯著嗓子賣力地叫喊著,姨娘獨自在院裡幹活。豬草機發出的“嗡嗡”聲充斥著整個院子。倏地,聲音沒了,母親跑來看怎麼回事,當即嚇傻了。她看到姨娘的兩個指頭,掉了,血嘟嘟地往外冒,母親”哇”地一聲哭了,反倒是姨娘,眉頭皺得緊,嘴裡發“嘶一嘶一”地吸氣聲,眼淚硬是沒掉半滴。外婆剛從田裡幹活回來,鐮刀都來及卸地揹著姨娘往診所趕……豬草灑落了一地,知了也不叫了,只有空氣黏膩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天空白雲朵朵,桂花飄香滿院,姨娘卻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姨娘的手不再像原來那樣靈活,但她仍時時幹活、生火、煮飯、洗衣服、種田……一樣不落,只是那豬草機她再也沒碰過了。

深冬時節,天色陰陰漠漠的一層,溼風吹過,有點兒冷,也有點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姨娘要嫁人啦,村裡的媒人幫忙物色了一個好人選,這門親事就這麼定下了。那個年代的愛情哪有那麼純粹。結婚辦酒那天,姨娘滿心歡喜,紅著個臉地挨桌敬酒。日子一年年地過去了,姨娘的肚子卻遲遲不見動靜,母親問姨娘是不是不打算要孩子,她說不是。也就因為這件事,姨娘成了村裡的笑柄。又過了一兩年,姨娘的臉色愈來愈差。母親問是不是身子出問題了,姨娘話也不說的直搖頭,那表情說不清是痛苦還是不痛苦。過了幾天,母親黑著臉從鄉下回來。原來,那個媒人物色的.“好人選”是個酒鬼,成天賭博嗜酒成性,姨娘和他結婚多年,他回家的日子掰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家裡的擔子都是姨娘一個人擔著。灑鬼每次喝得爛醉時,就對姨娘拳腳相加,打得姨娘只剩下半條命。姨娘從不反抗,即使眼淚在眼眶裡骨碌碌的打轉,也不吭一聲。都說女人是水做的,可我覺得姨娘是鐵做的,比鐵都還硬。母親看不下去,就讓姨娘離婚,可那個酒鬼死活不肯離。為此,告上了法院。這事,足足拖了一年。在這一年中,酒鬼愈發不是人了。這一次,姨娘連魂都丟了。村裡人路過時,聽著裡面的撕扯聲,都不免搖搖頭。凜冬的風,又冷又刺。

屋漏偏逢夜雨,外祖母死了。外祖母是最疼愛姨娘的人。入殮那天,村裡支起了宮殿似的靈堂,各式各樣紙糊的小車子小房子,有種褪了色的亮麗,桃紅柳綠的彩油紙在風裡噼裡啪啦地響,脆生生的像是誰在啃著黃瓜。許多人都來了,喪事一直都是他們無聊生活的調味品。在靈堂外,我看到姨娘。她個子矮小頭髮凌亂,還披著白布,可那條白布太長了,從她的肩膀一直垂到腳上。她的目光由於經受了水的浸泡而浮腫發散,我看到她麻木的搖晃著身體,整人散發出溺水般悲傷的氣息。我知道,姨娘心裡的最後一根弦崩了。

多年以後,姨娘二婚,生了一對龍鳳胎。村裡人都說姨娘命真好,真幸運。我卻覺得姨娘命不好,也不幸運。

姨娘的故事令人同情,和書中的福貴一樣,生活不幸,卻仍堅強地活在這世上。人這一輩子,活著才是大事!

所以,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幸遠呢!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從一開始的敗家子,到最後的孤獨終老,一路上,經歷了太多太多地生離死別。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在我一度以為福貴要隨家珍去了的時候,福貴活下來。這就是生命的韌性,是無法用時間和長度去衡量的。當書中的人物相繼離福貴而去的時候,方才領悟到了活著的真諦。

於我,於福貴,於姨娘而言,活著是大事,也是最幸運的事!

《活著》讀後感4

我很抱歉,做了一個不算忠實的讀者。我以極度不單純的動機,抱著能讓我哭的怎樣要死要活的態度,來“審判”這本書。因為他們都說這是一本關於人生,關於苦難,關於悲劇的書。

關於人生。我對此並沒有任何異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少年時沒有羈絆,便隨心所欲,恣意妄為。此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時家道中落,經歷生死,在慾望和現實的溝壑中掙扎,有了值得牽掛和在意的人。此時“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老年時“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所牽掛之人都做了生命中的過客,最後只能歸於寂寥。

關於苦難。我只想說每一部小說都是用文字建立起來的第二世界,這個世界可以屬於書中的人物,也可以屬於把思想浸在書裡的讀者,我在餘華先生的這個世界裡站成了一顆沒有悲歡姿態的樹,但主人公福貴從未真正平靜的苦難生活,讓我不安分起來,最終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站成永恆。

被欺騙而不自知,輸光家產,氣死父親的福貴,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歷經生死而歸來的福貴。因患軟骨病而死的妻子家珍,因生產時大出血而死的女兒鳳霞,因獻血過多而死的小兒子有慶,被水泥板夾死的女婿二喜,吃豆撐死的小孫子苦根。走著走著就,家就散了。一場場來勢洶湧的暴風雨,沖走了他所有的家人。垂暮之年,身側有的只不過是一頭老黃牛。誰也不知道,這災禍捲走得到底是誰啊!看似可笑的情節,卻有最真實的感情以及最苦難的生活。我說的苦難是指生活,而不是人生。因為人生太大,不能妄斷。

關於悲劇。在把兵荒馬亂的萬千思緒安撫在一頁白紙之後,驟然而起的“感同福貴之身受的悲痛”又驟然而落。木心說過:如果頓悟不置於漸悟中,頓悟之後恐有頓迷來。是啊,悲痛不在己身,感同身受只不過是所謂的悲憫,片刻而已。

白紙上僅僅是一張人物關係導圖而已,紅筆劃掉死者人名之後,卻顯得尤為悲壯。如若真不算上那頭老牛,福貴就真真正正的是一個人了。按道理它不該不算啊,!這樣,我又安下心來,雄赳赳,氣昂昂的為接下來的文字鋪平道路。對於接下來所寫出的一切,理由十足邏輯到位,便都可順利出現了。

我也不管我是否真會讀書,是否真的品到本書真味。但於千千萬萬字中,我只看到一句話福貴對“我”說的,“我全身都是越來越硬,只有一個地方越來越軟”。所謂悲劇,想來也乏然無味,僅此而已。

我有對於悲劇有異議,是因為我覺得他“慘而不悲,就不為悲劇”。

後來我就懂了,讀書的意義是讀書本身。悟你所讀到的東西就夠了,活著的意義便也是或者本身,不為外物,不被外人悟。

他們認為福貴在與於命運負隅抵抗,最終被命運屈打成招。呼到:好一個悲劇。其實《活著》講述的只是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餘華說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士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世間的悲劇本沒有那麼多,換一種溫柔得說法,就是:所有得悲劇都不完全。人心敏銳精明,將悲劇解說的精通,生要揪出所有苦難,可卻絲毫未察覺那總處在向陽面的美好。活著的悲劇大抵也不過如此了。要知道,面具既可偽裝,亦可美裝。所以,有的面具是不可以撕掉的,撕了就有點較真的意味了。和人間不值得硬碰硬,就太不值得了。

餘華先生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大筆墨鋪敘。讓我們知道,原來福貴苦苦的一生有甜甜的家珍啊!她說,“我不累”。她說,“我也不想要什麼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給你做一雙新鞋。”她說,“福貴,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們。”若他在生命的盡頭,回想曾擁有一雙乖巧孝順的好兒女,定是含著笑的。這麼說來,悲劇其實是用來自我評價的,用它來評價他人,這樣就顯得太單薄了。

故事的開始,福貴好好活著,活得光亮且油膩。故事的結尾,福貴好好活著,活得清楚且明白。這時候你便可以說他活得“好”了。

《活著》讀後感5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一片土地,一座小城,一個小村,一老福貴。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黑夜來臨。”讀完最後一句,我合上書本。內心沉鬱頓挫,正如那來臨的黑夜。

主人公福貴鉅變的一生,完全不像父母給他起的名字那樣樣。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而福貴和他家人遭遇了這些所有的災難:少爺的福貴賭光了家業,債主上門討要房契,氣死了父親;母親病逝卻未在床前盡孝;兒子有慶獻血死了,白首之人送黑髮人;女兒鳳霞死在產床上;善良的妻子被生活折磨而死;女婿二喜被石板壓死;就連小外孫苦根,也因為貧窮,被豆子撐死了;只留下了老福貴、老水牛伴在水田在陽光下咀嚼著孤獨的回憶。

戰爭、運動、文革、災難、飢餓、掙命、死亡……福貴所經歷的,是人間煉獄。有歌這樣唱:生命就是一場告別,從起點向一切說再見。唱得並非是福貴沉重苦難的生活。福貴的生命,是一個走向悲劇的過程。

悲劇會喚起人心底的憐憫,是淚水的催化劑,但在《活著》裡的福貴身上,讓我看到了人的尊嚴和偉大——將死而不去死不能死的艱難地生、堅忍地活的人性的光芒,讓我深切懂得了“活著”。

活著,是一種狀態。和所有的有生命的生物體一樣,活著意味著生命存在而不滅亡。只是人有別於生物個體,人會讓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得有滋有味。就如年少的福貴是富少爺,有著劉村人不能享受到的大富大貴。陷入蜜糖中的蒼蠅,是不懂得一碗蜜糖之外的天空的。富少福貴也一樣,他的世界沒有妻子也沒有了父母,只有他自己。所以他可讓青樓女子揹著穿梭在大街上,他鐘情賭場勝過一切,直至他將家產輸的一無所有。此時的福貴,就是那蜜糖中紙醉金迷的蒼蠅,或者是路邊上蓬頭垢面的乞丐。社會總存在著的那一些整日閒來無事渾渾噩噩、有了今天不管明日的苟活者。

活著,為了付出和接納一腔摯愛。鍾愛福貴的妻子家珍日益病重,彌留之際說:“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見你們”。不為榮華富貴,不為功名利祿,“不想死”,只是為了能和親人們相守,哪怕再難再苦,廝守患難、相濡以沫也是一種幸福。突然想到了爸爸曾講述中我只見過她照片的奶奶。奶奶一病就是臥床十二年。十二年中,如果她能自己挪著凳子去和家人一起晒到窗外的陽光,那是她最為開心的。她曾說:像我這樣,癱在床上,痛了自己,苦了大家;想過很多種死法,但我不忍心離開都未成家的你們,不忍心讓這個家不完整。是啊,這種愛,沒有一絲功利,沒有一毫矯情,就像平靜的湖面下翻湧的波浪,深埋在地心裡熾熱的岩漿,雖然看不見,你卻能感覺到它們明顯地存在。福貴在親人們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後,在一次次的絕望後依然堅忍地活著,不正是為了守護著那份帶不走剪不斷的親人摯愛嗎?忽地明白了些什麼:有愛,有關懷,只要活著,貧窮,災難都算不得什麼。

活著,才能承受生命賦予的責任。或許你認為這樣的生命太過沉重。餘華在《自序》中說“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我想,福貴經歷的越多,對生活的徹悟就越深,才能如此堅強和隱忍。勇敢的福貴,掙扎在生死之間,生活不允許他思索痛苦,只留下對生的渴求,這一切不都來自於源於責任嗎?誠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寫道: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在這個不可逃脫的事實面前,不管有沒有溫馨,有沒有光彩,不管上蒼賜予了健康的你,還是不健全的你,你必須要活著。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愛你的和你愛的人,為了能享受愛,為了去回報情,活著,本來就是一種責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遭遇像福貴命運時候。

《活著》就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一種口吻,敘述了一個沒有悲壯,沒有抱怨,只是從容的福貴的故事。“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不用計較幸運與不幸,不再論辯樂觀堅忍,生活只告訴你:活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