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

才智咖 人氣:2.57W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是一種學習態度,一種工作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當我們決心要第一次就將事情做對的話,往往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一】

其實,很多時候,態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情的成敗,正如“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一般,當我們擺正了心態,確定自己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那麼我們就真的可以朝著這個目標走去了。

只是,我們經常會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既“‘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對’”。直到看了文章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貢的故事,聆聽了孔子這位哲學大家的感嘆後我才明白,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區別,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觀認為的好,而把事情做對則是要符合要求,並不是好或最好,惟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做到符合要求,才能進入可執行的過程,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注意,把事情做對,做到符合要求,而並不是主觀臆斷自認為做的好就可以了。

當我們明確了態度,區分了“做對”的具體含義後,就要從具體的方法上著手了,那麼怎麼做,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對呢?怎麼做,才能達到“零缺陷”呢?

而我從文章中三隻狗狗尋寶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聰聰,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裡最聰明的三隻狗,他們為了拯救整個家族,擔當起了尋寶的重任,其中聰聰狗性格急躁,所以,一開始就掉入了陷阱,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和體力,最後在蜘蛛的幫助下找到了出

口,尋到了寶藏,而明明呢,是一隻善於從巨集觀方面思考問題的狗狗,只是他缺少合作精神,不善於接受朋友“蜘蛛”的幫助和提示,一路上掉進了無數個陷阱,才跌跌撞撞的找到了寶藏,慧慧則是一隻有著堅強意志的狗,他懂得分析,懂得合作,懂得嚴格的要求自己,把錯誤控制在“零”,最終,他花費了最少的時間,付出了最少的代價,卻找到了價值最大的寶藏,更找到了帶領狗狗家族迴歸偉大生靈族類的法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然而,小人物反映出的往往就是大社會,文章中的三隻狗狗,代表的就是生活中的三種人,“聰聰類”的,做事注重方法,但不注重效率,總認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對了,一切就都對了,即使很明白在前方這條“通道”上有很多“陷阱”和“岔路”,卻允許了錯誤的發生;“明明類”的呢,知道要求自己做正確的事,但沒有解決問題的合理的工具和方法,做事不講究章法,也達不到最好的效果,總認為“差不多”就行,“慧慧類”則不同於以上兩種,他不僅懂得要做正確的事,還要正確的做事,不僅講究價值觀和方法論,還講究效能,最重要的是他的態度——以“零缺陷”的工作標準,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機遇和挑戰,所以他的人生高度、價值高度也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步。

鑑於此,通過“慧慧”成功的分析,通過對三隻狗狗的尋寶故事的瞭解,我懂得了該如何去做,才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對”!

端正態度,確定目標。當我們的目標是“零缺陷”,當我們的.想法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當我們的態度明確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朝著這個方向走去!

控制過程、重視預防。在錯誤出現之前就消除錯誤的成因,進而採取行動避免錯誤的產生。

建立標準,提高要求。而且這個標準是可衡量,可評估的,當你的標準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你的成果也一定會有相應的高度。

尋求幫助,團結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憑藉一己之力事事做對,次次做好,我們需要家人、朋友、老師、同事的幫助和指導,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少走彎路,才會更順利地通向成功的彼岸。

重視過程,更要重視結果。我們所做的任何努力,其最終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結

麼樣了?這個時候,許多人總是會說: “已經差不多了”。 “差不多是差多少?“如果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總是認為把事做的差不多就行,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敢肯定的說,他絕不可能把工作第一次做好、做對。除了給自已樹立一個第一次就要把工作做對的信念外,還應該在做事情之前,好好的準備一下,效地確定目標、有效的制定計劃,再去做。用今天管理的術語來講, “確定目標、管理過程並追求結果。”

其次,我們可以試著想一下:錯誤為什麼會發生呢?

它至少有兩個前提,一是我們容忍它的發生,因為它的發生與我們的切身利益沒有太大關係。二是我們雖然不容忍它的發生,但預設錯誤的不可避免,因而不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範和規避,聽任它的發生。有了這兩點,想不發生錯誤的確難乎其難。而這又反過來證明了錯誤發生的‘必然性’。其實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所做的事情如果發生了錯誤,是因為事情的執行者認為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沒有太大關係。有一則故事,“某公司,辦公室裡有兩個辦事員小張和小王。兩個人的工作任務幾乎完全相同。小張每天提早上班,推遲下班,連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但是,由於他總是不能按質按量地完成領導佈置的工作,領導對他時有抱怨,甚至對他嚴加批評。弄得他每天都愁眉苦臉,心力憔悴。而小王卻從不加班加點,只是每天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報告給領導的都是自己的進度很好的訊息,領導對他總是笑臉相迎,經常表揚,最後將他提拔為部門主管”。

從上面的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對的重要性。可能第一次沒有把事情做對,對個人的發展沒有多大的影響,事情的發展總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發生質變,往不利的方向發展。做人做事始於“點點滴滴”,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從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積月累;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對失敗和挫折的不屑一顧; 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實現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

再者,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需要發揮團隊協作精神。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需要發揮團隊精神,打破部門之間的界線,協同作戰,每一單元都不應只獨善其身,跨部門的‘質量圈’活動有助於改善設計、服務、質量及成本。“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才不會乾涸。個人再完美,只是一滴水;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大海。”一個有高度競爭力的組織,包括企業,不但要求有完美的個人,更要

有完美的團隊。因此,無論企業還是員工,要想‘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沒有協作精神是絕對不行的。質量管理,重在管理質量,而質量即誠信,即組織對承諾的信守。所以如何讓每一個員工、每個組織都能說到做到,第一次就做到、次次都做到實質上,就是如何讓質量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第二天性的問題。也只有當質量管理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時,我定可以實現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對。

最後,做事要過程又要結果,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第一次把事情做對。

如果沒有達到工作的結果,即使在過程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對於我們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既要過程又要結果,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我們常常聽人說:自己如何如何勤奮努力,如何如何盡心盡責,可工作總是原地踏步,不見有任何起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實際上,他們只關注於我做了什麼,而不關注我做到了什麼,他們總是隻把注意力放在過程上而從來都不關注結果,所以他們註定一生碌碌無為。

“確實是這樣的”比爾嚴肅地說道,“現實中,許多人走到另一個極端:過於注重過程,而忽略了結果。許多現代企業中的員工依然停留在朝九晚五的“上班”心理層面,他們只是在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僅此而已,有的甚至只是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在混日頭。如果在一個企業裡,大多數員工都不關心自己一天的工作與企業的未來效益之間有多少因果關係。這樣的企業已經死去!”員工與企業的關係是:嘴脣和牙齒的關係,一旦企業這個“嘴脣”倒閉了,作為“牙齒”的員工最終的結果是丟掉飯碗。出現脣亡齒寒的結果。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二】

這本書通過寓言的方式,把一個簡單但深奧的原理告訴大家: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是最好的做事方式。

書中的人物告訴我們,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工作中難免會出錯,怎麼會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呢?

但是我們發生錯誤無非有兩種原因:一是我們容忍錯誤的發生,錯誤的發生與我們切身的利益沒有關係或關係不大;二是雖然不容忍錯誤的發生,但預設錯誤是不可不免

的,因而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進行預防和規避,聽認錯誤的發生。有了這兩點,想不發生錯誤都難,反過來驗證了發生錯誤的必然性。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對?

為什麼我們總是犯這樣幼稚的錯誤?

這使我想起書中引用的一個故事。二戰中,美國一家制造降落傘的工廠產品合格率由99%提高到了99.9%,但軍方仍然不滿意,要求生產和檢驗人員親自登機試驗。結果使該企業的降落傘合格率保持在100%。正如楊鋼先生在書中所說的:“只要我們對不應該發生的錯誤事件制定了一個可接受的水平,它就永遠存在;可是當它不被接受時,它就自然消失。”

主要是我們已經太久地沉迷於習慣性思考,我們總是習慣於怠慢、看著辦、模稜兩可和差不多,我們從沒有想到工作就是去做對的事情,做對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

通過對本書的閱讀使我們知道不僅可以把事情做對,而且還可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才是最便宜的工作之道!

那麼,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呢?

1、工作中,每位員工都應具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職業化的工作技能,力爭將工作一次性做好、做到位,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可是,不少員工卻錯誤地認為這個要求太苛刻,不近情理,因為“我們都是凡人,怎麼可能不犯錯誤呢”? 然而,在很多成功的企業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對職業化員工的期待,它時時刻刻提醒員工們,要盡最大的可能,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時,抱著“一次就做對”的信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對“質量”品質的要求,只有“第一次就做對”,才能儘可能減少廢品,保證質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需要員工有紮實的職業技能基礎,需要員工對“第一次”從事的工作有充分的準備。

2、加強溝通,發揮團隊的優勢

任何一名員工,都不是生活在一個孤島裡。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從事什

麼樣的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與他人交往、溝通以及和諧相處。因此,把自己的融入到團隊,始終把自己看成團隊的一員,任何自己的成功都屬於這個團隊。才能最大的發揮團隊的優勢。

通過對本書的閱讀使我們懂得做人做事始於“點點滴滴”,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從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積月累;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從一點一點開始做對,是對失敗和挫折的不屑一顧;從一點一滴開始做對,是實現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最會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不要認為自己有太多的資源可以奢侈,太多的時間可以荒廢,太多的資本可以揮霍。真正成功的人,真正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是那些小心謹慎的人,他們不膚淺,不浮躁,他們珍惜現在的一切條件,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只要用這種方法,在任何地方都會獲得成功!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優秀範文三】

咸寧籌備處質保部組織質量月讀一本好書活動,要求全體員工讀《第一次把事情做對》並完成一篇讀後感。本人利用業餘時間把此書通讀了後,感覺受益非淺。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在闡述觀點時,都是引用發生的例項,例子雖然簡單但是寓意深刻,發人深省。我覺得這本書眾多的觀點中如“協作,增加成功的機率”、“讓零缺陷成為每個人的習慣”、“態度決定一切”、“即要過程要有結果”等。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態度決定一切”,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其實就是一種態度,“品質之神”戴明和IBN公司就是對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態度不一樣,所以註定結果也不一樣。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的意思應該不算複雜,分析起來有兩層意思:一是有好的態度才能有好的結果,再就是沒有好的態度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態度決定一切,更重要的體現在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每個人每個企業多會有面對逆境和困難的時候,人際交往、患病喪親、希望夢想破滅等等,有的是因為客觀,有的純屬人為,其帶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如何面對,怎麼擺脫,關鍵在於自身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有了好的態度,才能有好的結果,這樣我們才能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卓有成效和積極主動的人總是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而失敗者和消極者只是逃避、指責和抱怨。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目的。

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更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工作中的樂趣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工作無小事,如果有一項工作沒有做到位,就有可能滿盤皆輸。工作還是一種責任,我們沒有任何藉口不承擔自己的責任。藉口是拖延的溫床,藉口的實質是推卸責任,不管再什麼條件下,對待工作都要無條件執行。工作中無小事,小事累計就會成為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無論工作多麼艱苦,都要時刻銘記“這是你的工作”。 認真負責的態度是處理一切事務的基礎,當我們服從,接受一個任務時;如果我們沒有責任心,不認真做事,不可能將事情做好;如果老是不能做好事情,就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那麼我們在公司的存在就有問題。因此,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勇於承擔責任做起。

不正確面對問題的態度只能將問題複雜化,耽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助長相互推諉、逃避責任的不良風氣。當企業沒有提供做事情所需要的條件時,十有八九是因為企業不具備這些條件,而希望請你來另闢蹊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當然,幹工作、做事情肯定會有苦、有累、有困難,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體驗人生的價值和生存的妙處。

總之, 通過通讀本書,瞭解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實質就是人對待工作的一種態度,猶如書中提到工作要象跳芭蕾舞一樣,既標準又完美。也促使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堅持“質疑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方法、良好的溝通習慣”,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得到更深層次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