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精選篇」

才智咖 人氣:2.86W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這是一本管理寓言。由中國零缺陷管理首席專家、克勞士比中國學院總裁楊鋼先生所寫。(新華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向我們講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一就做對是最好的做事方式。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精選篇」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一】

最近讀了楊鋼博士的書—《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受益良多,感慨良多。受益的是,楊鋼博士所提出的工作準則,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提出的力求完美,不同於傳統數學思維允許多少分之幾的工作誤差,而是以完美為工作標準,實現工作的“零缺陷”。習慣傳統價值觀的人肯定會驚呼,零缺陷簡直是種苛求。但是通過楊鋼博士的理性分析,我們可以確認“零缺陷”的工作標準是可以實現的。楊鋼博士認為,實現零缺陷的前提是“符合要求”,需要以完美為標準的工作態度為基礎,信守承諾,輔以正確的方向和價值觀,“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就會自然實現。人們先前對誤差的縱容是因為潛意識裡認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此才會“心想事成”,才會用更多的精力來修正錯誤。

楊鋼博士是國內提出“零缺陷管理”的第一人,在此之前,小到個人,大到企業,都認為重複的工作修正理所當然。當打破這些不科學的常規時,首先個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時間的耗費降下來,而企業的整體品質大幅度提升,管理者最關心的利潤也能實現最大化。

社會需要這樣的工作準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基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需要“每一次把事情做對”做保障。楊鋼博士的論著已經不僅僅是管理科學的一次突破。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二】

記得剛走上工作崗位,一位關心我的老教師就教育我-----上課要力求一次到位,要儘量少“炒冷飯”。這“炒冷飯”是指:在新授課上,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教師課後找時間再來補救。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很差的。今天,讀完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我發現,那位老教師的話,居然和國際管理大師在一直研究的管理經典十分相似。作者中國零缺陷管理首席專家、克勞士比中國學院總裁楊鋼先生通過這本書給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第一次就做對是最好的做事方式。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現在施行有效教學的第一原則。

讀了《菲利浦·克勞士比的故事(1)》這一節,聯絡自己的職業,我感觸很深,教師第一次就該做對的事不僅僅是上課,還應在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都做到“第一次做對”,這樣才對得起每一位孩子、每一個家長

菲利浦·克勞士比介紹說:

在年青時代,我曾當過醫生,所以我總是喜歡用醫生的眼光來審視世間的一切事物。後來,我曾在生產美國海軍用的TALOS導彈的本迪克斯公司擔任一名工程師。不久,我就來到了著名的馬丁·瑪瑞埃塔公司。這是一家美國國防部認可的專門生產導彈與戰鬥機的軍工企業。我曾經先後擔任了‘潘興導彈計劃’主管及公司質量部經理。佛州卡納維拉爾角是國防部的導彈實驗基地。那時經常出現故障,導致導彈發射失敗。人們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那麼複雜的玩意兒,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裝配在一起,出錯是難免的事。

有一次,又一枚導彈發射失敗了。我坐在參加發射儀式的.政府要員和嘉賓們身旁,感到無地自容,恨不得立即立即找條地縫鑽進去……主持發射的將軍大為光火,對我和我的老闆大聲喝斥:‘都是一群廢物!你們難道拿不出沒有缺陷的東西嗎?’

那是在1962年秋天,我們心情沉痛地回到公司。老闆安慰我說:‘不要往心裡去。想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掉。’

我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把導彈的裝配和測試過程畫了一張流程圖,在圖中,他對一些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分類。分類表很快做出來了,我為自己的發現倍感驚奇:

所有錯誤的分類:

·工人操作失誤

·設計問題

·配件問題

·組裝過程本身不合理

也就是說,如果克服了以上幾大類錯誤出現的機會,就應該沒有一個錯誤可以發生。換句話說,導彈發射失敗既不是概率規律的必然,也不是統計規律的必然,它只是一個個再尋常不過的的錯誤,只要一改正就可以!

我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如果我們在錯誤發生之前一一檢查這些錯誤或者能預防這些錯誤的發生,我們就完全可以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我走出辦公室,圍著工廠漫無目的地轉圈,邊走邊思考,轉了一圈又一圈。突然,我停下腳步,一個清晰的概念閃現在腦海中——‘為什麼我們第一次就不能做對?’:我胸中湧起一股熱浪,飛快地跑回辦公室,奮筆疾書……當我再次站在老闆面前,向他闡述自己的概念時,老闆拍案而起,激動地說:‘菲爾,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這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這個理念第一次被系統地發現的過程。

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想一下:錯誤為什麼會發生呢?

它至少有兩個前提,一是我們容忍它的發生,因為它的發生與我們的切身利益沒有太大關係。二是我們雖然不容忍它的發生,但預設錯誤的不可避免,因而不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範和規避,聽任它的發生。有了這兩點,想不發生錯誤的確難乎其難。而這又反過來證明了錯誤發生的‘必然性’。

幾乎每一個醫院都對嬰兒接生死亡率做出了規定為百分之一,即使是這樣,我想請問: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容忍一個護士接生嬰兒的差錯率發生在自己身上?作為乘客,有誰能容忍一個司機每行駛多少公里可以發生一次車禍的機率正好發生在自己身上?作為飛行員家屬,有誰會允許航空公司每年飛行事故的發生機率發生在自己的親人身上?!

誰都不會允許!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告訴了我:認真做對我們的工作很重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付出代價最小,取得的效果最好,還可以得到做事情之外的回報,如滿足感、從容不迫、信任、口碑等。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後感三】

這是一本管理寓言。由中國零缺陷管理首席專家、克勞士比中國學院總裁楊鋼先生所寫。(新華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向我們講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一就做對是最好的做事方式。

書中可愛的人物告訴我們: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工作中難免出錯,怎麼可能一次做對呢?但是我們發現錯誤的發生至少有兩個前提:一是我們容忍它的發生,因為它的發生與我們的切身利益沒有太大關係。二是我們雖然不容忍它的發生,但預設錯誤的不可避免,因而不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範和規避,聽任它的發生。有了這兩點,想不發生錯誤的確很難。而這又反過來證明了錯誤發生的“必然性”……

《孔子家語》裡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制定了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被淪為了奴隸,如果有人肯出錢把這些淪為奴隸的魯國人買回來,可以憑“發票”到魯國國庫領取“國家補償金”。這個法出來後,大大推動了魯國的人救贖行動,產生了極好的社會效果。

子貢是孔子門下最有錢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遊列國途中,遇到了一位魯國奴隸,於是花錢把這個人贖出來。子貢覺得自己應該做得更高尚一些,於是把那些“收據”、“發票”全部當眾撕毀,並聲稱:願意自己承擔所有的費用,不向國家報銷。這個行為轟動了整個社會。

子貢回國去見孔子,孔子吩咐學生說:子貢來了你們攔住他,從此我不想再見這個人。

子貢感到很委屈。於是他衝破阻擋,見到孔子。

孔子說:“你的行為沒有損害你自己的行為價值,卻損害了國家的法律。”

子貢的榜樣被輿論傳播之後,產生了極大的惡劣影響。因為後來者再也不能以正常的心態去國家報銷,而因為不能有效地實施這種報銷制度,肯於出錢贖買的人就越來越少。

在子貢看來,他做得非常“好”。而在孔子看來,子貢雖然做得“好”,卻沒有做“對”。

做對不是自己主觀認為的“高尚”、“好”。子貢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自然會影響到政策執行的效果。任何工作只有符合客觀要求,才能進入可執行的過程,從而達到預期的效率和效果。

做對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者最好。這是一條簡單的道理。

重複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浪費,就是低效,就是阻礙團隊績效與公司正常發展!

大到戰略選擇,小到日常郵件傳送,都必須強調“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理念與要求。

要養成這個習慣,需要一個過程,多想,多練,多總結;

方法:

決定前花多三秒鐘再“複審”;

日理日清,不讓無謂的事情影響正常計劃;

養成“做計劃再實施”的習慣,也許計劃會趕不上變化,但沒有良好的計劃,你將天天面臨變化。

平時應該有未雨綢繆的行為感知,凡事提前多考慮一分,做事多留三分餘地。特別是做預算時,更應該如此,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組建與運作。

很多時候,我們拼命努力地工作,我們為了工作放棄一切,也損害了一切,包括損害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朋友、我們的環境和自然,可是到頭來,我們會發現:我們所做的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所付出的,在別人看來,可能只是像一群辛勤的螞蟻,把一塊石頭搬回了巢穴:我們所搬回的,無論如何,也只是一塊石頭。在大多情況下,做好並不導致做對。

如果你去問一個人,你會看說明書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說:“會”。如果你再問一個人,這裡有一隻螺絲釘,還有一張關於如何將螺絲釘擰上去的說明書,你認為這個人會把螺絲擰好嗎?很多人會說:“肯定會啊。”可是我告訴你,在大多數情況下,80%的人不會把那顆螺絲擰好!因為他們並沒有仔細看說明書。他們會在失敗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才會想到說明書,才會在看說明書以後,幡然醒悟。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對?

為什麼我們總是犯這樣幼稚的錯誤?

我們已經太久地沉迷於習慣性思考,我們總是習慣於怠慢、看著辦、模稜兩可和差不多,我們從沒有想到工作就是去做對的事情,做對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

我們不僅可以把事情做對,而且還可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才是最便宜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