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1.46W

想要了解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並最終形成調查報告。快來參考調查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5篇)

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

隨著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問卷形式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同學做了一個不完全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極具代表性,對沒每一個大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調查內容:

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知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為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為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裡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二·就業的砝碼

問卷裡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麼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後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後,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才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裡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為,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三·怎麼樣就業

談到通過什麼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係、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裡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為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麼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麼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願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為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四·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麼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麼一點,這也是因為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為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麼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1500~3000元/月,這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的啊!46%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後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裡就業也困擾著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裡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裡,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於,大學生對這裡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侷限於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裡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六·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為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59%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著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結論和建議

中國經濟體的壯大,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gdp,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大學生就壓苦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是中國長期積累下的問題。經濟的壯大,對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走上了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業。嚴峻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怎麼解決大學生就業苦難的問題呢?

教育體制需要改

革,高校擴招是造成就業困難的問題之一。中國的高校擴招,生產出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貶值。高校只知道擴招、再擴招,收錢,還是收錢。他們有為自己生產出的產品想過嗎?到底銷路怎麼樣啊?廁所裡的環衛也是大學生。高校理應制定出一套方案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法人應該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企業的,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大學生人才的。所以他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變不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的。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學生只有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現在的就業形式多種多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自主創業、當村官……關鍵在於自己,轉變了就業觀念將會更有利於就業。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機會,就業就不再是難事。

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2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這個寒假,我採訪了一位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學姐,瞭解到了當前就業的前景和存在困難,並通過調查以及查詢資料,以找到問題並求得解決方案。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脫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說,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定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複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於西部。

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佔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裡,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緻,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複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於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採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佔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三、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和能力

1、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

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並且要具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許多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品質之一。所謂有敬業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責任心的人,以圓滿完成工作來衡量自己,而不用升遷和報酬來衡量自己。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應該體現在以下4方面的素質: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

2、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能力

1)對社會認識能力: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是由於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學生總體上缺乏社會鍛鍊而造成的。

2)對自身認識能力:對自身的認識能力是由於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而導致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錯誤判斷(通常是高估)。

因此,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用辨證的方法將兩句話連在一起,就具有著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質,尤其是成功必備的為人處世準則,才能在做事中正確思考、正確決斷,最終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守信用,行事專一。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由此可見,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他的人生成敗,也與事業的成敗息息相關。做人行事專一,持之以恆,認準目標,決不放棄,才能感天動地,化作精神,永世長存。另一方面,學會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將事情做好,做出成績,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目標,同時又對做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業有成並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將做人與做事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養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援。

四、結論及建議: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資訊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資訊系統,並與全國勞動力市場資訊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資訊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資訊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3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就業形勢日益嚴重。同時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經濟發展滯緩,企業用人需求下降, 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並且,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的衝突也十分突出,這些都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巨大壓力。鑑於此,我們組就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瞭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和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幫助大學生提高改善就業狀況;發現就業當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儘快認清就業現狀,為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二、調查物件

三、調查時間: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濰坊學院志遠樓隨機選擇經管學生

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本次活動共發放問卷40份,共收回28份(其他12份問卷視為無效問卷),問卷共向學生提問了12個問題。 (見附件一)

五、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就業形勢調查結果如下:

問卷反饋的資料可發現:52.45%的同學認為形勢嚴峻、26.08%的同學認為就業形勢正常、10.23%的同學對就業持樂觀態度,而還有11.24%的同學不清楚。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對就業持困難的心理,而同時也有小部分同學對就業形勢認識不清或關注度不夠。

2.就業準備情況的調查

1)大學生求職準備情況(最具競爭力的方面):

3)當前最欠缺的素質:

通過對以上圖表資料可以發現,很大比例同學比較重視專業證書、協調能力對於求職的重要性,這也是當下同學們忙碌於學生會、職業證書考試的反映,同時一些同學對於我們學校的學歷水平對於以後就業的幫助表示擔憂,還有我們可以發現學校就業指導方面做的不足,而在大學生最欠缺的素質方面,同學們溝通協調能力成為同學們最擔憂的能力。鑑於此,可以發現存在學校就業資訊指導方面工作不到位,同學之間溝通協調、團結合作意識欠缺,學生求職技巧匱乏等方面問題。

3.大學生就業時的行業、薪酬、地區的選擇及原因的調查:

1)行業選擇:

2)薪酬選擇:

3)地區選擇:

通過以上圖示資料資訊,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就業地區選擇多集中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同時由於受固有的鄉土觀念影響,回鄉也是一種選擇,而地區選擇出發點多集中於生活環境好、未來發展前景、家人安排等原因,而處於興趣考慮而做出行業選擇的比例很少;對於就業初期的薪金,同學們表現多集中在2000元左右,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很少,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對於就業初期薪酬要求比較低,多由於工作經驗少或能力較低造成;而就業行業多集中在收入穩定、待遇有保障的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也是廣大學生的選擇,同時一小部分同學選擇科研部門,同時通過行業選擇的原因分佈,可以發現收入因素、工作環境、自身興趣等成為同學們選擇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的主要因素。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發現,收入、好的待遇和發展前景是大學生所追求的主要方向。

4.大學生就業資訊的獲得渠道: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獲得就業資訊的渠道狹窄,人才招聘會、周圍人群介紹等成為大部分學生就業資訊獲得的渠道,學校應重視就業資訊的宣傳介紹工作,利用好校友資源。

5大學生就業時最希望得到什麼?

從圖表中可以發現,大學生就業初期的主要著眼點是關注自己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良好的薪酬待遇,而對於從業經驗、穩定的工作崗位、前沿的知識資訊關注度比較不是很高。

6.大學生畢業後的前途選擇

從上表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的選擇是先就業再擇業,主要是通過先就業獲得經驗,選擇繼續深造主要是對我們學校學歷對工作幫助的擔憂,同時也是就業嚴峻形勢的反映;自主創業的比例也比較大,主要得益於學生意識觀念的轉變和院系一些有關創業講座和座談會的進行,反映了同學們的濃厚的創業興趣。

六、調查體會

1.大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錯誤觀念。

1) 準備不足,生涯模糊

大學生就業不是到了大四才開始準備,而應在讀大學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礎。一年級瞭解自我,二年級鎖定感興趣的職業,三年級有目的提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我們在調查後的分析中發現,學生上了大學就不再認真學習了,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應付考試了。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每天都在為了考試不掛科而學習,同時對自己定位不清,職業規劃不足。

2)就業期望值較高,追求高薪。

通過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同學就業傾向集中於高薪、穩定、好的福利待遇,同時地區選擇上多集中於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不關注自己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對自己估計過高,眼高手低,而不是清醒的從自己的專業技能方面客觀分析自己的職業定位和地區選擇。

3)社會實踐經歷缺乏,社會經驗不足。

調查中我們發現:存在一部分同學總是停留在校園當中,不出去參加志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兼職(服務員、促銷員、家教、校園代理等),社會經驗少,這也是一些用人單位所關注的,我們瞭解到,同等學歷的應聘生,由工作經歷和社會經驗強的同學會被用人單位優先錄取。

4)專業技能不過硬。

通過和一些被調查同學溝通交流,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學關注所學知識都是為了應試,而考試之後再詢問有關知識時就會一問三不知,對知識掌握相當不牢,這也是同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到了學期後期,老師由於趕進度,講課時也會按考點講解,一定程度上造成同學知識面掌握較窄。

2.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高校、同學的一些建議。

同學:

1)轉變就業觀念,客觀評價自己。

大學生應該轉變職業觀念,腳踏實地,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從基層做起,把握就業機會,改變那種以高薪作為求職選擇唯一標準的觀念。

2)提高綜合素質,提高就業機會。

首先,重點關注專業課的學習,藉此提高就業時的專業技能,這是就業的基礎。

同時,在有精力的同時通過參加一些職業證書的考試證,提高自己就業時的競爭力。再者,注重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藉此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理論聯絡實踐的能力,增強社會自己的社會經驗,這樣,就業時就會更有自信。

3)極早規劃,早做行動。

無論是以後打算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應該極早打算規劃,樹立最終目標和分目標,這樣,有計劃有目標的生活,大學生活才有意義和規律,同時也有利於以後自己的發展。

4)努力拓寬獲取就業資訊的渠道。

大學生應多關注就業資訊和就業渠道,瞭解廠商的人才需求,有目標的準備著,不能不學習,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要時刻關注社會需求,相應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校:加強改革教育力度,提高辦學水平。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把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絡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專業設定、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4

進入21世紀,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在進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打擊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也不能倖免。過於龐大的待業人群,不斷增加的大學生數量和失業率,以及連續不斷的國際形勢的衝擊,浪路漫漫,我們新一代大學生將何去何從,中國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作為八零後九零後的大學生,已被深深印上自由的印記,那就突破所謂的傳統,慣例,我的方向我做主,我的未來我抉擇。

從國小國中的懵懂,到大學聯考的拼搏,我們馬不停蹄,一路急急衝來。而今,漫步在庸懶的大學校園裡,椰風海韻,與愛情、自由的邂逅,一切放佛苦盡甘來。事實是否果真如此?非也非也!20XX年的日子也過了大半年了,事實上中國09年前七個月的大學生就業率僅為68%,千萬不要心懷僥倖;而去年全球金融危機還超過一半呢,不要因此就掉以輕心,一個不慎便可能被劃歸到那不行的三分之一。因此,09年的大學生就業情況應當是對我們的當頭棒喝,驚醒那花前月下,而不是直接忽略。千萬不要太多指望家族關係和國家機器,救世主是從來不曾有的,上帝說:“人啊,你當自救。”

一、 調查物件

海口經濟學院即將面臨畢業學生

所學專業型別:室內設計、物流管理、資訊管理、行政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工程造價。

二、 調查形式

問卷調查50份,收回有效的40份。

三、調查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瞭解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傾向,有利於瞭解大學生的擇業心態,同時,也可以通過了解大學生的擇業觀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從而讓社會了解學生真正所需,及早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擇業觀。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資訊,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下是此次調查結果統計:

1、職業規劃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的學生在其大一的時候自己進行職業規劃,在大三之前有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生僅有27%,由此可以看出有73%的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前半段時間是沒有進行任何個人的職業規劃的,一半以上的同學並沒有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沒有強烈的就業危機感。同時,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對於各位在校大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

2.大學生自身素質的評價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己應該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為企業看重的個性應該是“勇於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於參與競爭(10%)等,與資訊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徵相吻合。

3、關於所學專業與職業需求

大學生,一定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近3/4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兩成。甚至為了某種原因願意放棄專業的佔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有42.1%的學生選擇專業的時候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的,也有31.6%是聽從父母老師的建議選的,但是,卻僅有4.7%的人是非常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的,而37.4%的學生也只是有所瞭解。對於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僅有31.5%的學生是有所關注,有所瞭解的。從這些資料的顯示,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大部分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的方向以及未來可能的就業情況是不太清楚的。與此同時,有28%的同學仍然是希望在畢業後儘量找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不過也有31.6%的同學認為大學培養的是適應社會的能力,不拘泥於是否與自己專業相關。

4、就業途徑與地點

據調查得出,現今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彩,有55%的同學畢業後是選擇依靠自己的能力參加招聘會。但也有17%的同學是希望依靠父母親戚的幫助的。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對於理想的工作地點,大部分學生會選擇東部、家鄉以及大學所在地。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更多的學生還是比較趨向於大城市的。

5、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現在大學生人很多,競爭很激烈,找工作非常困難,大部分學生更看重的自己的'優勢是:能很快適應工作以及具有團隊合作精彩,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強。為了增強自己的就業機會,大部分大學生會考取如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等專業的相關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也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同時,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利用現有資源,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以便為自己以後找工作時服務。

6、面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

面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55%的學生會選擇堅持做,做多久不定,培養自己的能力,把它當作追求更高理想的平臺。但是如果對第一份工作為不滿意的話,67%的學生認為,應該先幹著,再抓緊時機再找別的工作,20%的學生表示會試著接受讓自己喜歡它,但也有13%的同學認為沒商量,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資料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至於剛剛開始工作為的薪酬方面,有23 %的學生能夠接受的薪酬是1000-2200,47%的學生選擇的是2200-3000,21%的學生選擇的是3000-4000,僅有9%的學生選擇5000以上。

四、我的個人建議

1、關於職業規劃的建議

在大學期間,儘早進行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有所準備。

2、關於處理所學專業與職業關係的建議

多瞭解自已所學專業的資訊,瞭解其就業方向與專業範圍

3、關於就業途徑與地點的建議

就業途徑可以多樣化,儘量擴充套件自己的就業途徑,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4、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的建議

考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證書以及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會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就業競爭力

5、關於面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的建議

在做第一份工作時,我們要能沉得住氣,多學點東西,以後不管是否要在原來的單位工作,至少我們提升了自我。

此外,在我個人看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出現,是社會追求片面,盲目發展的必然結果。恢復大學聯考,改革開放之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會的整體素質大大提升,但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不由將考大學與光明的前途、有面子聯絡在一起,再加之大學擴招的推波助瀾,教育界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恢復大學聯考給了中國大學一個新生,但中國的大學還是不太成熟,區區32年,是比不上西方雄厚的歷史底蘊的,向西方大學學習成為了大勢所趨。可偏偏這拿來主義用的不盡如人意,其實在高等教育這一方面,德國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物件。

德國素來以注重辦教育而著稱,但德國教育所努力的方向並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大學。因為大學作為學術研究和教學綜合的統一體,它與具體的職業訓練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據統計,在教育發達的德國,在15—18歲的青少年國民中有60%以上受過高素質的職業訓練,政府為此制定了《職業教育法》、《青少年勞動保護法》和《職業教育促進法》來保障這一制度的發展和運轉。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沒有豐富的資源做後盾的情況下,德國卻能以尖端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精益求精的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因而高等教育僅僅集中於大學教育是不夠的,教育界應該更加註重職業教育,而社會也該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承認其作用與地位,將其與大學教育平等對待。

另外,在大學裡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必要的。一個父親曾告誡自己的女兒:“你一定要把鋼琴練到十級,將來就是去賣藝也能養活自己。”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卻又不單是一個玩笑話。將你的興趣愛好發展為特長,說不定將來這就是你的優勢。甚至可以因為愛好而選取職業方向,這樣就可以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5

調查目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為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25日

調查物件:廣州大學學生

關 鍵 詞:大學生 就業觀 調適對策

一、資料分析

此次的調查物件主要是面向廣州大學的學生,共計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通過調查資料顯示這次調查主要以廣州大學大三學生為主,一方面瞭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過對廣州大學學生的調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被調查的物件中,100%的人認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髮展,在短短几年內,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眾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83%的同學選擇在東南沿海工作,因為本學校在廣州,所以廣東以及東南地區的學生佔很大比例,有一些外省或者本地同學處於一些考慮對工作地點無要求,還有少部分同學要求在家鄉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不禁讓人擔心,大學生的自我觀念太強,沒有太多服務社會的意念,我想這樣的就業觀念還是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努力,去改變大學生的想法,現在一直都有說支援西部,如果大學生都沒有榜樣去支援,那還會有多少的人會去。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包括學校,政府,社會和大學生自己。

在問到自己現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36%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41%的人覺得一般,23%的人選擇不知道,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著疑問,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自己的實力存在著質疑。

在被調查的物件中,46%的人可以接受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的人則是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24%的人則是因為就業,而無奈接受。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現在的大學生並沒有執意要找自己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慢慢地來,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的人選擇的事3001-5000元,17%的人選擇20XX-3000元的範圍。這一資料充分體現了,現在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於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考慮一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發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該培養的能力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發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啟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發展學生,培養學生。

通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後擇業,發揮個人特長,符合個人興趣,薪酬介於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經濟較發達地區。

二、目前就業形勢

從20XX 年畢業生人數突破600 萬以來,每年仍在增加,去年已達670 萬,20XX年估計近700萬。中國超過700萬人口的城市有幾個,但我們一年的畢業生卻有700 萬,再加上近三年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何止1000 萬。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是事實,這是社會問題,不是誰可以隨便解決的,但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卻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畢業了,意味著我們要工作,要獨立生活,要賺錢養活自己。一個月沒工作,這個月的生活費便是問題。所以——不能哭泣,生活不相信眼淚。我們必須積極面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相應調適對策

1.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是什麼,學什麼,有什麼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麼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我們才會有清晰地思路去學,去考慮自己應該要怎樣去應對自己的未來之路,未來的就業方面。以至於,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 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現在的社會,可以說競爭力是非常強大的,多數學生只會一味埋怨,學生太多,就業壓力大,卻不從自身找原因。我們必須承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呈逐年下降趨勢。就業壓力大的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不要做無用的埋怨,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採取措施,積極主動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