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地拆遷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12W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徵地拆遷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徵地拆遷調研報告

要發展就要建設,要建設就免不了要拆遷。而徵地拆遷工作,一頭要保證各項重點工程及時用地,推動經濟發展;一頭又要依法保護被徵地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因此,徵地拆遷工作牽涉到政府、投資業主、拆遷實施單位和被拆遷群眾等多方的利益,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發展與穩定,被目前許多基層幹部稱之為“天下第一難事”。“城中鄉”因為徵拆任務十分繁重,尤顯突出。碧江區燈塔工業園區就是一個典型的“城中鄉”,徵地拆遷也是近年來的一項主要工作。根據我處近年來開展徵地拆遷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對此進行了一些調查與思考。

一、徵地拆遷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徵地難,難在哪從調查以及瞭解到的情況來看,主要癥結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利益體在爭奪土地這一重要資源的問題上高度集結以及相關制度上的缺失。其主要表現在:

(一)無法可依,農民有疑惑

1.國家對農村徵地拆遷的法律存在空檔。2001年出臺的《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在《物權法》實施後已停止執行。而作為農村集體土地,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和頒佈徵用集體土地和農民房屋的專門法律法規。因此,在解決農村土地的徵用和農民房屋拆遷的問題上,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法律規範。

2.徵地拆遷的政策法規缺乏動態管理。目前,徵用農村集體土地和地上附著物,均依據的是地方性規章。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社會情況的不斷髮展,特別是在近年來土地、房價均有較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地方性行政拆遷規章制定幾年不變,難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對徵拆政策的落實與工作的推進帶來困難。

(二)土地價差大,導致徵拆難

近年來,因為物價上漲、土地緊缺等緣故,導致了土地徵收價格的調差頻率也極為快速。以我處土地為例,2012年期間,我處土地徵收價格在3萬元左右一畝,而到了2013年土地的徵收價格又上漲到了37000元左右一畝地,再過渡到現在的4萬餘元一畝地的價格。短短3年時間中,土地的價格卻跳了幾個坎,這就導致了部分民眾同一區域的徵地價格不一致,許多配合工作的群眾先行丈量土地後得到的土地補償款反而比部分拖到最後時刻的“釘子戶”還低,這一情形的出現更加惡化了徵地工作的開展難度。直到現在,我處仍然存在少許往年遺留下來的土地差價糾紛問題。

(三)土地補差款及時足額到位難

土地差價是事實存在,雖然影響到徵地拆遷工作的開展,但不可否認它也是必然的社會趨勢。而拋開這條不可避免的因素來看,土地補差款難以及時足額的到位反而是導致土地徵拆糾紛問題的重要因素。就如我處當前遺留下的少許土地差價糾紛問題,經過我處政府與投資業主方、群眾方多方協調成功後,投資業主方的土地補差款卻難以及時的、足額的落實到老百姓手中。首先,來我處的投資業主方極大多數都為中小型私人企業,本身資金就還存在空缺,除去前期支付的土地徵收款、土地使用保證金、建設費用等,可用資金便已所剩無幾了,投資業主方即使願意補差價也會感到無能為力;其次,也存在部分投資業主方鑽國家徵地補償標準的牛角尖,而把激化後的民眾糾紛矛盾臵之不理,而讓政府部門來作善後工作,無形中給我政府部門在往後的徵地拆遷工作中增添了難度。

(四)違章建築加劇了徵拆難

城鄉結合部的違章建築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更增加了徵地拆遷難度,造成資源的浪費。由於諸如我國目前有關征拆的法律體系不完善,監管失控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城中鄉”的違章建築嚴重,而我轄區違章建築也達到合法建築的三分之一,這不僅造成我轄區的`大量經濟損失,更加給徵地拆遷工作增加了難度。

(五)徵地補償費分配難

目前農村徵地補償分配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和政策依據,徵地補償分配存在兩難:一是確定分配物件難。“城中鄉”的情況複雜,有的是純土地承包經營戶;有的是戶口在本地,人在外地分了地,有工作單位;有的是外來落戶人員。二是確定分配方案難。作為“城中鄉”,由於土地徵用時,對一個行政村或一個村民小組往往只是區域性的徵用,前後徵用又有價格和人口變動的差異,在分配時存在著是以人口平均分,還是徵誰給誰等等矛盾和問題。因此,一次徵地,補償分配工作往往要拉鋸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時常會因為矛盾糾紛未得到解決,徵地補償費的存摺鎖進了村保險櫃,鄉村幹部也常常為徵地補償費的分配頭疼犯難。

(六)徵地拆遷群眾安臵和發展難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一是安臵房的建設速度慢。由於業主資金等原因,房子拆了,安臵房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仍未建成。即使建成了,有的群眾因為習慣問題和房子質量不滿意等原因也遲遲不搬家。我處到目前已有2個安臵區的房子雖建好了,但很少有人搬進去住。二是失地農民對今後的生活感到憂慮和擔心。由於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他們失去了世代賴以生存的土地,加上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專業技能,就業困難,擔心生活水平比原來會降低。三是“城中鄉”的農民原來靠著種菜、水稻、養殖業等相對還比較富裕。群眾擔憂:“地被徵了,地沒種了,養殖業不能辦了,失地也失業了”。我轄區中還有部分幹部反映:“我們也有實力發展,也有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專案,可我們自己要徵用自己的地搞專案,卻非常難。”

二、以人為本、深化改革,實現和諧徵拆

徵地拆遷問題是當前社會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依法徵地、深化改革,城鄉統籌,調整好國家、集體和被徵拆群眾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努力實現和諧拆遷。

(一)完善政策法規,為實現和諧徵拆提供法律保障徵地拆遷必須堅持以確保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原則,對農村集體土地以及房屋的拆遷補償應儘快在法律的層面上予以規範,使補償標準更加明確、公開和統一,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證農民在土地被徵用、房屋被拆遷的情況下,生產有妥善安臵,生活有切實保障。現代文明政治,凡“徵”必須依法,依法才能開“徵”,徵稅是這樣,徵兵是這樣。要按照《憲法》和《土地管理法》以及《物權法》的規定,儘快制定城鄉統一的《城鄉徵拆條例》,將徵拆過程中各個利益體之間的關係用法律予以理順、調整和規範。建立和完善各拆遷主體平等、城鄉統籌發展的法律體系,使徵地拆遷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公平公正,合理補償,實現和諧徵拆

1、擴大群眾對專案建設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拆遷前,對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拆遷政策進行全面深入的宣傳,並廣泛徵求群眾意見,進行認真梳理,使拆遷方案能夠充分反映民情、體現民意,各方利益兼顧,多方利益均衡分享。

2、切實落實“三公開”。做到徵拆數量公開、補償標準和安臵政策公開,補償金額公開,並接受審計監督與被拆遷群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