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讀書筆記(精選7篇)

才智咖 人氣:1.0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藤野先生讀書筆記(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精選7篇)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1

他愛學生,教學生唱歌跳舞,和學生打成一片,關心愛護弱勢學生,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學生"打抱不平",難怪學生做夢都想到他,幾十年以後仍然惦念著他。在教師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和諧的師生一旦建立,很容易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親其師然後樂其教。

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情緒感染了小佛朗士,他聽得特別認真,感覺"真奇怪,今天聽講我會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在莎利文的愛心感召下,失聰又失明的海倫終於理解了抽象的"愛",突破了認識上由具體到抽象的瓶頸。

對學生而言,教師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響力,如果這種影響力是建立在教師身份所賦予的權力基礎之上的,那是不穩固的。而如果這種影響力是靠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的,那就相當持久而且強大了,這種影響甚至強大到足以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高尚的德行和追求,深入學生心田,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魯迅就是時時受著藤野先生的鞭策,幾十年過去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堅韌的鬥爭著,為民族的覺醒和解放而奮鬥。在魯迅的精神家園裡,有藤野播下的種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材中出現的教師形象以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影響著他們的學生,也啟發著我們當代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給學生以影響一生的精神食糧。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2

在外求學的學生本應珍惜來之不易的留學機會,滿懷理想與抱負付出高於常人百倍的努力,尤其當時的清朝正是政府庸碌無能,國家屈辱受敵的危難之際,而受政府委託東渡求學的“清國留學生”卻有負眾望。

他們翩翩來到東京,開始懂得如何將辮子或盤或散地精心梳理,抹的油亮,開始在行走之時做作地扭動脖子,使旁人瞧了不禁贊其頗有姿色。那時,國外的報道堂而皇之地譏諷中國人為動物;電影可以惡意醜化國人形象並將其作為可肆意嘲笑的物件;俄日兩國為爭奪中國的土地在中國開戰,視中國的領土主權於不顧,而這群“清國留學生”全然不顧國家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只顧賞花遊樂,越發迷離的雙眼再不落在書本講義之上,而只識櫻花爛漫,輕雲緋紅,擺弄舞姿卻還有一套。

不談旁的,他們作為一個學生連最基本的學業也幾乎荒廢,又何談以天下為己任呢?這群“留學生”或是雌雄莫辯,或是醉生夢死,進入發達先進的社會中學習卻更添汙濁之氣,他們愧對自己的靈魂,愧對國民的信任,更讓其他的中國人為之羞愧難當。而以上,整日快活的他們絲毫不知。一個人連自尊羞恥之心連了然全無,這令人痛恨,更叫人寒心。這究竟是一群什麼人呢?是失了靈魂的走肉還是丟了軀體的鬼魅?我一時無法形容,姑且還是稱其為“清國留學生”好了。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3

魯迅是懷著一腔赤誠從東京到仙台,他不願整日面對那些迂腐的同胞,成了第一個仙台的中國留學生,食不果腹也好,至少這裡沒有讓他為了別人的身份而感到恥辱的人。

他認為他能快活著學成,回國,治病救人,可人心又是何其難醫?影片裡的中國人看著同胞慘遭屠殺是麻木的,中國是一個只有需求沒有追求的國家,魯迅才反應過來。他認為人健康了,就能擺脫“東亞病夫”的帽子,可他縱然千般能耐,醫出的也是一具具被自私與懦弱架空的健壯皮囊,被敵國當作戰利品論功行賞。若說中國人的劣根性是種子,中國人是花果,那魯迅也只能修修花葉,最終那果實還要被別人踐踏摘來,他就是再如何努力,也動搖不了根深蒂固的種子半分。放棄自己熱衷很久的事情是很難的,可魯迅還是因為一部影片便棄醫從文了。

他知道他學醫是為醫人,那麼此時從文,是要醫國,可僅憑魯迅一人想改換朝夕太難,也許少他一人也沒什麼,他清楚這點,可還是想勉力一試,萬一他的哪部作品就成了中華民眾覺醒的轉折點了呢?再不然,縱使中國最後敗了,他也能讓後世知道。不是所有中國人,都甘做亡國奴,也有瘦弱的“東亞病夫”會僅憑“華夏”這飄渺了五千餘年的信仰而肝腦塗地在所不惜。他放下了手術刀,提起了筆桿,繼續在焦土上戰鬥。他一直期盼著,讓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影片裡國人麻木不仁的臉被染上些色彩,即使是悲哀的也無妨,起碼中國,終於要甦醒了。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4

魯迅初到日本留學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極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裡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為魯迅添改講義,為學生糾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刨實習,他毫不掩飾地向我瞭解裹腳。

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會有一個對自己影響很深的,令我們終身難忘的老師。無論他教了你什麼,你學會了什麼,你總會有所改變,有所感悟。在魯迅的學生生涯中,也有這樣一個令他難忘的老師——藤野先生。

在這一個個片段中,我看到了一群忘國、忘族、忘志的學生。一個個好玩縱樂。在看中國人被屠殺的時候,竟一個個拍掌歡呼:“萬歲!”他們去日本是為了學習知識、報效祖國。沒想到離開中國,倒改變了他們的心——他們的志心、族心、國心。他們去留學倒像去移了民,換了心,賣了國!在這些片段中,與之相反的恰是身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我看到的,是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滕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的滕野先生;那個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會說:“在我所有認為的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作為一名學生,能夠在生命中遇見這樣的,對自己亦師廣亦友的老師,真是人生中的一大幸運。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老師是一個引導。我們還需要志向、需要祖國、需要民族,才能真正強大。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5

自從走上這三尺講臺,成為一名教師以來,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我們的學生,一個班有那麼多的學生,每個學生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個體差異,有學習好的,有學習不好的,有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也有沉默寡言,文質彬彬的,該如何對待這些個體差異,樹立怎樣的教學觀念,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進而幫助我們取得最大最好的教學效果,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近期,偶然看了大文豪魯迅寫的一篇叫《藤野先生》的文章,受到了很多啟發。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回憶了自己在日本留學的經歷。當時魯迅是作為一個晚清的中國留學生身份在日本留學的,在自己祖國積貧積弱,備受各國列強欺凌的大背景下,魯迅經常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而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卻不同,不但平等公正對待他,還對魯迅非常的關心。

書中寫到一個細節,藤野先生把魯迅上課時抄的筆記拿去檢查,過了兩三天後,當魯迅從藤野先生那裡把筆記拿回來時,發現藤野先生用紅筆把筆記裡的內容從頭到尾都改了一遍,不但把記漏了填回去,還幫忙改正了很多語法錯誤。儘管這樣,藤野先生對魯迅還是不放心,要求魯迅以後每個星期都要把筆記送給他看,以保證魯迅的筆記能夠記得準確無誤。後來,要上解剖課,怕魯迅受中國傳統影響不肯上課,藤野先生還主動和魯迅進行溝通。

讀到這裡,我實在被藤野先生那份師者的風範所折服,在那樣一個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年代裡,能夠一直保持那份平靜的心態去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不管你來自哪裡,是什麼樣的出生,都一視同仁,我想,同樣是老師,我們是否都能做到?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6

毛澤東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讀了《藤野先生》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切切地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愛國情懷。他直麵人生,向善求真;他以筆代戈,戰鬥一生。如果說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那我們的民族則不能沒有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

《藤野先生》一文彰顯出魯迅崇高的愛國情懷。魯迅為了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選擇了去仙台學醫,他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他懷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遠大抱負,一心一意救國,但這個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魯迅作為一個弱國子民,受到了日本一些“愛國青年”的歧視。在他們的眼裡,中國人都是“弱者”,這是何等荒謬!魯迅解剖學的成績是59分,他們便懷疑他得了藤野先生漏洩出來的題目,魯迅覺得十分辛酸和悲哀。有一次下課前幾分鐘放電影,他看到一箇中國人要被槍斃,一群中國人竟然在旁邊若無其事地看熱鬧,魯迅的思想受到極大震動。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為了拯救中國人,魯迅毅然選擇了棄醫從文,雖然他知道,文學這條路有多麼艱難。

讀了這篇文章,我聯想到了我們的生活。在升旗儀式上,同學們排成一列列整齊的隊伍,隨著音樂的響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隨風飄揚。在這樣一個莊嚴的時刻,卻有幾個同學在國旗下竊竊私語,還不停地發笑。我感到非常憤怒,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難道不應該懷著一顆愛國之心,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嗎?我們現在享受著這麼優越的學習條件,不都是黨的領導人辛勤付出,艱苦奮鬥換來的嗎?想想我們自己,難道不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發展艱苦奮鬥嗎?我們難道不應該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青春嗎?在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難道不應該挺身而出嗎?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樹立遠大的理想,塑造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貢獻吧!

藤野先生讀書筆記7

細讀《朝花夕拾,吶喊》——藤野先生,文章講述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藤野老師的悉心教誨和當時中國在日本的地位,以及當時被封建迂腐深深腐蝕的中國人的精神。

文章開頭魯迅先生就以誇張比喻的手法描寫清國留學生的牛尾鞭盤在頭頂帶學生制服帽像一座富士山,譏諷當時留洋的學生既要時髦又要表示終於迂腐的清王朝。

在當時的是社會,日本人時對中國人有極度偏見的,而魯迅幫藤野先生抄講義時,才發現藤野先生是毫無民族的偏見的。藤野先生把講義給魯迅時,魯迅看到藤野先生親自給自己這個外國的學生修改講義;並沒有因為他是外國學生而不負師責。

但是並不是誰看待中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民族偏見的,因為在外人眼裡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弱者,分數在六十分以上,就不可能是自己考的成績,是教員漏題,當時所放的教學影片,裡面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裡面有中國人,被日軍捕獲,也有中國人看熱鬧,而影片外又有魯迅,魯迅聽著他們的歡呼,萬歲格外的刺耳,後來魯迅回國確實看見了那些閒看槍斃的中國人,這是在考試風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極大傷害,是憤慨的,是感慨的,當時的中國真正需要的不是醫治身體而是醫治精神!!這是魯迅棄醫從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年終結了,“魯迅想回國醫治國人的精神而編造了一個謊話”想去學生物學,而離開藤野,藤野留給魯迅一張照片,直到後來到北京魯迅也一直留著,而魯迅離開仙台後,沒給藤野先生寄過一張明信片,雖感到後悔了,他一去之後,毫無訊息。而是作者對中國在辛亥革命後依然是黑暗混亂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滿,而又不願將這種情緒帶給作者敬愛的老師。

後來,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偷懶”是作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說法;“抑揚頓挫的話”指藤野先生對“我”乃至對中國寄予殷切希望的話。最後一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這裡的“良心發現”就是作者的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搜到了觸動;“增強勇氣”則是作者長期遭受反動勢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氣;“正人君子”是我認為最關鍵的,他諷刺了那些自以為是的人,而實際上為軍閥政客張目的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御用文人!它不就是告訴我們;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為中國的光明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