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1.0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

毛姆描寫出了人性,讀完以後,令人深思,引起共鳴。

這是一本文學名著,內容是虛構的,作者以第一人稱記敘一位傳奇人物——思特里克蘭德,早年是一位證券經紀人,在倫敦有美滿的家庭,本可以安穩度過一生,卻聽從自己的內心,拋棄妻子和兒女,來到巴黎畫畫,後來又到處奔波,最後在一個美麗小島上度完餘生,娶了當地的土著女人結婚,又生了兩個孩子,畫了一幅曠世神作,在死之前,卻要老婆在他死後燒掉。他的畫後來都很值錢,在畫界相當出名。

此書越讀越精彩,妙在他用第三視角來寫思特里克蘭德,第一人稱和思特里克蘭德在倫敦和巴黎有接觸,後來畫家發生的事都是根據和畫家接觸的人口述來寫的,給人感覺畫家的人生是拼湊出來的,對畫家的想法並沒有描述,他只描述第一人稱的所感所想,第一人稱和思特里克蘭德接觸的人和事,所以作者描繪的是人性,這些人可能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這些人和畫家形成對比,我想不出搞藝術的腦瓜裡想的是什麼。他描寫的很細膩,讀完這本書合上時,內心平靜中又泛著漣漪,遇到一些人和事時總能想到書中的情節和人物。

理想是什麼?是不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與其說思特里克蘭德追求藝術,不如說思特里克蘭德追求精神生活,只是想要通過畫筆來抒發出來,而物質並不重要。他後來窮困潦倒一生。生活的小島很美,但生活環境惡劣,他根本不在乎,他需要一個女人為他料理一切,不煩他,讓他安心畫畫,他老婆做到了。人是不是就應該這樣追求?如果我想追求我想要的生活,是肯定能實現的,可能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在中國找不到,就去外國。但我總被各種雜事所羈絆,且確實不知道自己想要啥,所以現在販賣焦慮的很多,因為有市場啊。

如果他的畫後來不被大家所認可,又將如何?他的人生是不錯的,這裡用成功不合適,用完美不合適,用幸福也不合適,他可能並不幸福,也不成功,這些都是外界對畫家的評價,他追求的是精神,當精神得到滿足時,足矣,思特里克蘭德對外界的評價也不在乎。他強上了把他救活的另一位畫家的妻子,而那位妻子卻不願意再回到她丈夫身邊,願意跟在思特里克蘭德身邊,服侍他,照顧他,滿足他的慾望和創作後,他把她拋棄了,她服藥自殺,他卻一點愧疚沒有,這就是人性的複雜之處,感覺很神奇,寫的卻合情合理。

我們總是被環境、文化所束縛而不自知,比如男生留短髮,女生穿裙子。古代男人可能留長髮的。我們在社會上要注意方方面面,無形中畫好的規矩必須遵守,人活著累,羨慕活的灑脫的人,接受身邊的一切吧,雖不能像畫家那樣一生追求,但可以嘗試一些自己沒做過的事,那也蠻有意思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2

我們老祖宗曾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月亮和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就是這樣一位心有猛虎的人物,他被夢想的烈火緊緊包圍,熾熱的火焰將他的胸膛裡那顆跳動的心臟吞噬,將他推入黑暗無邊的牢籠中,他被理想鞭笞得體無完膚,他需要一個擺脫束縛噴薄慾望的出口,繪畫成為他釋放天性的完美利器。

四十多歲這個年紀,很尷尬。上有老下有小,錢財不多不少。斯特里克蘭就在這樣一個年紀下,開始了放棄一切追尋夢想的道路。他給妻子孩子留下聊以生存的錢,隻身一人在巴黎繪畫,飢一頓飽一頓,衣衫襤褸,形如乞丐。比起溫暖溫飽的家來說,這種放肆的生活反而助長了他囂張跋扈的氣焰和自私自利的性格。畫得畫就放置在閣樓上,不去推銷也不售賣,捉襟見肘的時候藉助朋友的幫忙,窮困潦倒得厲害。後來,從巴黎輾轉到了塔希提的時候,他的人生髮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娶了土著人愛塔為妻,安心作畫,終於在臨終前完成了他最滿意的畫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猛虎——高高在上如月亮般的夢想,誰都希望自己夢想成功的一天。心中湧動著無可言喻的力量,它在不斷升起、衝突、翻騰,如那個朗朗如光的月亮看似近在眼前,實際遠在天邊,伸手觸碰不到。夢想在每個人心中都留下了一個缺口,有人在裡面看到了天堂,有人將它直接丟棄,並不是所有人能夠得到這股神奇的力量。

在《月亮和六便士》裡,在“我”的敘述中,描繪了兩對追逐夢想的人兒,一對是斯特里克蘭和斯特羅夫,另一對是亞伯拉罕和阿列克卡邁克爾。斯特羅夫也是一位畫家,從小的時候繪畫有點兒天賦,並且自學成才畫作得過獎,他後來被送到專業繪畫學校進行學習過。但是這樣一位人兒卻逐漸迷失了自我的繪畫才能,隨波逐流在茫茫的世俗中了。可是,他卻有一顆古道熱腸的心,和一雙發現千里馬的眼睛。在他看來,斯特里克蘭是個天才,是個不可多得的千里馬。他盡心盡力,甚至貼錢貼妻子地去輔助斯特里克蘭,即使被罵得狗血淋頭,也仍然堅持去幫助他。斯特里克蘭最後的成功一半必須歸功於斯特羅夫,雖然這有些諷刺和好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高更和梵高,兩個赤城熱愛繪畫的天才,彼此滲透,彼此仇恨。

“我”在搜尋過世三年後斯特里克蘭的故事,裡面穿插了亞伯拉罕和阿列克卡邁克爾的故事。亞伯拉罕醫學界裡的天才,在外科手術中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手,並且已經成功晉級為主任。他卻意外地將唾手可得的榮耀丟棄在一邊,獨身去了亞歷山大港。這個機會就留給了卡邁克爾,他獲得了所有的一切——職位、財富、榮耀。當問亞伯拉罕後悔嗎,他說他完全沒有後悔,他別無所求,他的生活很完美。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上帝送給他得以天下的榮耀,他喜歡的是歸於平靜的生活,他愛上的是趨於平衡的內心力量。

每個人對於夢想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斯特里克蘭窮盡一生,只是為了完成心目中最完美的畫卷。亞伯拉罕希望得到平靜的生活。他倆都是成功的,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一個捨棄了溫飽安全的家庭,一個放棄了飛黃騰達的機會。

藉助亞伯拉罕和阿列克卡邁克爾的故事,毛姆問出了很多人內心渴望已久的話,“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裡,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太多人說毛姆根據畫家高更的人生創造了這部流傳百世的鉅作《月亮和六便士》,但我覺得裡面包含著毛姆本人想要傾訴和噴薄的話語。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剛開始的寫作生涯鬱郁不得志,評論界認為他的作品不夠冷靜深刻。他輾轉到寫戲劇後,火熱程度一發不可收拾。這才完美地延續了他的文學夢。若不是戲劇拯救了他,想必他會從熠熠生輝的天才“墮落”到鬱鬱寡歡的俗人中。

實現夢想的道路曲折又坎坷,可是那些層層疊疊的人影在路上忙忙碌碌地行走著。頭頂上的月亮大得彷彿能夠踮起腳尖就能夠觸碰。有人急急行使,忘了周圍的風景。有人走了一半,開始走回頭路。有人沐浴在朗朗月光下,先撿起腳邊的六便士,再抬頭看看那顆又大又漂亮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3

1915年,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鎖》出版後,一位評論家評價書裡的主人公:他像很多青年人一樣,終日仰慕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銀幣。毛姆很喜歡這個說法,便決定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名字。“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這句話出自劉瑜的文章《另一種高度》,後來在網上廣為流傳。很多人以為這是書中的一句話,這一點我也是讀完全文後才知道的。

這本小說講述了一位年過四十的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追尋自己的精神世界,拋妻棄子前往巴黎繪畫。在巴黎還拆散了一位朋友的家庭,朋友的妻子也因情自殺。而後思特里克蘭德輾轉流浪到一個位於太平洋的小島塔希提,期間思特里克蘭德同當地土著愛塔結婚生子,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他患上麻風,在房子四壁完成了自己最完美的作品,眼睛已經失明的思特里克蘭德又讓妻子在自己死後將房子燒燬。書中有大量深刻的句子透過人物的口表達毛姆的思考,同時也塑造著人物本身。短短的概括又怎能瞭解人物呢,我摘錄了兩段讓我笑到抽筋的片段。巧合的是皆是粗鄙之語,我只是認為它使得人物鮮活的出現在眼前,讓你更能瞭解到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片段一:思特里克蘭德邀請毛姆到他住的地方看他的畫。

“你最好站在這兒,”他指著一塊地方說,他可能認為在他把畫拿給我看的時候,這是一個最適合觀賞的角度。

“我想你不願意我說話吧,”我說。

“這還用問,我要你閉住你的嘴巴。”

片段二:尼柯爾斯船長向毛姆講述他是如何結識思特里克蘭德

他在廣場上又看見了思特里克蘭德,思特里克蘭德正靠在一座石雕像的底座打盹。他踢了思特里克蘭德一腳,把他從夢中踢醒。

“來跟我吃早飯去,朋友。”他說。

“去你XX。”思特里克蘭德說。

我一聽就是我那位老朋友的語氣,這時我決定把尼柯爾斯船長看作是一位可以信任的證人了。

“一個子兒也沒有了吧?”船長又問。

“滾你的蛋。”思特里克蘭德說。

“跟我來,我給你弄頓早飯吃。”

猶豫了一會兒,思特里克蘭德從地上爬起來,兩個人向一處施捨麵包的救濟所走去。

思特里克蘭德也沒逃過真香定律,他也討厭別人對自己的畫指手畫腳。遠離文明社會,迴歸與他精神相容的地方。他在塔希提島上的妻子愛塔,這個女人實在太愛他了,她或許根本不懂繪畫,在思特里克蘭德患病準備離她而去的時候,她說他要是離開,她就吊死在房後的樹上。她說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到哪兒去我也到哪兒去。她並沒有用妻子丈夫這樣的稱謂。我感受到一種震憾人心的力量,是最原始的表達。越是真摯的情感表達起來就越簡單,她的話只是在述說一個事實,包括自殺這樣的事。記不住長串的名字,愛塔再長一點我想還是能夠記住的。

“為什麼討人喜歡的女人總是嫁給蠢物啊?”“因為有腦子的男人是不娶討人喜歡的女人的。”——《月亮與六便士》

一直沒明白這句話,直到寫愛塔的時候我有了自己的理解。相信我,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喜歡書中那個叫阿伯拉罕年輕人的故事,他擁有別人眼中羨慕的一切,在他去地中海度假的時候,他一心想回到倫敦去,一天早晨,他乘的貨輪在亞歷山大港靠岸,他從甲板上看著這座陽光照耀下的白色城市,看著碼頭上的人群。他看著穿著襤褸衣服的當地人,蘇丹來的黑人,希臘人和義大利人成群結隊、吵吵嚷嚷,土耳其人戴著平頂無簷的小帽,他看著陽光和碧藍的天空,就在這個時候彷彿得到什麼啟示,他當即打定主意,今後的日子他都要在亞歷山大度過了。二十四小時後,他已經帶著自己的行李上岸了。(細節描寫均出自書中)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但是我還是沒有說什麼;我有什麼資格同一位爵士爭辯呢?——《月亮與六便士》

阿伯拉罕後面只是拿著維持生活的.薪資,整個人也變了個模樣,可他卻一點也不後悔。普世的價值觀與獨立個體的追求充滿了矛盾,今天依然如此。“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這樣的說法使得六便士和月亮自然對立起來,這不應該是它們本來的模樣。世俗的偏見只分成功失敗,追求精神的安寧為世俗所不容,那不是文明社會,我相信一個更加包容的文明社會終將到來,我們仍在等待神啟,在荊棘的路上。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4

不久前便拜讀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記憶深刻的是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追尋藝術夢想的道路上,表現出對人情與人性的摒棄和過分自私的態度。也總是想起裡面的一句話“只有詩人同聖徒才能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植出百合花來。”

斯特里克蘭德生活過三個地點: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塔希提島,也在這三個地方分別經歷了三個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蘭妮、土著少女艾塔。

倫敦,土生土長生活了四十幾年。有一份在證券公司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一雙聰慧乖巧的兒女,妻子艾米賢惠且知書達理。留下一張紙隻字片語,就輕而易舉抹掉了前面走過的人生軌跡。

巴黎,憑著對繪畫的一腔執念,沉迷於夢想一發不可收拾。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變得不近人情,一切與己無關。病重時得到了朋友妻子布蘭妮的悉心照顧,惱恨的是憑著自己無所謂心理下毀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蘭妮的生命。他還能攤攤手說,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不堪一擊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壓迫下人性的醜陋。夢想又是什麼呢?

之後經過馬賽到達塔希提島,這是他靈魂出竅之後得到昇華的地方,在這裡他與心中的夢想毫無阻隔。有著一個默默守護他,忠誠於他夢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終點,也無損他繪畫才能的發揮。夢想可以實現,但原來如此艱辛!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緒一直久久不能平。這樣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嗎?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親的責任去了哪裡?搶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線在哪裡?這些讓我感到憤怒,任何對夢想的追求都不應該是自私甚至脫離道德的藉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蘭德病死後盛名,把視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結髮妻子與一對兒女身上。她們心裡壓根沒有想過要關心斯特里克蘭德這些年的遭遇,倒是因為他的盛名,極力標榜曾經的關係,假裝付出和理解。如果沒有盛名,他們是否還願意提起這個曾經丟棄她們的人?如果沒有原諒,何必假裝美好?人性的碰撞果然脆弱,道貌岸然的面具在現實對比下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思至為什麼思特里克蘭德非要去畫畫呢?文中他說:“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對潦倒的處境、刻薄的蜚語、拮据的生活都能泰然處之,這也許是信念的魅力了吧,引領著純粹的靈魂一路前行。

夢想人人有,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生活中漸行漸遠,很容易就忘記了初心,很容易就有理由說服自己放下,很容易就把別人的看法築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壁壘裡……也許這輩子都沒有這麼大的魄力與自己決裂,但生活給予的饋贈本就是獨一無二。做自己想做的,內心真實快樂就好。

月亮很美很孤獨,看上去很近卻那麼遠,要做的就是清醒的活著!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5

你想要月亮,可給你六便士又嫌少。

  ——題記

作者說這個標題是他隨手起的和主題無關,但我覺得這個標題起的太妙了。在無數的選擇中,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去撿六便士,這兩個選擇也直戳新聞人的胸口,是理想還是現實?

書中的斯特里克蘭德和掙扎的凡人不同,他轉身追尋理想再也沒有回頭,可以說是荒誕的可笑的。一個毫無繪畫基礎四十歲的中年大叔執意作畫,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家庭以及安穩的工作。

他在乎成名麼,不,他根本不在乎。他所有的錢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畫畫,甚至連生理慾望被他厭惡。他只想要內心的寧靜。他被譏諷,被唾棄,可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新聞理想新聞真實,新聞人掛在嘴邊的東西,哪一個人可以拍著胸脯保證絕對做到?最初選擇這條路靠著的是理想,支撐走完卻需要麵包。所以,是不是最後都會向生活妥協,但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可以反抗生活。

我想如果斯特里克蘭德死後他的畫沒有出名,那麼就是一場悲劇,可即便他死後變成了矚目的畫家,那一把被他安排的大火燒光了他所有畫作,依舊是一場悲劇。所有可能的傳世經典都註定湮滅,但世人的評價他才不在乎。

書裡我最喜歡這樣一段話。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希望做新聞人的我們,在月光下更孤獨勇敢。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6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題記

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我合上書,眼前浮現出一副景象:“孤獨的靈魂懷著不為人知的幻想,終於向他夢寐中的島嶼進發。灰濛濛的大海在凜冽的北風下白沫飛濺,他凝望著再也不能相見的法國海岸漸漸淡出視線,他的風度堪稱豪邁,他的靈魂堪稱無畏。”

《月亮與六便士》是作者毛姆在遊經塔西提島回到歐洲後,以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寫成的。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我”的角度來寫,書中情節不乏虛擬編造,但卻感受到作者的真情流露。

本書的主人公斯朱蘭,在安享天命的年紀,放棄美滿幸福的家庭和穩定的證券經紀人工作,選擇了一條艱辛卻瑰麗壯闊的畫家道路。

這需要一種巨大的勇氣,這是來自真正藝術家才具有的勇氣,為了追尋廣闊宇宙裡的明月,放棄唾手可得的物質世界,甘願犧牲自己。

在忙碌如螻蟻的眾生眼裡,在為了飽腹之慾遵守公序良俗的世人眼裡,斯朱蘭無疑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破壞分子。沒錯,大多數人通常無法擺脫道德良知的枷鎖,但卻在某些語言或舉動中流露出他們與生俱來的陰暗面,就像斯朱蘭太太在失去丈夫後拜託“我”挽回斯朱蘭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可憐模樣,“不知是因為依然愛他,還是怕人蜚短流長:在她破碎的心裡,愛情遭踐踏的痛苦似乎摻雜著年輕的我極為不恥的虛榮受挫之傷。”

就像斯朱蘭太太對於“我”的幫助扶持,“我”在察覺到斯朱蘭太太過分熱情的同時,也承認被幫助是一件樂事,但“同情心是一種奇妙力量,屢遭某些人有意的濫用:為施展巧術,他們惡虎般撲向遭難的朋友,飢渴之狀讓人不寒而慄。他們的關懷像井噴般洶湧,有時奔放得簡直令蒙難者發窘。”在弱小無助的人面前,張牙舞爪地展現聰明才幹不過是為了滿足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和虛榮心罷了;就像玫瑰小姐在得知斯朱蘭拋家棄子之後,她向“我”透露口風時,“不僅是臉,整個身體都透著興奮。”,並且“她跟小說家似的,只給我透露一點口風,非說約了牙醫,神氣十足地走了。”大概在玫瑰小姐心裡,這件事不僅僅是可供消遣的談資,更是讓斯朱蘭太太顏面盡失:往日充滿聖母光環的女主人跌落神壇,淪為被丈夫拋棄的一無所有的老女人。這終於讓玫瑰小姐的嫉妒心理稍微獲得一點平衡感,頗有幸災樂禍的意味。

作者對斯朱蘭太太社交圈裡各色人物的刻畫,可以說充滿了對斯朱蘭毫不掩飾自己脫離公序良俗,任心中猛獸肆意妄為的憐憫。“我不信他會給愛情弄得神魂顛倒,他絕不會忍受任何外在的桎梏。依我看,他生命中只有那迷也似的熱望,無休止地驅使他奔向一個他自己都不清楚的目標:若有任何東西妨礙征程,他會從心底把這東西拔除,哪怕慘痛不堪鮮血淋漓也在所不惜。”

在毛姆筆下,斯朱蘭充滿了天才的光輝,他無畏飢寒交迫,為了心中月亮,他可以在巴黎的破舊旅館裡過活,穿一件破舊的福克衫:他可以在馬賽的繁忙街頭顛沛流離,與凶猛強壯的硬漢打架:他可以在大溪地人跡罕至的小島上忍受疾病的折磨,堅持不下山。

毛姆允許斯朱蘭像孩子般幼稚,不諳世事任性妄為。在毛姆眼裡,這些在社交場合佯裝高貴,心裡卻並存著狹隘與慷慨,惡毒和善良的芸芸眾生,還不如斯朱蘭。優雅矜持的幕布下隱藏著邪惡放蕩的戲碼,而骯髒無恥的泥土中卻孕育著堅忍不拔超越神蹟的創造力,前者讓人眉頭一皺,後者卻讓人回味無窮。況且斯朱蘭所創造的美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美怎麼可能像石頭那樣丟在沙灘上,給漫不經心的路人順手拾撿?”

而書中安德魯夫婦對斯朱蘭背棄家庭,追尋自我的嫌惡和謾罵,也就證明了毛姆所說“良心是潛入自我堡壘最深處的密探,人類太渴望同類的認可,太恐懼同類的譴責。”對從眾心理的諷刺——“它是把個人捆綁於整體的強韌紐帶,逼你把社會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常人哄自己吃這一套,卑躬屈膝淪為奴隸,自以為登上榮耀之椅。他為自己良心大好而驕傲,對不服規矩者怎麼罵都嫌不夠狠。”

不得不說斯朱蘭是整齊劃一的流水線上跳出的釘子,是19世紀英國上流社會裡一個蹩腳的音符。但斯朱蘭所創造的唯美畫卷卻是獨一無二的,他坦蕩赤裸的自私行為卻是純粹的。

如果說斯朱蘭所追求的是美,那麼毛姆筆下另一個人物“亞拉伯罕”追求的則是真理。

亞拉伯罕在因為他辭職讓位卻名利雙收的同事埃裡克卡麥眼裡,簡直是一個大傻瓜——“有腦子沒個性”。本是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外科手術天才亞拉伯罕,卻辭掉人人垂涎的職位,來到公立醫療機構做醫生。他可以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只因內心在亞力山卓港碼頭的甲板上發生的奇異變化,於是拎包上岸,開始風餐露宿的旅程,這是那些沉浸在名利場裡的埃裡克卡麥們無法體會到的快樂和自由。

當看到“做你想做的,生活在你喜歡的環境中,求得內心安寧,就是糟蹋自己的人生?成為年入過萬的知名外科醫生,娶個美嬌娘就是成功?”我不由得想到自己,雖然我有一份在銀行的體面工作,但我還是毅然辭去。為此我揹負手頭拮据的窘迫,揹負朋友離我而去的孤獨,揹負家人的責罵。在旁人眼裡的我,正如文中卡麥所說:“把自己的人生糟蹋成那樣,也太不像話了。”

我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人,但我依然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哪怕只是為了自由,為了創作的夢想。而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為了維持周遭的人際關係,為了得到他人的信任好感,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青春才是最可憐的失敗。

斯朱蘭和亞拉伯罕的冒險人生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但《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則給了斯朱蘭第二次生命,那就是同為畫家的德克司卓夫。這是一位和冷漠無情的斯朱蘭截然相反的人。德克為人善良,對愛人朋友情深義重,卻天賦平平,與斯朱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在毛姆筆下,可憐執拗的德克和斯朱蘭幾乎佔據一樣的分量,他們身上都有一種赤誠的品質。斯朱蘭赤誠地追求美,而德克赤誠地追求溫暖和愛意。

沒有了德克,很難有日後登上繪畫創作巔峰的斯朱蘭。德克不僅是一個男人,更像是一位母親,他救活了瀕臨死亡的斯朱蘭,向不愛自己的女人苦苦哀求,容忍多數男人不能容忍的出軌行徑——自己的妻子和曾經幫助過的男人,甚至要和給自己難堪的落難者同住。

德克給予斯朱蘭物質上的幫助,在精神上也毫不動搖地支援他,從這點來說,德克也是美的忠誠教徒。在面對斯朱蘭給妻子布蘭琪描繪的人體畫像時,德克“不太清楚我是怎麼了。本想在畫上捅個大窟窿,抬起胳膊渾身力氣都使上去,卻忽然看清了。那是件藝術品,我不能動它,我怕。”

在德克身上,斯朱蘭的人性醜陋一面顯露無疑,這大概也是毛姆唯一願意讓自己把斯朱蘭拉下神壇的人物。

德克散發出一種人性之美,他對柔情和愛意有赤誠的渴望,這使他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著魔一般地堅持,就如斯朱蘭對藝術的忘我犧牲。

在這深沉的夜色裡,月亮在照亮人們回家的道路,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六便士,抬頭看一看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