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51W

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一: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面對的都是些經過人類長期積澱和錘鍊的間接經驗。由於教學大綱規定,許許多多的知識點,使得教師只能用簡單的“傳授——接受”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而學生只是記憶、再現這些知識點,淪為考試的奴隸。其實知識是死的,課堂教學絕不僅僅讓學生擁有知識,更應該讓學生擁有智慧,擁有獲取知識的方法。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智慧的發展,離不開智慧的薰陶。智:是人類個體的認識過程或認知結構,即對外部資訊的感知、整理、聯想、儲存很搜尋、提取、操作,或通過此過程形成的認知水平。慧:是人類個體所認知事理的評判過程和評判標準。我校通過創設智慧課堂,使教學觸及學生的世界,伴隨他們的認知活動,做到了“以智促知” 。

我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主動建構知識。在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時,讓學生自己選擇例子來探索,在探索中發現規律,得到結論。讓學生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喚醒了學生學習中一些零散的體驗,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將這些體驗“數學化”,提煉出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的“發現”意識,引導學生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儘量挖掘學生的潛能,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問題。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計算、觀察、發現、自學的方式,使學生在自己探索中學習知識,發現知識,並通過討論,說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依據,促進了學生學習的順利進行。

2、用教材教,體現教學的民主性。因為學生對比的知識瞭解甚多,所以在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時候,不是教師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讓學生自己舉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隨機性大大增強,從而提高結論的可信度。這樣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歸納法研究的過程,並滲透科學態度的教育。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從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能力。如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比例的基本性質,重視在練習中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練習的針對性更強,鞏固練習在層次上由易到難,在形式上由封閉走向開放,讓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真正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時,要求學生講明理由,培養學生有根據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在填寫比例中未知數時,不僅要求學生說出理由,還要求學生進行檢驗,這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檢驗習慣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自由馳騁的思考空間,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方法,在開放式、個性化的學習中生成靈感,碰撞智慧。正是學生用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問題,課才變得生動和真實,學習才顯得如此活潑和有效。數學的學習成了充滿靈性的創造過程,成了放飛心靈的快樂之旅。課堂已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智慧培育的聖殿。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二:

1.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對於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師沒有直接讓學生去計算兩個內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很快讓學生歸納出比例的基本性質。而是設計問題情境,在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判斷出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後,教師告訴學生自己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也很快作出了判斷。什麼是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被激發了。接著,就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尋找比例中內項與外項的關係,提出自己的猜想,舉例(包括反例)進行檢驗,與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觀察比例、歸納猜想、舉例驗證、交流表達的'活動過程,不僅獲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質,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國小生解數學題,往往關心問題的答案而不太關心自己的解題過程,更很難自覺地從基本概念出發去思考問題,教學中如何去培養學生從概念出發、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呢?在上面的教學中,教師精心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

(1)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請你根據“2×9=3×6”寫出比例,能寫出多少呢?

(3)用“3、4、5、8”這四個數能組成比例嗎?若不能,請從3、4、5、8中換掉一個數,使之能組成比例。每個層次的練習,都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嘗試,再引導學生交流想法,促進學生進行反思,使學生獲得切身的體驗,感悟到從比例的基本性質出發思考問題,則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的練習,才能使學生在鞏固和加深對數學基本概念理解的同時,逐漸養成從基本概念出發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三:

在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時,首先讓學生根據教材所提供的兩組資料,獨立寫成比例,再聯絡比的前項和後項的知識激趣:“我們學的比例中的四個數也有自己的名字,請自學第43頁的內容。”學生自學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內項和外項,完成後進行反饋,並充分應用學生書寫的8組比例來強化內外項的知識。然後再進行激趣:“比例中的內項和外項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律,請大家分別算出它們的內項和(差、積、商)與它們的外項和(差、積、商),看看你能發現了什麼?” “再隨便找幾個比例,看看這些比例中有沒有這個有趣的現象?”引導學生計算出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積和兩個內項積,從而發現其中的規律,總結出比例的基本性質。下面通過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讓學生形象地看到兩個外項積和兩個內項積就是將比例中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最後得出比例的性質。讓學生應用比例的性質驗證自己寫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學生明白,驗證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兩個外項積和兩個內項積是否相等的方法。課上安排應用比例性質進行填空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比例性質的認識與掌握。

整個教學過程主要由“設疑”、“探究”、“應用”這樣三個教學環節組成。在“設疑”這個環節中,我能從學生已有知識入手,精心尋找新舊知識的聯接點,過渡自然流暢。採用問題解決式展開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新問題,探索新知識。“探究”是本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主要引導學生怎樣自己的努力去發現比例的“祕密”,歸納出規律性的結論。整個環節力求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從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能力。教學設計中還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如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比例的基本性質等。在“應用”這個環節中,強調及時應用及時反饋,重視在練習中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練習的針對性更強,鞏固練習在層次上由易難,在形式上由封閉走向開放,讓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真正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