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的合成》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82K

用簡單的生活例項為引入,分析斜拉索與橋墩都可以起到承擔橋樑重量的作用:一個大人與兩個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物理《力的合成》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物理《力的合成》教學反思

物理《力的合成》教學反思一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改革的推入與實施,教師的教育觀念在更新,學生學習方式在轉變。我在教學過程中經歷著,感受著,反思著。對於力的合成一節的備課,教學,再備課,再教學中,我有一些體會、思考與大家分享。

新課標要做為我們備課、上課的依據。對比了新舊課標,對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夾角的關係的要求沒有變化。但新教材對本節的要求突出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和探究實驗。所以在備課中,我的教學設計力圖在這兩個方面做到有效的突破。

教學設計思路為: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尋找等效力——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分成幾個層次:

用簡單的生活例項為引入,分析斜拉索與橋墩都可以起到承擔橋樑重量的作用:一個大人與兩個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這裡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近而得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要用一個力替代幾個力,如何替代。作用效果相同是關鍵,把同學們的精力集中到尋找等效力,看合力與分力到底存在怎樣的關係。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要求做出力的圖示。之後歸納總結得出平行四邊形定則。

等效替代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方法,之前找重心用到等效替代的思想,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例如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等效電路,交流點的有效值定義等,都要用到等效替代的方法。本節想突出這一思想,幾個力找一個力替代時,緊緊抓住力的作用效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並貫穿於課堂始終。

新課程提倡探究。要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前人做成功的實驗或把已有結論的實驗再驗證一遍,這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觀察、思維等能力”的教育目標相去甚遠。所以新課程認為物理實驗功能的體現,不僅僅在於獲得所謂的“正確”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探索過程。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學,對科學實驗更為熱愛。只有親身經歷這樣的過程,學生才能對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實驗有較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力的合成這一實驗由傳統教材的驗證實驗改成了探究實驗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更加真實而深刻。以前把實驗結果告訴學生,而我們現在是探究性的實驗。雖然實驗本身看起來與傳統教材中一樣,但寫法和學生的做法都有很大差別。

探究有難度,考慮學生的情況,我的做法是把探究實驗與提水桶緊密結合。“固定橡皮條的一端,這橡皮筋就相當於那水桶;讓它沿一個方向形變,就相當於提起水桶;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套就相當於兩小孩提水桶;再換用一個測力計拉動就相當於一個力提水桶。要讓這一個力去替那兩個力,就要使它們作用效果相同,也就要使橡皮筋向同一個方向形變相同。”有了這樣的對照,避免一節課熱鬧的探討但實質思路比較亂,沒有結論的場面;而是讓學生們通過對熟知的提水桶聯絡到我們要探究的合力與分力的關係上,目標明確,知道自己幹什麼,思維清晰,步驟清楚。採用這種做法之前的教學中,多數學生比較盲目,互相問該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在與專家的研討中,想出這樣的做法,切實有效。

探究包含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七個環節。一堂課45分鐘,要完成整個探究過程是很難的。本節課堂教學,對探究的內容應當有所選擇,對探究能力目標要有所側重,才能使整個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經歷全面科學的探究過程。即讓學生經歷像物理學家一樣的研究、探索物理規律的過程,體驗、感受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從中獲得經驗,並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和提高能力。所以,我重點突出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環節。

力的合成這一實驗在以前做為驗證實驗就並不簡單,現在是探究實驗更增加了難度, 所以放慢教學,在探究中切身體驗,有利於理解向量合成的法則。實驗過程中適當引導,引導的過程中可控可放。在學生動手做實驗之前就提出一個建議和一個要求。建議:“用兩個力拉動時,希望同學們兩個力適當的大些,力間的夾角也大些。”要求:“每組只需要精幹的做一次實驗,為了便於尋求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係,同學們要做出兩個分力與一個合力的力的圖示。”這樣做降低了實驗探究的難度也便於得出實驗結論,讓學生更加明確實驗該做什麼。不然,學生即使有了實驗設計思想,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想周全該記錄什麼。要求做出兩個分力於一個合力的力的圖示,就需要學生在動手之前想好怎麼記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之前的這些準備都是為了能順利的進行到本節的重要部分: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課堂實現了學生為主體,也體現了教師應該作為第一主體的意義。巡視給予指導,發現共性問題時集中分析討論一下,同學們有這樣的一些做法好不好?視學生出現的問題而定,做到“可控性的開放”。當學生們拿出自己的“作品”,這時他們是很激動的。進一步提出問題:“建議同學們把合力的箭頭端分別與兩個分力的箭頭端做連線,組成了一個四邊形,這個四邊形有什麼樣的特點?”絕大多陣列的同學說是平行四邊形。為了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又提出:量量兩組對邊,檢驗是否是平行四邊形。多聽幾組同學們的資料彙報,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到平行四邊形定則。

這節課的整體流程設計與課堂實施效果,我自己感覺還是比較順利,比較滿意。在反覆的修改中,我擺脫了課堂教學是要一味的放手讓學生去探究的誤區,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盡力達成三維目標。讓學生不會覺得物理那麼難學,物理與生活的聯絡是那麼緊密。本節課我以北京奧運會館鳥巢為結課,為這節課有個提升——我們研究的是二維受力情況,鳥巢的受力是三維情況。而鳥巢的建造也是建築史中壯美的一筆,在此體現了力學的美。希望我們的教學能使學生在感受、體驗中獲得知識、體會到思想和方法、提高了能力。

物理《力的合成》教學反思二

三國開篇有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會的這種動態變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政治社會如此,自然科學中亦有相似。在對幾種基本相互作用學完之後,對這些相互作用即力進行的`合成和分解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有益之道。

相比於力的分解,本節內容稍為簡單,但對於初學者而言,亦不是容易之事。

於是在課堂實踐中,從“曹衝稱象”進行匯入,得出“等效代替思想”,並與學生對此思想進行交流。再就地取材以“抬桌子”為模型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其區別,實踐中發現,由於此模型的易懂性普遍較好的內化了此知識點。

由抬桌子時兩個分力的夾角變化導致大小變化的定性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力的合成不能進行簡單的算術相加,從而引出問題:兩分力的合成有著怎樣的規則或規律?從而激發學生探知的慾望。

讓學生意識到,解決此問題的途徑要麼是理論推導,要麼是實驗驗證。因為前面的理論推匯出現了矛盾,大多數學生都選擇用實驗方法進行驗證。

對實驗原理和器材進行介紹後,讓兩位學生上臺進行實驗操作。意識到此實驗的精確性難以把控,所以特別就實驗誤差及其存在必然性進行了交流談論,學生對誤差的存在及其分析有了一定的理解,這種預先交流討論對實驗操作中的課堂秩序有著一定積極作用。

就實驗方案給了學生幾組提示後,學生很熟練流暢的分別從一個彈簧、兩個彈簧同向、兩個彈簧存一較小夾角、兩個彈簧存一較大夾角等步驟進行實驗操作,並同步記錄好每組實驗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對實驗資料處理上,提示學生用力的圖示法在黑板上畫出各力的情況。畫完之後就每組實驗中的分力和合力進行辨析,並對其關係進行交流討論。這個過程是此實驗的最終關頭,從實驗探究的角度來說是個難點。在談論中學生並沒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並沒有在對力的圖示的比較基礎上探究出求合力的規律。這點與學生的基礎和探究的深度是有關係的,但課堂的時間有限,於是就把實驗的探究過程變成驗證過程。也就是直接提示學生兩分力合成的合力可能是其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所對應的力,讓學生根據資料去驗證此猜想的正確性。

在交流了由兩條鄰邊畫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後,學生很快驗證上述說法是正確的。對理論值和實驗值的誤差分析,學生都提出了可能的誤差來源,並都認為每組實驗中的誤差是可理解的,並是在可接受範圍的。至此,實驗探究過程便結束。

讓學生總結,這種求力的合成的方法為“力的圖示法”。以教材中例一為問題,讓學生用力的圖示法求解合力,從結果來看,學生對此掌握較好。

接下來對力的圖示法的優缺點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此方法的侷限性,在高中物理學習和解題中的缺點。以此引出問題,有沒有更好、更精確的方法?

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教材並沒有給出計算公式,而是在得出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基礎上給出幾種特殊夾角的計算公式,而對於由余弦定理得來的通用公式採取迴避的態度。對於這個我是理解的,因為在數學上,學生是還沒有學習三角函式和餘弦定理的。但我覺得,甚至直接給出此公式也未為不可!並同時告訴學生0-180度間幾個特殊值的正、餘弦值。進而在這個通用公式基礎上,得出幾個特殊值的簡單計算公式。在與學生交流時,當指出勾股定理可以認為是通用公式在夾角為90度時的特殊情況時,學生一片驚訝!

至此,這堂課就已結束。覺得,這堂課已是較為完整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也算是基本完成。而對於力的合成的進一步拓展和應用則在下一課時中以習題為載體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