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3篇)

才智咖 人氣:2.34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3篇)

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1

近期給二年級的孩子們上足球課,在上足球這堂課時我組織了一個比賽帶球返回的一個小遊戲,我發現經常有爭強好勝的孩子偷偷地超過起跑線開始起跑,以便於縮短距離,取得比賽的勝利。在之前聽過的體育課上我發現,大多數老師要麼對犯規情況視而不見,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要麼就罰站到一邊去,卻影響了原有的分組和比賽;要麼大張旗鼓的體罰,強迫學生不逾越起跑線。事實證明這樣的處罰收效甚微,甚至傷害了國小生遊戲的興趣。陶行知先生說過:“要革除體罰,注意啟發,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時候,有求學之樂趣,而無不必要之恐怖與煩惱。”深以為然也!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看到牆壁上熊熊燃燒著的壁爐,覺得很好奇,就上去摸了一下,不料被燙得呲牙咧嘴,從此他就再也不敢去摸火爐了。”這就說明採用一定的懲罰藝術讓學生體會到做錯事的後果,學生是否就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自己“縮回被燙的手”,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然而在我上這堂課之前有了充分的認識,使我很輕鬆的處理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下面就是我處理的方法:當我第一次發現有超過起跑線開始起跑的孩子的時候,我立刻吹響了象徵命令的哨音。

問到:“老師發現有小朋友偷偷的超過起跑線跑怎麼辦呢?”

“這樣不公平。”有幾個孩子憤憤不平的說。

“對,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這樣的方法贏了也沒有意思,你們說怎麼辦?”

“開除出去,不讓他們參加了。”有學生這樣說。

“我覺得太殘忍了,罰他們做仰臥起坐吧。”幾個小女生這樣說。

“我有一個辦法,凡是犯規的,就用一條腿跳著比賽,不準用雙腿跑”一個體育小骨幹這樣提議道。我暗喜此法甚好,當即表明可以這樣一試。

效果呈現:從此就用這個辦法來懲罰偷越起跑線的學生。只要是有人犯規的小組,比賽成績肯定不會好,知道這個後果後就再也沒有學生敢偷越起跑線了。用一個老體育老師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小方法解決了大問題。

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2

我擔任國中一年級組的體育教學,我覺得遊戲課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一、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學校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就因為爭一個球,就準備打架了,我馬上跟他們兩個人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不然就請先離場休息。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利用遊戲比賽培養適應能力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場校際拔河比賽中,因我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於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我要主動地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並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國小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3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國小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做為新時期的國小體育教師如何去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儘快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著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每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群越來越廣,終身鍛鍊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3、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習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而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例如,在上立定跳遠課時,我改變了以往慣用的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糾正錯誤動作,這一傳統的"格式化"的教學方式,採用了讓學生在師生共同創設的虛擬的動物王國運動會中,學習模仿各種動物的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學生通過實踐→思考→創造→發現→學習等步驟,在老師的鼓勵和師生共同探討、實踐下掌握了動作技能。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在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一旁起著鼓勵、促進作用,如此合作教學較以往事半功倍。

4、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繩》一課,過去教師一般採用傳授式教學法和學生反覆練習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後,佈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著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面對學生的進步,我深感成功的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遊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