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7.75K

《加法交換律》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P17:例1的內容。運算定律是本冊書中的重點,也為以後的簡便運算打下基礎。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我利用學生的舉例、觀察、發現、歸納,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環節設計合理,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情境匯入環節,我利用播放成語故事《朝三暮四》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讓學生從故事中找資訊,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學生解決問題。從故事中得到3+4=7(個)和4+3=7(個)這兩個算式。接著我說:“對,兩種吃法不同,結果猴子每天吃到的栗子的總數量是同樣多的。”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加法交換律。

在探究規律環節,我利用李叔叔騎車旅行的情景圖。讓學生從情景圖中找資訊,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學生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56=96(千米)或 56+40=96(千米)然後讓學生說出這兩個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回答,相同點是每組算式中有兩個加數,而且兩個加數相同,左右兩邊的加數的和相等。不同點是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然後問:“這兩個算式的和相等,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關係?可以用什麼符號連線?”學生從中回答,每組算式中有兩個加數,而且兩個加數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而得到40+56=56+40這個等式。我接著問:“你能照樣子再舉幾個例子嗎?”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從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麼規律?請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學生回答: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兩個加數,則可以寫成:a+b=b+a我問:“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嗎”然後學生回答特別多,像甲數+乙數=乙數+甲數,▲+=+▲等等特別多。雖然有的式子不夠完美,但充分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法交換律。

在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多種多樣的練習題,先是基礎練習,還有拔高練習,層層深入,學生學得也興趣盎然。

總結本節課,整節課環節緊湊,利用多媒體課件也節省了大量時間,有充分的時間練習。由於本節課內容不多,也很簡單,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學生髮言積極,所以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也完成了學習任務。

但是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1、在鞏固環節,我出示了三道加法算式,但是有的學生利用減法驗算,這樣是不符合要求的。這時我應該讓學生說出為什麼不行,不應該老師解釋,2、最後填表,由於時間關係我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問題解決的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