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96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1

《江南》是一首古詩,這首詩寫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下面就上《江南》這一課,談談我對課改的所思所感:

一、轉變教學地位,要以學定教。

在備課時,我認為教材是“文字”,沒有想到它是一種動態的課程,教師對給定的內容可以有自身的理解和改變,使之轉化為自己的課程。我這節課識字教學的重點沒抓住,因為“魚”、“西”、“北”三字學生在幼兒園已學過,字音、字形對學生來說,是容易掌握的,學前期寫字較少,我應把書寫作為這節課的重點,讓學生掌握如何在田字格中書寫這三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這節課給我一個啟示,在理念上,教師應樹立“教材只是教學的工具”的新觀念,教師應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要以學定教,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

二、轉變師生角色,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促進學生學習個性和諧、健康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尊重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引導和幫助學生。在這一課,我也力圖體現民主性、平等性,但由於陳舊觀念影響緣故,在評價學生時,激勵機制運用較少,個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能激發。今後教學中,我要以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為出發點,給學生課堂學習帶來積極影響,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敢說敢做。

三、轉變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本次課改的'重點。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在《江南》一課中,我雖然有意識讓學生自主識字,自己讀書,但是由於指導不到位,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對一年級學生的信任,學生合作學習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今後的教學中,要逐漸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合作學習,在學習中使他們自學能力得以提高,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儘量避免煩瑣的講解,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今後,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思索,不斷改進,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與課改一同成長。

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2

《江南》這首古詩剛開學不久孩子就已背過,可詩中的有些詞語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難以理解,例如“戲”、“田田”、“間”等詞語。因此在教學時如何把握好學生理解的“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經過一番思考,我把目標定為:通過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江南水鄉蓮花滿池的美麗景色,體會到魚兒在池塘中嬉戲的快樂。

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詩,你彷彿看見了什麼?有幾個孩子也能夠繪聲繪色地描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並且很貼切詩歌的內容。接著,我又讓學生談談:你最喜歡什麼?大多數的孩子都對文中的小魚很感興趣,於是,我便就勢引導學生想象水中的魚兒在幹些什麼,它們之間會談些什麼……從而來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的快樂。緊接著再結合書上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蓮葉何田田”的美麗景色並指導第一句的朗讀。

學習了本課以後,我覺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徵,使用具體生動的語言,並結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引導學生理解詩文。

國小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反思3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盪舟採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便出示採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你喜歡這幅圖嗎?為什麼喜歡?待學生回答問題後,我通過富有感情導語:“江南是個好地方,瞧荷塘裡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圓盤,鮮豔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翠綠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們帶入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再現美。

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出美麗的採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三、推敲詞句,體會美。

要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還得通過細讀課文,品詞析句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後自己提問,學生就問:“什麼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導(邊說邊畫):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麼?學生會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後,我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划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鼓勵同學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各異的動作,“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我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麼綠,這麼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採蓮的人們划著小船,高高興興地採收蓮蓬。河裡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待學生看老師貼圖後,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把湖裡的小魚的姿態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裡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遊戲呢!”教師根據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後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麼意思?充分討論後,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魚兒嬉戲的動態美、人們採蓮時愉快的心情在這一品一議、一演一讀中得到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