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反思表

才智咖 人氣:1.42W

篇一:如何寫好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表


“今天的活動效果理想嗎?”“孩子在活動中有哪些發展?”“我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到每個孩子的表現了嗎?”“我的提問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了嗎”“我和孩子在教學活動中達到情感的交流與互動了嗎”??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此項評價:

(1) 教師的教育計劃和教育活動的目標是否建立在瞭解本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上。

(2) 教育的內容、方式、策略,創設的教育環境,是否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活動的組織是否著眼於幼兒的主動學習。

(4) 教師在活動中是否能兼顧群體需要和個別差異,並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觀察與指導,

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並獲得成功感。

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以上是筆者對教學反思的撰寫一些看法,可能還有很多錯誤,希望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批評指正。筆者也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反思認知和研究深入進行修正。

有機會閱覽了金山區教師進修學校趙劍嵐<幼兒教師學反思之我見>.我覺得這位老師寫得很好,舉了三個教學中的真實反思讓我很有啟發。是的,以

前我寫教學反思是對教學活動的過程作一個簡單的描述,而現在我在寫教學反思時也有了改變。 對教學失敗的原因我會想為什麼會失敗的,失敗的原因在哪裡,為什麼我提問的問題幼兒沒有迴應。例如學習很活動《花兒開了》,這是一節失敗的課程,因為老師沒有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沒有考慮到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學目標太高。於是我利用春遊親子活動的機會,發動家長資源,到公園尋找春天的花。同時請家長用數碼相機拍下來。有了生活經驗我重新設計了一節《花兒開了》。在交流分享中,孩子們都互相介

紹著自己認識的花。活動中,老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小朋友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包括課後)反思。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以期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 一要反思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

目標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位教育名家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育反思能成為教育行家。” 新課程後,更多的是強調老師的課後反思,在學習了<幼兒教師學反思之我見>之後,我覺得反思是不可少。

1、記成功之舉

每次活動都有成功之處,將當中的成功記錄下來,對今後的教育都能起到作用。

2、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記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之,我們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篇二: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小壁虎借尾巴》

——語言活動《小壁虎借尾巴》

一、案例描述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2.熟悉動物對話,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知道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體驗關愛之情。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故事。故事藉助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小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作用。從而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的這樣一個道理。故事生動、有趣,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在角色的扮演中讓幼兒體驗語言,並且運用語言,使幼兒在表演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產生一種成就感。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所以,我選擇了這節課並採用連環畫的形式設計了這節語言課《小壁虎借尾巴》。

活動過程:

上課時我從身後拿出自制的手偶小壁虎跟小朋友說:“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從而引導幼兒說出小壁虎。接著我進行匯入:“可是呀,小壁虎今天有點傷心,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下面我們來聽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我繪聲繪色的把故事講完後開始問小朋友:“故事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啊?”幼兒激動的告訴我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吃掉了。我接著引導:“那小壁虎沒有了尾巴怎麼辦啊?”幼兒開始搶著舉手“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看到了小朋友熱情那麼高漲,為了延續這種熱情,所以我把準備的連環畫拿出來,開始通過看圖片回憶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並在每段結束時進行提問,達到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及為下面分角色表演做下鋪墊。

分段的圖片看完後,我把故事完整的.藉助圖片講了一遍,並提醒幼兒“老師講到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尾巴都有什麼作用時,會說的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說”。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和老師共同完成了看圖講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接著,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角色表演。老師跟剩下的小朋友做旁白。待第一組小朋友表演完後進行點評,希望下面表演的小朋友能夠注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表演兩組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參加表演。結束採用律動《我最棒》,讓幼兒通過動作來表揚自己今天的表現。

二、教學反思: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發現有好幾處都是我不能控制的,甚至有時會冷場,一個問題丟擲去沒有幼兒搭理我。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開始上課時幼兒還沒能完全進入課堂中,有的還沉浸在剛剛的玩耍中,所以我的突然提問和問候讓有的幼兒愣了一下。如果我能夠採用一個小遊戲讓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或許一切都不會顯得那麼堂皇,幼兒能夠一下子被我的遊戲吸引過來,從而達到我之前預想到的效果。

2.當我運用圖畫邊講邊做動作時,幼兒覺得很新奇,聽的也很認真。可是讓他們複述裡面小動物對話的時候就顯得吃力。如果我能夠在每段講述後帶著幼兒多練習幾遍小動物之間的對話,並讓所有的幼兒跟著我做動作,例如小壁虎是怎麼爬的,小魚是怎麼遊的類似於這些要求,幼兒在下面的表演也不會顯得很笨拙,肢體語言不自在。

3.我原以為在角色表演時是最盡人意的。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相反場面有點混亂。尤其是在最後,所有的幼兒一起表演時,那個場面我控制不了了。因為幼兒都要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表演。而且那個卡片很小,貼在袖子上很不方便。所以幼兒在對話表演時都是先看下袖子上的卡片接著表演。如果我能把所有的卡片做成頭飾或者胸飾,或許就會好點。而且我應該把卡片分類好放在指定的籃子裡,這樣幼兒在選擇卡片時就不會把卡片弄的

亂七八糟。而且我給幼兒表演的舞臺很小,把他們框在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導致幼兒不能放開的表演。

4.幼兒表演完後,我應該及時的把卡片收回。因為好多幼兒根本沒有聽我的總結,總是在那邊玩弄手裡的卡片。所以好多幼兒都沒有聽到我說的話,導致音樂聲響起了才注意到要跳舞了。

所以,通過以上的反思,我重新把教案修改了下,又選了一些幼兒進行上課。我的課前遊戲是手指遊戲——《手指開花》,正好遊戲結束時,幼兒的小手都是藏在身後的。他們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我的課也很順利的進行下去。並且迴應方面也有進步,幼兒能夠很快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在第二環節看圖分段講述故事的時候,我把動物之間的對話來來回回跟幼兒說了幾遍,並且在說的時候採用肢體語言。不僅如此,我還跟幼兒進行了角色表演,我扮演小壁虎,幼兒分別扮演小魚、牛、燕子,這樣不僅讓幼兒加深了對話的內容,而且還激發了幼兒表演的樂趣。下面的角色表演我給了幼兒足夠大的舞臺空間,並且把小動物卡片所放的的位置告訴了幼兒,方便幼兒取卡片表演。表演結束後,讓幼兒分組把卡片送到指定的籃子裡,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後以舞蹈結束這節課。

經過反思後修改過的教案上起來就顯得比較得心應手。幼兒能夠跟著你的思路走,雖然還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幼兒都能夠跟著引導很快的回到軌道上。

一節課有優點的同時也必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課後能夠及時反思就可以少走彎路,讓你進步的更快。所以說一節課上完一定要進行反思,雖然反思的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反思後的結果卻是喜悅的,是美的。這份美的喜悅也只有自己可以體會的到。所以,一切從心開始。

篇三: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手指歌》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軲轆軲轆”手部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著讓幼兒嘗試著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麼來;然後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麼,在幹什麼?最後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著、學著、做著……很是投

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採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1、採用遊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遊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採取先做遊戲後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遊玩,在遊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於受字數和句式的侷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

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小班: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