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才智咖 人氣:2.49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

一、活動名稱:

認識左右

二、活動目標:

1.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2.通過活動,使幼兒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活動準備:

1.鉛筆、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兒每人1套圖片。

四、活動過程:

1.舉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些客人,首先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誰知道,一共來 了幾位客人?

剛才你回答時舉的哪隻手?右手還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身上還有這樣一對對好朋友嗎?(左腿、右腿;左腳、右腳;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踩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說名稱

(1)教師將鉛筆、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好,讓幼兒說出文具的名稱。“小朋友,你們看一看,放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文具,放在最右邊的又是什麼文具?”“誰來告訴老師,尺子的左邊是什麼文具?尺子的右邊又是什麼文具?”

(2)請幼兒按教師的要求把圖片擺出來。先找出老虎圖片,把小兔子圖片擺在老虎圖片的左邊,把小貓圖片擺在小兔子圖片的左邊,把熊貓圖片擺在老虎圖片的右邊,把小鴨子圖片擺在熊貓圖片的右邊。請幼兒跟自己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老虎圖片的左邊是什麼圖片?右邊又是什麼圖片?

4.

(1)教師和幼兒面對面站著,教師請幼兒舉起右手,教師自己也舉起右手。教師舉的右手和幼兒舉的右手怎麼不同呢?

(2)教師轉過背,與幼兒方向一致,再舉右手。讓幼兒體驗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舉的右手就和教師的剛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樣,教師舉的手就和小朋友舉的手一樣了!

5.練習

請幼兒說一說,下圖畫的分別是哪隻手或哪隻腳?請在左手、左腳的。內畫“\/”,在右手、右腳的○內畫“△”。

《認識左右》教學反思

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抽象思維逐步發展幼兒辨別空間方位要經過以自身為中心定向逐步過渡到以客體為中心的定向過程。孩子在日常生活與遊戲時方向感差。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現狀與需要,本次活動選擇以自身為中心開展“區別左右”教育活動。活動的重點是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體驗、感知“左右”方位;活動的難點是區分“左右”位置關係,並理解其相對性和可變性。本活動創設寬鬆的遊戲環境,通過猜想、操作等方式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運用“看標誌做動作”、“找一找”、“聽口令做動作”等遊戲開展小組自主探索學習活動,充分體驗、感知“左右”方向的空間位置關係;通過交流討論、教師梳理、遊戲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其相對性、可變性;最後通過遊戲把學過的“左右”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自身的作用,給幼兒充分互動的空間、時間與機會,達到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課中,多次運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左右,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孩子們的參與意識。通過幼兒的參與,讓孩子們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學進行下去。本次活動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良好,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2

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課後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所設計是的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活動的目標為三點:

1、學習看書,能理解圖意,根據圖意進行簡單講述。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水面會成像的有趣現象並嘗試進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在活動後,我根據活動中情況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1、幼兒閱讀時間的把握及形式的調整。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幼兒存在的差距,並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可以通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己講,後看懂圖意的幼兒在集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2、目標設定與方案設計中的一致關係。

在活動中,我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並且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根據問題制定了目標,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閱讀活動,並重點放在指導幼兒的閱讀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3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手勢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感知人們的非語言交往方式。在組織活動時,我重點通過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感知手語的趣味性。第一環節通過觀看啞語表演,和老師學習幾個簡單的啞語動作,引導幼兒瞭解聾啞人是通過手語與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語的趣味性。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學習手語環節,我們選擇了簡單的日常用語如“你好、早上好、謝謝”,幼兒比較感興趣。第二環節,通過觀察圖片,瞭解生活中其他的手語形式,感知手語在不同環境中的重要性。

圖片中提供了交通警察、啞語新聞播音員、潛水員、裁判員,引導幼兒猜測他們的職業,說說為什麼要用手語。幼兒對這幾個職業都有所瞭解,所以大多數的幼兒都能說出他們的原因,在互相交流中幼兒知道生活中的手語。第三環節是遊戲“我說你猜”。老師出示幾個簡單的手語,幼兒來猜測,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幼兒瞭解手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如安靜、勝利、暫停等。幼兒在猜測的過程中還能自己創造手勢動作,如小鳥飛、小魚遊等,活動還是比較有趣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4

教學反思:《有趣的樹葉貼畫》

今天組織幼兒上樹葉貼畫活動,我首先請幼兒說說拾樹葉時的心情,以及樹葉都有什麼形狀的?幼兒們都爭先恐後的爭著說,有的說拾樹葉時特別高興,有的說拾樹葉很好玩,還有的說拾樹葉時把樹葉放在一起像一朵花(組織幼兒拾樹葉時,我確實看到他們把銀杏葉放在一起真的像是一朵花)至於樹葉的形狀,有說像心形的,有說像眉毛形的,還有的說像金魚尾巴形的……看幼兒們說得這麼起勁兒,我也說出了自己拾樹葉時的心情,拾樹葉時我也特別高興,我覺得用這些樹葉可以做樹葉貼畫,可以用樹葉裝飾作品,還可以玩樹葉拓印遊戲,還可以玩我小時候玩過的拔根遊戲……

接著,我拿出幼兒們拾的樹葉,讓他們看一看,想一想用這些樹葉都能做些什麼?有的幼兒說可以燒火,有的幼兒說拿著玩,還有的幼兒說畫畫。由於我今天向讓幼兒練習用樹葉貼畫,於是我讓幼兒觀看了有關樹葉貼畫的圖片,幼兒們非常激動,看著這些樹葉貼畫作品他們都急切地想動手做了。這時我適時的邊示範邊講解做樹葉貼畫的注意事項,幼兒們看得可認真了。

這時孩子們分組做樹葉貼畫了,他們小心地選著自己需要的樹葉進行貼上,從他們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快樂的,不一會有的幼兒就貼上完一幅作品,季月含貼上了一隻小蝴蝶和一條小金魚,張桉萱粘出了一條小金魚,蘆夢粘貼出一頭大象,蘆茁貼上了一座小房子,張小琬貼上了一隻小烏龜……總之幼兒們都粘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他們都非常快樂!

分析:孩子們喜歡動手操作,樹葉貼畫活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得到了鍛鍊,也體驗到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動物怎樣保護自己》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這個教學活動我感覺是幼兒會很有興趣的一節課,由於幼兒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動物,所以我準備了《動物怎樣保護》的幻燈片讓幼兒欣賞。

一開始的故事《老虎來了》雖然短小,但是很有意思,所以緊緊抓住了幼兒們的注意力,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出小動物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在看幻燈片瞭解其他動物是怎樣保護自己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一直很高,一直跟隨著我的環節走,回答問題很積極,幼兒沒想到的動物我一提示,就開闊了好多幼兒的思路,爭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老師。

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很活潑,幼兒們的回答也很積極,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在活動中感受最深的是孩子們知識面的差異有些太大了,有的知道的多,每個問題都爭著回答;有的卻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只是單純得跟著老師學說。這可以明顯的看出家長在家是否帶領孩子們看書學習的狀況。

案例分析:家長來園接待

情況描述:李鴻宇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喜歡跑來跑去,在椅子上坐

不定,還很喜歡去招惹別的孩子,反正從吃飯、穿衣相對都比其他的孩子差一點,他的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很關注,也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和調皮,經常對老師詢問李鴻宇的情況。又是新的一天,孩子們陸陸續續的來到了幼兒園,開始投入到自己喜歡的遊戲中,我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李鴻宇來了,每次他與爸爸媽媽都要依依不捨的說再見,我一看,今天來的是媽媽,我就說:“李鴻宇早李鴻宇媽媽早,有沒有告訴媽媽昨天我很棒的,自己穿衣服,塞衣服,老師還給你發了一個貼紙呢!”李鴻宇媽媽就高興的說:“真的嗎?李鴻宇,你真厲害!”我就說:“今天還要自己穿衣服對不對,吃飯也要吃的很快好嗎?老師再給你貼花紙好不好?”李鴻宇點點頭,說:“媽媽,再見!”媽媽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分析與反思:

早晨的來園接待是老師和幼兒一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老師和家長作簡短接觸的機會,早晨來園我們首先要與幼兒與家長熱情的打招呼,快速回憶起孩子昨天在幼兒園的情況,例如在案例中我向李鴻宇詢問貼花紙的事情,其實在與孩子對話的時候,家長是很仔細的聽著,他們就會知道昨天我的孩子表現的很好會穿衣服了,老師獎勵他貼花紙,我的孩子進步了,媽媽聽著是很高興的,也會信任這位老師。並且在最後也提出了今天希望和提示,讓家長和孩子知道還有哪方面的不足。

案例分析:牛奶打翻的風波

這天餐點時,何老師剛給小朋友倒好豆漿才一轉身,就聽見幾個小朋友一起叫起來:“老師,牛奶打翻了!”我轉過頭去一瞧,可不是

嗎,牛奶正順著桌沿往下滴呢,可還沒等我們說什麼,佳佳和昆昆就用手指著對方,一起說:“是他(她),是他(她)把牛奶打翻的。”我生氣的問:“到底是誰打翻的?”“是他(她)。”他們異口同聲的叫起來。“是嗎?”我陷入沉思,佳佳是班裡的.比較乖巧的孩子,而昆昆則是個十分調皮搗蛋的孩子。於是,我又問了他們倆幾次到底是誰把牛奶打翻的,可他倆都說不是自己,是對方,周圍的小朋友也說是昆昆。我聽了很生氣但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說:“現在老師也分辨不出到底是誰把牛奶打翻了,我找警察叔叔來查,警察叔叔的本領很大的,他們一看就知道是誰把牛奶打翻的。”說完我就要去打電話。沒想到我剛想走,昆昆就低下頭去開始哭起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後來,昆昆告訴我,說她不小心把牛奶打翻的。分析與反思:

孩子們一起生活在一個集體中,老師就像孩子的媽媽一樣,在孩子的心裡,老師就是絕對的權威,但是每個孩子都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不論是漂亮的,能幹的,聰明的孩子還是調皮搗蛋,他們都渴望老師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的。如果因為個人喜好,將私人感情融入到對孩子的愛中,那麼愛的天平就傾斜了,對於孩子是不公平的。在以上案例中,兩個孩子

互相指責是把牛奶打翻的,我並沒有主觀的認定是佳佳乾的,而是深思熟慮:“不能在沒有弄清楚事實真相前隨便批評人,否則會深深的傷害到孩子。”老師用正確、公正、客觀的方法評價每個孩子,才會讓佳佳免受傷害。

教學反思:《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為了讓幼兒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人們的活動,我們通過組織幼兒與同伴一起品嚐月餅和水果,共同用橡皮泥製作月餅,學習和欣賞中秋節的故事歌曲等形式,讓幼兒體驗過節的快樂,感受中國

傳統的文化習俗。

在活動開展前我先請家長配合,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月餅和一個水果,以便開展慶中秋的分享活動。該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積極響應,第二天,孩子們就把月餅和水果都帶來了。孩子們將月餅放在桌上,相互觀賞著,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月餅是什麼形狀、什麼味道的,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樣子,我真為他們高興。

在這個《中秋的來歷》的一日活動中,我先向小朋友講述了中秋節的來歷,結合圖片說了《嫦娥奔月》、《我給月亮姑娘做衣裳》等關於月亮的故事,孩子們深深的被故事中后羿和嫦娥期盼團圓的心情所感染,體會到中秋節也是團圓節的含義,同時也對月亮姑娘總是在變的身材產生了好奇,對此我給孩子們留下了小任務,請他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觀察月亮的盈缺變化,激發了幼兒觀察探究的慾望;在活動中小朋友們朗誦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用橡皮泥製作了不同造型的月餅;還一起唱起了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接著,大家輪流向同伴介紹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月餅和水果,在老師的幫助下將自己的月餅、水果切成塊與同伴交換品嚐互相交流分享。在歡快的氣氛中,老師藉機向幼兒進行了情感教育,教育孩子回家要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送月餅,而且還要說上一句節日的祝福。最後活動在小朋友們“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一陣陣甜美的歌聲中結束,這就是我們中二班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的一個愉快的中秋節。我們將活動的照片及時呈現在班級的主題牆飾裡,一時間成為了我班幼兒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和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少家長都說這種活動開展得好,甚至表示下次類似的活動能否親自參與。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對中秋節有了初步的認識,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

教學反思:《動物是怎樣出生的》

這是一個由幼兒對探究蛋的興趣而產生的活動。因此,他們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了熱情,在活動的準備階段:孩子們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材料的收集,他們始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主動的學習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發現,活動中幼兒從什麼都不知道到幾乎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5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集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集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著自己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輕鬆,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輕鬆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集體進行。當然,班級裡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集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該儘早改革。

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6

吹泡泡是孩子經常玩且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而《吹泡泡》這首歌曲的歌詞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生活,音樂旋律生動活潑,節奏、強弱變化明顯,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表現空間,是幼兒演唱和表演的好教材。所以,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為孩子創設一個音樂的環境,結合有趣的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動聽、旋律的優美,激發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師對音樂的性質、演唱的音準,對音樂的表現,沒有熟練地掌握,每個環節間的連線語,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等很多方面沒有細緻深入地思考和引導,從而在課堂中問題多多。現將活動過程反思如下:

一、模仿泡泡飛飛,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

在"吹泡泡"的音樂聲中師幼輕鬆進入活動場地。

反思:第一環節雖然是活動的開頭孩子還沒有進入狀態,但是既然已經播放了音樂,那麼教師也應提出適當的要求,讓孩子有意地去聽聽音樂,如:小朋友,讓我們變成泡泡,聽著美妙的音樂飄進教室吧!

二、結合遊戲,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1、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玩吹泡泡的遊戲,和你們一樣,老師也很喜歡,我也要來吹幾個泡泡!

⑴教師隨意吹泡泡,幼兒拍手、跺腳。

⑵提高要求:教師吹大泡泡,幼兒用響亮的掌聲模仿打泡泡並跺腳;教師吹小泡泡,幼兒用輕輕的掌聲模仿小泡泡並跺腳。

1、看,張老師吹了幾個泡泡?(出示彩色紙泡泡,請幼兒數一數。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該樂句。)

反思:教師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遊戲時,孩子們興趣盎然,用掌聲表現出了響響的大泡泡,輕輕的小泡泡,但是在引導幼兒數一數吹了幾個泡泡時,教師讓幼兒模仿唱著數,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了難度,導致此環節沒有達成預設目標,如果此時教師能用直接數的方法示範並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你們也來吹一吹,(出示已貼好的彩色泡泡)數一數一共吹了幾個泡泡呢?聽聽張老師是怎麼數的?來跟著張老師這樣數一數?誰學會了來試試?我們再一起來數數。重點讓幼兒學習數泡泡時的附點,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數法。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7

大家都非常喜歡把圖書帶到幼兒園來,唯有勃勃捨不得帶書,而且還總搶別人的書。一天,他跑來告狀:“老師,帥添不讓我看書,還打我。”我找到帥添問原因,帥添委屈地說:“勃勃不帶書,總是搶我的看,把書弄撕了。”聽了這話,勃勃趕快解釋:“我不是故意撕的!”我問:“勃勃,你很喜歡帥添的書,是嗎?”他點了點頭。“你該怎麼向他借書呢?”我問。“我和他商量了,可是他還是不給我看,” 勃勃不高興地說。“兩個人都想看一本書,怎麼辦呢?”我又問。旁邊的佳迅搭話說:“兩人一起看。”我又繼續問勃勃:“你這麼喜歡看書,為什麼不從家帶書來?”“我怕別人撕。”我說:“是啊,大家都很愛護自己的書,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友好地看書,都像護自己的書一樣愛護別人的書,就不會撕了。”他說:“那明天我也帶一本書來。”

第二天他果然帶來了一本新書,並且特意讓我看:“老師,這是我昨天新買的《腦筋急轉彎》。”我高興地說:“這本書我真喜歡。”並特意向大家介紹這本書,還隨及向大家出了一個急轉彎題目。為了激發勃勃的讀書興趣,利用遊戲時間讓他給大家出腦筋急轉彎題,並和大家一起猜,他非常高興。

晚上離園時,他說:“老師,我把這本書帶回家,明天再換一本。”從此,勃勃經常到圖書區來,他不僅在這裡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怎樣與同伴共享與交流,也改正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8

《年獸來了》是一節健康課,為這節課我定了兩個目標,分別是1.練習往返跑,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2.幼兒能根據教師的訊號迅速行動。

活動中我採用示範年獸下山的動作讓幼兒做準備運動,孩子們都很喜歡興趣度也高。始終以年獸為主線讓幼兒根據訊號迅捷行動,練習往返跑,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這個效果不錯。教師對孩子們好的表現給予鼓勵。但在示範的環節教師要注意考慮示範時幼兒的位置排列是否合適,可以圍圈,全體幼兒就都能看清楚。

我覺得整堂課上下來,有成功之處,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成功之處是:選材新穎,往返跑是我們班第一次嘗試的一種新的跑步方式,再加上年獸,幼兒對於整個遊戲更感興趣,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很高,整個活動的氛圍很活躍。整個環節也比較清晰,兩個目標基本達到。不足之處是:在熱身活動中,熱身的力度還不夠,沒有很好的活動開,尤其是頸部、手部及腿部,整個活動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沒有達到很好的熱身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9

——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

在五大領域中,其實對於教師來說,並沒有好上與難上教學活動的區別,只不過每個老師的性格、特點不一,有些喜歡語言,有些喜歡美術等。為了嘗試一個新領域,這次我挑選了一堂中班的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來挑戰自己。一個新的嘗試,又是一次新的收穫。

科學活動,重點在於幼兒去探索、發現問題,在剛開始出示三個球的環節中,激發了幼兒極強的好奇心。在讓幼兒說一說小球可以怎麼玩時,有的幼兒說:“往上拋。”有的說:“一個傳,一個接。”還有的說:“你拋給我,我拋給你。”在讓幼兒自由玩時,我發現孩子們用了剛才幼兒說的那幾種方法,沒有嘗試新方法。在玩後,我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玩法時,發現跟前面幼兒回答的問題,有點類似。其實,這個環節更需要教師的引導。

在第二環節中,我讓幼兒說一說如何讓小球站穩了,有位幼兒說:“用手做成愛心,把球放在上面。”對於這個回答,其實小球也是站穩的,只不過用的東西不一樣,隨後,我又問了句:“我們也可以想一想利用些什麼材料,我們可以讓小球站穩了呢?”在我引導後,一位幼兒隨即說:“用一個瓶子,把乒乓小球放在瓶口上。”此時,一下子又把問題拉入了教學狀態中。後來,我又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讓幼兒借用材料自主找一找、玩一玩,只見有的幼兒選擇了毛線,有的幼兒選擇了毛巾,有的拿了瓶蓋,還有的拿了沙包。孩子們通過這些材料,終於使小球站穩了。在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時,幼兒非常開心,因為,他們成功了。

後來,為了增加難度,我發放給幼兒每人一張白紙,讓幼兒嘗試用一張紙如何使小球站穩,我剛提出問題後,孩子們都一一舉手了,有些幼兒邊舉手邊說:“我知道啦,我知道啦。”我原以為幼兒都想到了好辦法,在讓幼兒幼兒操作中,絕大部分幼兒都用一張紙,然後把小球放在紙上,就是所謂的小球站穩了,其實,我只要稍微動一動桌子,小球仍會掉下來的。就在此時,我靈機一動,故意用氣吹了下一位幼兒的小球,輕輕晃動桌子,頓時,小球掉下來了。這一次的失敗,似乎在提醒孩子們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在波折後,孩子們又重新玩起來,這一次,孩子們想到了好辦法,有的把紙張團起來,球放在上面,也有的把紙弄皺,小球放在裡面,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果,別提有多開心啦。

科學在於探索,科學在於發現,其實,有些我們無需說得過於清楚,孩子們只要在實踐中多看、多學、多玩,他們便能知道這其中的奧祕,一些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0

新年快到了,我們又在冬天的主題下開展布置新年的環境,要有新年的氣氛,最近和小朋友們一起在尋找新年的氛圍。在過完了聖誕節後,我選擇了製作新年賀卡來突顯我們的元旦,可以把我們製作好的賀卡布置班級的環境,讓我們慢慢地迎接新年的到來,也可以將新年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親朋好友,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以及好朋友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四個環節,期望達到預定的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賀卡的內容,作用,並嘗試自己製作賀卡。

2.在製作新年賀卡和送賀卡的過程中,體會新年的快樂和關愛家人的情感。

本此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出示賀卡,激發興趣——賀卡表心意——做張精美的賀卡——欣賞自制賀卡。通過一個個環節的開展,孩子的活動慾望被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也普遍較高。同時,在活動中,教師能及時的關注孩子的表現,及時指導,使活動較為成功。

開始部分我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感受節日的氣氛。孩子們的回答我很滿意。後來,我通過欣賞各種賀卡的圖片, 激發幼兒對賀卡製作的慾望,同時,對怎樣製作賀卡有一個瞭解。在教師示範部分,因為我們班級內沒有投影儀,因此,我就拿在手上製作了,這樣使得後面的小朋友都看不清楚,我也是忙得手忙腳亂的。

第三個環節我讓幼兒自主製作賀卡,來表示對親朋好友的新年祝福。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在一旁指導時,一位幼兒這樣說,老師我會的,你去教那些不會做賀卡的小朋友吧。我聽了這個孩子的話,頓時覺得欣慰很多,也是這是我整個活動裡最成功的部分吧。

在整個活動的最後通過送賀卡,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也很開心。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明晰故事發展的線索。

2、在教師引導下,學習小動物的心理語言: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我找到了東西和XX一起吃。

3、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體驗與別人分享帶來的快樂。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晰故事發展線索,學說小動物心理語言。

難點:體驗分享的快樂,學會分享。

活動準備

PPT 小動物頭飾 小動物卡片 分享的禮物 (蘿蔔 花生 青菜 紅薯)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教師用一個道具紅蘿蔔激發幼兒興趣,引入主題

二、基本環節

1、教師一邊播放PPT,一邊完整的講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故事裡都有誰?他們分別找到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出師相關圖片)

2、教師再次講故事(根據圖示講故事)

提問:小白兔在找食物的時候心理是怎麼想的?小猴、小鹿、小熊? 讓幼兒學說: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我找到了東西和XX一起吃。

3、角色表演

請四個小朋友頭戴頭飾表演小動物的心理語言

4、集體表演

每個小朋友拿一張動物卡片並表演相應的動物角色

5、分享活動與小結: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要樂於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三、活動延伸

拿著自己的禮物去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童話欣賞課,本次活動設計的三個目標中第三個情感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對幼兒情感教育的不夠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和生活中應該作為一個主題繼續進行,以便幼兒真正的體會到這種情感 。

我在講故事的時候感情應該再多一些,表情應該再豐富一些,把幼兒和老師真正的帶進去,幼兒後面的角色表演會更好,更出彩。

教具的擺放,可以把小動物按順時針擺成一個圓,蘿蔔跟著小動物來轉圈,幼兒就會更明白蘿蔔怎樣回來了

小百科:蘿蔔十字花科蘿蔔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釐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2

新的一年又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聲中來臨了,本學期也將結束,為了檢驗幼兒通過遊戲和活動是否能有所提高,我們在學期末特地制定了此測評標準來進行測評。測評是以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及內容為指導,通過對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進行的測試,我針對測評情況作下分析:

健康領域:

中班的幼兒,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自理能力,知道一個人在家時,陌生人來了該怎麼辦。他們能夠自己協調地走、跳、跑,也清楚地瞭解,當在生活中遇到但在戶外活動進行跳繩時,有的幼兒跳繩的技能有點弱,以後的戶外活動將著重對此進行練習。

科學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特別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特別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老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己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幼兒在計算方面表現得還不錯,多數幼兒能熟練分辨7以內數字並且能以數表示物體的數量,常見的幾何圖形都能夠認識但少數幼兒還不能達到。

音樂領域:

幼兒演唱歌曲時聲音洪亮,但還能夠較有情感的地進行演唱。他們的節奏感也還不錯,但是有的幼兒對曲子的前奏和間奏的把握不好,相關知識相對貧乏,以後還需要在節奏樂、音樂欣賞方面多訓練。舞蹈動作表演方面表現還好,大部分聽到不同性質的曲子會做出不同的動作和反應,此方面應注重加強。

語言領域:

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做動作。中班幼兒對詩歌有點壓卷感,他們比較喜歡富有情趣生動的故事,對看圖講述,特別是看兩幅圖講講一個故事,幼兒還不能將他們很好的連貫起來。還不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講述或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情節內容,語言稍顯貧乏。

美術領域:

大多數幼兒能自己詳細著去畫簡單的物體,在色澤上選擇較鮮豔。對美術作品有美的欣賞。幼兒在多數幼兒會簡單的剪紙,但在做手工上只有少數幼兒能一步一步跟上老師完整地折出個事物。泥塑活動中,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好的幼兒用泥塑塑造的小動物很形象,但有的幼兒只會簡單的物體形象。幼兒的發散思維,自我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提高。

社會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特別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特別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老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己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3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保持安靜,老師經常會採取拍手的方式,讓孩子們也跟著拍。但發現很多孩子拍的節奏比較紊亂,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這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可以說是不允許的。《表情歌》中有×××的節奏,有4分音符和8分音符組成,應該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節奏。《綱要》中提到,選材的內容既要符合孩子的現有水平,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讓孩子們從最基礎的節奏學起,逐漸提高,這是最有利於孩子長遠發展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每個人又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幼兒處於一個模仿很強的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模仿各種表情和動作,他們是很有興趣的。讓他們在興趣中學習,是幼兒學習的最好方式。綜合以上原因,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二、說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獨特的表達心情的方式,學會唱歌曲。

2、掌握×××的節奏,嘗試進行歌詞的改編。

3、通過歌曲,感受不同表情所表現的情緒。

難點:目標1

重點:目標2

三、說準備

歌曲圖譜(表情圖譜)、節奏圖譜

這也是我本次活動的亮點,孩子們通過看歌曲圖譜,能夠很容易地掌握歌詞內容,更加形象;而節奏圖譜又可以讓孩子們能夠通過多種感官(看、聽、拍)來掌握節奏,突破難點。

《表情歌》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四、說環節

1、用遊戲法激發幼兒興趣,引出主題,熟悉音樂。

(1)讓幼兒看老師的表情猜測老師的心情;

(2)請你跟我這樣做: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做表情,通過與幼兒的互動,讓他們在遊戲中瞭解歌詞內容。

在這個環節中,是中播放歌曲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讓孩子們熟悉音樂旋律。

2、出示歌曲圖譜,幫助幼兒理解並學習歌詞內容。

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突破重點,因為孩子的思維一般都比較具體形象,因此,具體的圖片事物更加容易被他們所記憶。

3、出示節奏圖譜,掌握節奏×××。

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突破難點。如果教師單單拍手讓孩子們學習,那麼,孩子只用了聽的感官,所以,並不一定能夠準確地拍出節奏;而利用節奏圖譜,讓孩子們邊看邊聽,以看、聽結合的感官去記憶,這樣,孩子們能夠更清楚地掌握節奏。

4、整合:幼兒學唱歌曲。

其實有了前面環節的鋪墊,這個環節就會變得迎刃而解,孩子們很自然地就會跟著老師唱,從而發展到自己唱。

5、歌詞改編。

這個環節也可以作為活動的延伸。因為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多種生活經歷,因此,他們對於表情地掌握也不會侷限於歌曲中的內容,只要將自己記得的表情進行填空,然後做出相應的動作就可以了,對於他們來說不會太難。

教學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歌曲《表情歌》,是一節用音樂表現人面部表情的歌唱活動。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順利完成本次教學活動目標。首先,我用表情圖片,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知道了表情的概念,同時也激起了幼兒的興趣。然後,我又利用富有童趣的填詞形式激化活動的難點切分音的掌握。

在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清晰明瞭。特別是我巧妙利用孩子各種豐富的面部表情,激發幼兒大膽表現音樂的熱情。其次,為了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人,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現自己在不同心情時嘗試創編各種動作,使幼兒的各種感官得到運用的同時,幼兒的創造性也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4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而在平時的戶外活動中,就不難看出孩子們對於花花草草都有著特殊的好奇心。鬱金香又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到的,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面,也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我便在今天(4月1日)下午開展了手工摺紙《鬱金香》的教學。

本次活動中我預設了三個活動目標:1、學習看圖示用正方形疊花。2、通過觀察摺紙示意圖和教師的示範講解,藉助圖示和相互學習從而掌握雙正方形的折法。3、喜歡摺紙活動體驗摺紙活動的興趣。從活動的效果上來看,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活動的快樂,但是個別孩子們在雙正方形折法上的還不能獨立的完成。

活動一開始,教師出示了真實的鬱金香讓幼兒觀察,並簡單的介紹鬱金香的生長環境等知識。然後再出示摺好的一些鬱金香引入,引導幼兒觀看鬱金香的結構有花蕊和葉子。接著再分兩個步驟進行講解花朵和葉子的折法。孩子們都能十分認真的觀看,隨後教師出示摺紙示意圖,便讓孩子們開始摺紙。

活動結束後我對自己本次活動進行了一次反思,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1、教師的課前準備充分,示意圖能按照步驟進行,便於幼兒觀看。2、教師能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差的幼兒,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互幫互助。3、在講解示範時,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掌握雙正方形的折法重點講解,導致個別幼兒在這個步驟時沒有很獨立的完成。4、教師在指導時,沒有能顧及到每一位幼兒,對於能力差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關注到。

雖然在活動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孩子們都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在最後的評價環節中,孩子們拿著自己親手摺的鬱金香如珍如寶。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清明節知多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隨著古詩朗誦的聲音,常識活動《清明節知多少》開始了。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為了讓孩子們增加對清明節的瞭解,更加對我們閩南民俗文化活動的體驗,今天早上,我開展了常識活動《清明節知多少》的教學。

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古詩《清明》引入活動中,孩子們對於這首古詩已經十分的熟悉,不僅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還鞏固了孩子們對古詩的記憶。

接下來我便利用一段故事來讓孩子們瞭解清明節的由來,孩子們很認真的觀看著。看完故事我提問孩子們:那我們閩南清明節是怎麼過的呢?孩子們說了很多:全家去掃墓,吃潤餅菜……

活動的最後,我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告訴孩子們清明節也是我們紀念逝去的先人的日子,在這一天裡我們還應該紀念那些為我們祖國英勇戰鬥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們,有了他們,才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5

在這次活動中,我所設計是的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活動的目標為三點:1、學習看書,能理解圖意,根據圖意進行簡單講述。2、理解故事資料,初步瞭解水面會成像的趣味現象並嘗試進行故事表演。3、提高幼兒的閱讀本事及語言表達本事。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本事的發展?在活動後,我根據活動中情景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1、幼兒閱讀時間的把握及形式的調整。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資料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分析情景能夠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研究到幼兒存在的差距,並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能夠經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我講,後看懂圖意的幼兒在團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2、目標設定與方案設計中的一致關係。

在活動中,我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本事的發展?,並且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根據問題制定了目標,可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景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所以根據這類情景,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能夠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能夠安排幼兒表演的資料,幼兒在經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閱讀活動,並重點放在指導幼兒的閱讀順序上,經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經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貼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所以,在以後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