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1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

《兩隻鳥蛋》,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教學本課,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

1.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開課時出示一個魔術盒,請一個同學上來摸一摸,把裡面東西的大小和形狀描述給大家,讓大家來猜一猜。學生猜出是“蛋”。老師板書“蛋”字,指名讀字音並組詞。出示課題《兩隻鳥蛋》進入到新課的學習,學生對於這樣的開課特別有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鼓勵學生讀通、讀準課文,總結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對於由問題的字詞、句進行全班的反饋及引導,突出了學生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及合作能力。

3.深入學習,朗讀理解。

通過拿兩個鳥蛋讓學生玩一玩,拉近學生和文字的距離,體驗文中小朋友對鳥蛋的喜愛之情;創設情境理解“焦急不安” “捧”在反覆朗讀中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4.拓展延伸。

在學完課文,理解課文後,讓學生拿出自己蒐集的關於鳥的資料讀了讀,有創設情境讓學生續編故事,在故事中傳遞自己對鳥兒的愛。

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2

核心提示:《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語言比較零...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語言比較零碎,語言缺少感染力。我覺得正是自己對學生的預設不足,課前沒有備足學生,才導致課堂生硬缺乏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學習第四節時,我可以先承接上一節引導學生想象,現在兩隻鳥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你猜,在鳥媽媽的孵化下,過幾天這兩隻鳥蛋會怎樣?雖然它們現在還是蛋,但我們可以想到,(放鳥叫聲)聽!——說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嗎?(擊出示鳥兒在藍天中飛翔圖)看!——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嗎?然後邊讀邊想象,把自己當作小男孩讀詩歌第四節,再播放幻燈展示鳥兒自由生活的畫面、人與鳥和諧相處的照片進一步激發孩子熱愛鳥類、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3

《兩隻鳥蛋》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讓環保意識漸漸在學生心裡萌生,讓他們養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的習慣,激勵他們去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而《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教學這首小詩時,我主要啟發學生在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初步感知鳥蛋。通過“大家見過雞蛋嗎?摸過它嗎?”引出課題。請孩子回憶摸到蛋是什麼感受,從而引導學生讀出小男孩拿到蛋時快樂、激動的心情。孩子進行了課前準備,說出蛋“涼涼的”、“滑滑的”,隨機學習課後詞語“鳥蛋涼涼的,涼涼的鳥蛋”,感受漢語的多種表達,體會到了男孩的心情,所以讀得輕快、活潑,很有感情。

二、體會鳥媽媽的心情。在學習第二節時,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小鳥是由鳥蛋孵化出的,知道一個鳥蛋就是一個生命。這時候,我緊緊抓住“焦急不安”這個詞語,利用場景假設啟發孩子們想象:如果你的東西丟了,你的心情怎麼樣?如果你是鳥媽媽,找不到鳥蛋,你的心情又會是什麼樣的?孩子們都很著急,有的說“鳥媽媽會到處找”、“鳥媽媽飛來飛去地問”、“鳥媽媽大聲地叫”,我順勢一點,這就是“焦急不安”。這時候指導孩子朗讀,孩子們都替鳥媽媽讀出了她的著急。

三、加上動作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鳥和人類是好朋友,“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怎麼做?”從而引出第三小節,我抓住重點詞語“小心地、捧、連忙、輕輕地”提問,小男孩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馬上能答出“他怕把鳥蛋打碎了”、“打碎了鳥蛋,鳥媽媽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寶寶了”……看到孩子的能通過重點詞語體會男孩的心情了,我引導他們朗讀,讀出男孩小心的樣子。由於這段的動作多,在背誦上是難點,我就和孩子邊做動作邊把這段背下來,並告訴他們做動作還能幫助我們背誦呢。

這節課,我精心設計了課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被一幅幅漂亮的圖片所吸引,上課的紀律也比平時好很多。當然,也有幾個學生沒有認真聽。課堂紀律和班級管理是我作為一個低年級教師反覆思考的問題,對於新教師更是一件棘手的事。我平時也在不斷的鑽研,想盡各種方法去管理班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略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