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下冊科學《擺的研究》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6.41K

《擺的研究》是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的第六課。學生在上一堂課中對擺進行了研究,得出了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相同的結論。但是在實驗中也發現在相同的時間內,有的組擺擺動得快,有得組擺擺動得慢。這節課就上堂課留下的這個問題進行探索研究。

國小五年級下冊科學《擺的研究》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一開始,我先讓學生觀察兩個不同的擺(擺繩長度不同、擺錘不同)的擺動,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兩個擺的擺動速度不同。五年級的這班學生在課堂上觀察得比較仔細,有的學生還提到其中一個擺擺到後來方向發生了偏轉。根據學生提到的這些觀察結果,我及時的引出本堂課的研究內容。應該來說本堂課的引入部分還是比較成功的,孩子們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討論影響擺擺動速度的因素時,孩子們也提出了3種觀點:1.擺繩的長度2.擺錘的重量 3.剛開始放手的力度。由於在上節課學生實驗時發現擺擺動時,擺幅越來越小,但是速度沒有變化。因此,這節課上,沒有學生提出擺幅的大小會影響擺動的速度。但是,對於學生提到剛開始放手的力度會影響擺動速度的觀點出乎我的意料。

本節課用“控制變數”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是教學的重點。在研究擺錘重量是否影響擺動速度的實驗上,我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法,實驗中要控制哪些條件相同,改變哪個條件。因為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對比實驗。在彙報時,學生基本上都能說出要改變擺錘的重量,但是控制哪些條件相同,學生一下子不能說齊,我讓其他的小組進行補充。最後教師整合各組的觀點,完善實驗的方案。在設計擺繩的長度是否會影響擺錘的速度時,由於有了前面充分的討論,因此就順得多了,花的時間也比較的短。

本節課在材料的準備上,我就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結合實際自已動手製作了5個簡單的擺,這套材料操作方便,也大大節省了時間。在巡視學生分組做“擺錘的重量是否影響擺動速度”的實驗時,我發現有的學生操作不當使實驗資料的'偏差。雖然經過指出學生也進行了改進,但使我意識到實驗前指導還不夠到位。實驗前,教師應該要儘可能的想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細緻的指導,這樣才能保證實驗有效的開展。

在最後一個環節“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時,我先讓學生總結擺擺動的快慢與什麼有關。接下來,我丟擲一個問題:那是否兩個擺繩一樣長的擺,擺動的速度就一樣呢?並出示了演示器材。學生一下子就懵了,大多數的同學都認為是一樣的。在演示實驗時,前2秒這兩個擺看上去似乎擺動的一樣快,當時還有個學生大聲的說了出來:“擺動的一樣快”。我讓學生再仔細的進行觀察,慢慢得著兩個擺速度就很明顯的區分出來了。利用這個機會,我還對學生進行了教育,觀察要有始有終,要認真仔細,這樣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更精確。

“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有成功也有不足之處,這也是我在進一步改進教學中值得深思的,我將繼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