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5篇

才智咖 人氣:6.8K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5篇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

幼兒園的韻律活動,是指跟隨音樂進行的運用身體運動來造型的藝術表現活動,即通常所說的以身體運動為主的音樂遊戲、舞蹈、律動以及歌表演當中動作表現的那部分。

在為這種活動選編材料的工作中,教師往往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貼近(適應)”“離開(挑戰)”幼兒原有經驗的比例和度量的問題。這三個方面分別是音樂、動作和內容。說到韻律活動的開展,往往浮現在眼前的是老師滿場又喊又跑的狼狽樣。可結果也不盡人意,難免有些失落。

中班音樂活動《小雨和花》也是一節韻律活動,以春雨為背景,跟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出春雨活潑歡快的樣子以及花朵在春雨澆灌後快樂的成長。體現了春雨對花朵的關愛和花朵對春雨的感激之情。

在活動準備中,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感受樂曲的內容,形象的區分音樂的AB段落,於是我設計了課件《小雨和花》,在第一課時中,課件花朵的變化不明顯,於是我進行了再次的修改,第一段的開花改成花苞,等待小雨澆灌。在第二段小雨沒有了,落到了泥土裡,更便於幼兒表現小花的感受。比如花長大了,花變大了。

在活動中,我吸取了第一課時的不足,在活動中通過聽一聽,做一做、演一演,循序漸進的引導幼兒表現音樂的內容。

在第一環節,我重點引導幼兒傾聽歌曲的AB段落。由於課件的進一步修改,孩子能發現A段是小雨給小花喝水,小花在喝水,B段小雨落到了泥土裡,小花喝足了水,開心的樣子。

在第二個環節,動作表現中,第一段,引導幼兒跟著音樂表現小雨落下來的樣子,小花喝水時,引導小花看著小雨做動作。在第二段,幼兒聽著音樂表現小花喝飽了開心的動作。在活動中,孩子能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比如不同的小雨落下來的動作,花越來越大,慢慢長高了等等。我在第一段的結束的地方設計了指導語:“小雨落到泥土裡,不動了。”形象的讓孩子自然過度到了第二段,並且為角色表演活動做好了鋪墊。

在角色表演中,我請孩子兩兩合作,讓他們自由組合,分配角色,跟著音樂表演。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轉換間,我運用了一定的提示語。但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學會傾聽,我提出了問題,讓孩子發現表演中的困難,“如果我不提示,你怎麼知道音樂的變化?”,讓孩子自己去傾聽,雖然有部分孩子還是有點聽不出,但是他們願意去傾聽了。孩子自己發現如何聽出不同角色的變化。

在活動中,我給了孩子充分表現的空間。在聽一聽、做一做、演一演的過程中,孩子能更積極參與,願意聆聽,樂於創編各種動作,體驗了與同伴表演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進行曲堅強、有力的風格,用動作模仿解放軍神氣挺拔的姿態。

萌發熱愛崇拜解放軍的情感。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初步學習弱拍後半拍起唱,學唱第一段。

3、萌發熱愛解放軍的情感和學習解放軍的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學會四二拍歌曲,體會歌曲的雄壯有力的節奏

2難點:學習歌曲變化的唱法,學會齊唱,分唱等方法。

活動準備

解放軍帽子、一把槍

(一)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手腕轉動、師生問好(由弱到強的演唱)

2、感受歌曲堅強、有力的進行曲風格,喜歡解放軍。

——複習演唱《彎彎的小船》,引導幼兒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強些。

——說說這首曲子是什麼樣的感覺?(溫柔、抒情、每個音都很連貫)

——這裡有一首請你來聽一聽是什麼樣的感覺?(彈奏旋律)

——聽到這樣的音樂想到什麼?

——請你聽著音樂學做解放軍神氣的樣子,表現出他們很有力量。

3、理解並學習第一段歌詞,滲透弱起半拍。

——(老師一邊表演解放軍,一邊示範唱歌,讓幼兒理解歌詞。

)請你來看解放軍表演。

——你喜歡這個表演嗎?再看一次表演,聽清楚老師唱了什麼?

——你聽到了什麼?(學說歌詞)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老師請小朋友數1234,嘴巴里數到3時4在心裡數,老師聽到你們數到3就說歌詞。

我們來試試。

(第二遍教師數幼兒說歌詞)

1、學習由弱拍後半拍起唱。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老師開頭怎麼起唱的。

(歌曲的開始沒有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們要注意聽前奏,當聽到老師數123後馬上唱出來)

——我們要象解放軍一樣整齊的起唱。

(幼兒跟老師學習演唱三遍)

——我們一起來做解放軍,一邊唱一邊自己編動作好嗎?

——用有力堅強的聲音來唱歌。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動,很能激發幼兒的激情,活動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1、在難點的把握上我抓得較及時到位。

在歌詞教學中就用遊戲的方法滲透弱起拍,為了讓幼兒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現,我用示範的方法和孩子互動,孩子馬上明白了,既而互換角色互動,為學唱弱起拍作了充分的準備。

2、演唱風格的把握及發聲方法的引導也比較成功。

更好體現進行曲的堅強有力,我引導幼兒發聲時注意口型要圓,聲音要集中並做了示範,通過多次的引導、體驗、孩子有了感悟,能表現出歌曲的風格。

3、 幼兒對解放軍打仗的場面和動作比較感興趣,但最容易出現混亂,於是我給孩子一個敵人的目標進行攻擊,可以用不同的武器來攻擊,這下整個場面好看又有秩序。

這個教材我已經無數次的上過,但是每次上課時都會感到新鮮,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後都有新的收穫和感想。

因為我每次面對的孩子是不同的。

也許老師的快樂就在這裡,是孩子帶給你快樂,是孩子需要你去創新。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肢體動作、道具來感應樂曲曲式,感應顫音的特點。

2、鼓勵幼兒創編各種洗澡動作,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cd碟

2、道具:鈴鼓、沙球、圓舞板、水袖、呼拉圈(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進入活動室。

音樂《小白兔與大野狼》跟音樂做遊戲進入場地坐定(用軟墊,席地而坐)

二、故事引入,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師:咦!這是誰呀?(出示小花貓)有一天,小花貓很不高興,媽媽問它為什麼?原來啊,小貓身上癢癢非常難受,於是媽媽帶小貓來到河馬醫生的診所,河馬醫生拿出了他的祕密武器把小貓身上的跳蚤全都殺光光了,河馬醫生還送給小花貓一瓶神奇的沐浴乳,他還告訴小花貓每天都要用它來洗澡,這樣跳蚤才不會在它身上安家,現在愛洗澡的小花貓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而且也變得愛清潔講衛生啦!身上啊香香的!連蝴蝶和蜜蜂都圍著小貓親親呢!提問:聽了完小貓的故事以後我想請小朋友今天來當一回小貓,老師來當貓媽媽,你們願意嗎?提問:(幼兒討論回答)

1、小貓是怎麼洗澡的?他都洗了哪些地方?

2、小貓洗澡都用了哪些工具呢?

3、小貓是怎樣把身上的跳蚤洗掉的呢?(強調抖動這個動作)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學學小貓洗澡吧!

三、熱身操:音樂第一遍a段:幼兒跟隨音樂自由模仿小貓洗澡的動作b段:抖水甩落跳蚤

四、洗澡時間孩子們,我現在變成了你們的貓媽媽,我要來檢查一下你們有沒有把自己洗乾淨噢!媽媽發現有幾隻小貓身上還有幾隻洗澡跳蚤沒洗掉噢!媽媽覺得你們應該用上洗澡工具才能把身上洗乾淨。今天啊媽媽把你們洗澡要用的工具全都帶來了,我一樣一樣把它們變出來噢!依次討論樂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

1、現在媽媽要把第一件工具變出來了,你們看這件工具在洗澡的時候是做什麼用的?(出示鈴鼓幼兒討論回答)

2、音樂第二遍a段洗澡:拍的感應(水袖合著節奏在身體各部位擦洗)b段抖水:顫音感應現在媽媽要把第二件工具變出來了噢!,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水袖)它在洗澡時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幼兒討論回答)音樂第三遍a段舀水:拍的感應(鈴鼓當臉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灑水:顫音感應(鈴鼓舉高搖晃灑水)現在媽媽要把第三件工具變出來了,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沙球、圓舞板)咦!這第三件工具可是有兩個噢!它們在我們洗澡時分別有什麼用呢?(幼兒討論回答)音樂第四遍a段剪指甲:拍的感應(圓舞板合著節奏敲動)b段灑香水:顫音感應(沙球作為香水瓶合著音樂在全身上下噴灑)現在媽媽要過來親親我的小貓們!(作親吻狀走一圈感覺小貓們身上的香味)誇獎小貓!今天啊媽媽還要獎勵我的寶寶們到溫泉浴場去泡溫泉,在溫泉浴場裡啊有好多的溫泉,它們都有不同的效用,我們可以一個一個感受,現在我們就出發吧!音樂第五遍泡溫泉a段時幼兒隨老師沿著呼拉圈走動。師:(哈我現在找到一個牛奶溫泉啦!)b段顫音幼兒跟隨老師自由選擇溫泉跳入作洗澡狀a段時幼兒跳出溫泉隨老師沿著呼拉圈再次走動。師:(孩子們我們現在換個溫泉吧!)b段幼兒自由選擇再次跳入溫泉(哈我現在又找到一個紅酒溫泉!)a段跳出溫泉教師提醒幼兒要回家了!(我們回家啦)

六、結束:今天我的寶貝們都洗得香香得啦!現在媽媽帶你們到戶外去讓蝴蝶、蜜蜂們也來親親你們好嗎?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2、藉助故事情節,結合音樂形象,創編鴨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風的動作。

3、在遊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並感知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鴨子、大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音樂學鴨子走進活動室。

二、幼兒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仔細地聽,聽完後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感覺,或者聽完後你想到了些什麼?

三、教師講述故事: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聽了這首音樂後的感覺,有的小朋友把自己聽了音樂後想到的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這首音樂後,想到了一個小故事:清晨,鴨媽媽帶著她的鴨寶寶來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鴨寶寶池塘裡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興。突然,天氣變了,颳起了大風,鴨寶寶可害怕了,鴨媽媽說:“孩子們,別怕,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一動不動,大風就不會把你颳走。後來,風停了,鴨媽媽繼續和她的鴨寶寶在草地上走走、池塘裡遊遊,玩得很高興。

四、幼兒完整欣賞音樂,聯想故事情節,鼓勵幼兒自由表現對樂曲的理解。師:現在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音樂,聽聽音樂的哪裡是鴨媽媽和鴨寶寶在草地上、池塘裡玩耍,哪裡是大風來了,如果你聽出來就用動作表示出來。

五、分段欣賞,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感知樂曲的ABA結構。(1)欣賞第一段:

師引導幼兒用鴨子游泳、嬉水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2)欣賞第二段:

師引導幼兒用大風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3)欣賞第三段:

師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ABA結構。

六、完整欣賞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老師師扮演大風,小朋友扮演鴨寶寶,記住大風來了,一定要一動不動,不然就會被大風颳走。

七、結束活動:

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了一天,現在她們也累了,鴨媽媽帶著她的鴨寶寶們回家休息了。(幼兒隨音樂,模仿鴨子走路走出教室。)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5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覆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遊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用心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透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樣排列?之後,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搞笑。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潛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第一環節:猜謎語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一種動物的特徵,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樣明白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徵。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能夠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徵。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遊戲寓於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

二、以遊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遊戲。總之,這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用心地參與到活動中。透過讓小朋友自己選取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透過創編動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潛力。

綜觀整堂課,能透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瞭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並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一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齊,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奏時就應給學生一個準節奏,並之後提醒一下強弱規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搞笑;又如課堂缺少一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後就應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評價,這樣讓學生明白什麼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遊戲,熟悉樂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創編不同的造型。

3、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樂趣。活動準備:

1、背景圖

2、大灰狼頭飾、小兔頭飾

3、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1、師:孩子們,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小兔子)

師:我們和小兔子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樹林裡玩,它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風兒在呼呼地吹,樹葉沙沙地響。

3、師:誰來說說在故事裡你聽到誰?(出示小兔子)

師:小兔子在那裡玩?

師:小兔子到森林之後怎麼樣了?為什麼?

師:它聽到了什麼?

4:學念歌詞,熟悉歌詞,為下面學唱歌曲做鋪墊。

二、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師:老師還能把它編成一首歌呢,你們想聽嗎?

(教師跟著琴聲進行第一次範唱)

2、師:好聽嗎?你們想學嗎,什麼一起來唱一唱吧。

3、師:這麼好聽的歌曲,老師還想再來唱一遍呢!(教師邊唱邊手指圖)

4、師:孩子們唱的可真棒,聲音真好聽,現在我們加上動作來試試,好嗎?(師幼一起在座位上唱兩遍)

三、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相應的動作、以及造型。

1、師:在歌曲裡小兔子是怎麼樣走路的?(請幼兒表演)誰來學一學小兔豎起耳朵聽的動作?風兒怎麼樣?樹葉怎麼樣?(動作)

2、師:我們一邊唱一邊來完整的表演這個故事。(引出大灰狼)

四、遊戲《小兔和狼》。

1、師:你們聽到誰來了?(大灰狼)

聽到狼來了,小兔要想個辦法不讓狼發現,應該怎麼辦呀?在唱到"哎呀"的時候聲音不能很響,不然被狼發現的。

2、配班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小兔玩遊戲。

3、一幼兒戴上頭飾扮狼玩遊戲。

五、結束部分。

師:小兔子們真聰明,大灰狼啊!沒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到別的地方去玩了!走嘍,去玩啦!(音樂聲中,幼兒邊唱邊跳出活動室。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簡潔流暢、活潑有趣。特別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詞,形象生動,便於幼兒記憶。還有幼兒熟悉喜歡的小兔子,都是他們很感興趣的,也有助於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最後大灰狼的出現,更是在遊戲時把活動氣氛推向一個新的高潮,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學習,體驗快樂,很適合中班幼兒進行活動。

首先,從選材上看,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精心選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兒比較熟悉、喜愛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極參與,熱情投入。在活動中,改變了以往教師示範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幼兒創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種高興的動作,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幼兒在活動中以自身特有的可愛的動作和形態為集體做出示範,毫不膽怯,動作自然協調。具有節奏感。

整歌教學過程動靜交替,幼兒在不斷地動靜交替中,絲毫未覺疲勞,一直興趣盎然。教案設計中,通過提問採取了層層遞進的方法,活動的每一步都讓幼兒充分展現自己的經驗,然後對幼兒的經驗進行及時地整理歸納,使幼兒的經驗得到提升,幼兒在整歌活動中都使主動的,積極的,充滿了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在熟悉歌詞的環節當中,幼兒沒有很好的掌握歌詞,導致在學唱中,有好多幼兒沒能完整地演唱。還有在整堂課中,我說的太多,示範的太多,創編動作時沒有做到位,孩子的想象空間不怎麼開闊,讓他們自己創編動作時,他們都是按照我的動作來模仿。在創編動作時,應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創編動作,這樣他媽就能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創編。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7

東海蔡亭幼兒園執教者:楊銥琳指導老師:蔡麗彬時間:20xx.12.8活動目標:

1、熟悉《呼嚕呼嚕清潔歌》曲調,感知樂曲ABABA結構。

2、感受樂曲想象並表現小貓洗澡的情境。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呼嚕呼嚕清潔歌》MP。

3、《呼嚕呼嚕清潔歌》PPT課件經驗準備:幼兒有自己洗澡的相關經驗。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導幼兒回憶洗澡的生活經驗。引導語:你們喜歡洗澡嗎?為什麼?你們是怎麼洗澡的?

二、完整欣賞音樂,理解樂曲的旋律和結構。 1、完整播放樂曲,初步感知樂曲的旋律。 2、引導幼兒想象小貓洗澡的過程。 3、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提問:聽聽音樂有幾段?每一段的旋律是一樣的嗎?4、結合圖譜,進一步理解樂曲結構。

提問:這首樂曲到底有幾段?

四、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感受AB段落的旋律,想象並表現小貓洗澡的情境。 1、欣賞第一段樂曲,引導幼兒想象並表現小貓難受的樣子。提問:樂曲的節奏怎麼樣?小貓在做什麼?

2、欣賞第二段樂曲,引導幼兒想象並表現小貓沖水的情景。

提問:樂曲的節奏怎麼樣?小貓它是怎麼沖水的?

2、欣賞第三段,引導幼兒想象並表現小貓洗澡的過程。提問:這段聽起來與哪段相同?小貓是怎麼變乾淨的?3、欣賞第四段,引導幼兒想象並表現小貓沖洗泡泡的過程。提問:這段聽起來與哪段相同?它在做什麼?4、欣賞第五段,引導幼兒創編擦乾毛髮的動作。提問:這段聽起來感覺怎麼樣?接下來小貓會做什麼?

五、完整感受樂曲,想象樂曲中的情境。

六、幼兒隨樂表演,感受小貓變乾淨的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音樂區繼續隨樂表演。

反思:

在對音樂欣賞《呼嚕呼嚕清潔歌》這個活動的設計前,同指導老師、教研組老師對音樂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力圖在活動中以幼兒用心聆聽為主,感受歌曲的情境。活動中的聽是由淺到深(一共完整的聽了六遍,分段聽了一遍),每次都給幼兒提出了新的挑戰,幼兒在活動中沒有感到一絲的煩躁,反而聽的十分投入。通過運用線條形式的音樂圖譜,讓幼兒的視覺與聽覺形成更好的感受體系。在隨樂表演中感受了幼兒們意猶未盡的心情。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8

貓和老鼠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憨厚可愛的大貓和機靈調皮的小老鼠形象更是深受幼兒的喜愛。《貓捉老鼠》是一節趣味性強的音樂遊戲活動,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很高,能跟著我積極地模仿小老鼠不同的造型,並且能快樂地學唱歌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關鍵在於教師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不乏趣味性,對此,我做了一定的思考。在活動中,我給與了幼兒很多表演的機會,讓大多數幼兒能參與到遊戲當中去,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歌詞的內容,在演一演的過程中鞏固歌曲內容。遊戲應該是貫穿幼兒一日生活的主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體現課堂遊戲性,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最後"貓來了"是遊戲的高潮,也是幼兒情緒高漲的階段,幼兒真正體驗到了那種緊張情緒和迅速順利跑回家的快樂感和成功感。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是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上老鼠的動作,然後讓幼兒調動已有的經驗,讓幼兒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老鼠的不同動作,由於上學期學過《小老鼠上登臺》這節音樂課,而且每天的做操訓練使得幼兒對於小老鼠如何走路已經非常熟悉,孩子們很快地做出了老鼠走路的動作。接下來孩子把老鼠吃米、睡覺的動作也很快地學會了。這為接下來的韻律動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於這首《貓捉老鼠》這首歌當中,"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的重複部分比較多,幼兒在熟練掌握歌詞內容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容易混淆,當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會出現當唱到第三句"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一直唱下去,而不知道再轉到"小小老鼠……"上面。針對這樣一種現象,我採取的手段是當唱到第二個"小小老鼠"時,我領唱時加大音量和用誇張明顯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我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幼兒的思路及時即引過來,以免出現錯誤。通過多次的訓練,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已經能夠獨立把歌曲唱出來。

本次活動目標的第一點強調"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的不同動作",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我是利用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速度和力度。如"小老鼠肚子很餓了,想要找吃的東西,他心裡很急,那小朋友應該唱的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小老鼠吃飽了困了,想要靜靜地睡覺了,那你們應該怎樣唱才不會吵到小老鼠呢?"這讓幼兒自然而然地說出應該輕輕地唱。如何讓幼兒自然輕鬆的掌握演唱技巧,也需要老師巧妙地引導。

為了讓幼兒體驗到遊戲情景的真實性,我事先給幼兒準備了貓的頭飾,一方面加強了幼兒遊戲的角色意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幼兒遊戲的積極性。在最後"大貓捉老鼠"的環節中,孩子們臉上激動的表情和興奮的尖叫聲讓孩子們樂此不疲,很多孩子還主動要求老師再來一遍,這也充分體現了幼兒嚐到了遊戲的趣味性。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9

《歡樂頌》是一首名曲,是由德國音樂家貝多芬作曲的。歌曲的歌詞有多個版本,我們選用的大班幼兒音樂教材是經過改編的,是很適合幼兒歌唱的。

一、過程微調

在歌曲《歡樂頌》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首先出示音樂的圖譜,幫助幼兒瞭解歌詞的內容:藍天高高,白雲飄飄,樹上小鳥吱吱在叫,河裡小魚尾巴搖。我們大家多麼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從歌詞中感受美的畫面歡樂的情緒。接著聽鋼琴旋律,進行哼鳴,配上存詞“la”和“wu”唱曲調,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讓幼兒從歌詞中找到快樂的'地方,讓幼兒能用歡快的情緒唱歌。重點是讓幼兒進行二重唱,在幼兒通過看譜會唱歌的基礎上,幼兒分組演唱,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二、效果較好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很高,孩子們對於歌曲的重難點掌握的比較好。在形象的圖譜的提示下,合著音樂的美妙的旋律,幼兒較快的學習了歌曲,並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附: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活潑歡樂的情緒,唱出歌曲中的斷頓與連貫樂句

2.嘗試領唱和用襯詞合唱,逐步掌握音準和斷、連的演唱技巧

3.體驗大膽參與活動,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或CD,自制歌曲內容大的圖譜

2.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鈴鼓(鼓邊系綵帶)。

活動組織:

學唱新歌。

1.出示自制大的歌曲內容圖譜,瞭解歌曲內容。

2.欣賞歌曲,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聯想,體驗歡快的情緒

3.學習用單音節“la”和“wu”唱曲調。用“la”音唱時,要唱出斷頓,用“wu”音唱時,要唱得連貫、飽滿、有起伏。

4.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5.隨音樂輕聲學唱歌曲。

(1)唱出歌曲中的斷頓與連貫樂句。

(2)探索歌曲中什麼地方要唱的斷頓,什麼地方要唱的連貫。

(3)用歌聲表示。如第一、第二句的前三小節要斷頓,第四小節要連貫,第三、第四句要連貫等唱法。

(4)部分幼兒領唱歌詞,部分幼兒用“la”和“wu”唱襯詞進行合拍

(5)嘗試用鈴鼓為歌曲創編伴奏,如:在斷頓演唱時用輕輕敲擊表示,連貫演唱時用搖鈴鼓表示。

(6)隨樂歡快地用鈴鼓自由舞蹈。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有表現的學會演唱《小貓釣魚》曲目一。

教學重難點:

1.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表現《小貓釣魚》;2. p、mp、f三個力度在歌曲中的恰當表現。

教學用具:

自制卡通圖片、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聲音練習

1.聽音樂進課堂(CAI播放《多拉A夢》主題曲)2.發聲練習

①C大調音階練習(建立音高音準感,用輕柔、流暢的聲音練聲開嗓)②音程模進模唱

1 2 3 0︱1 2 3 0‖

(長期的帶變化的師生互動訓練,讓學生感興趣,也頗有挑戰性。鍛鍊學生唱曲譜的能力,X X 、 X 0 、 X.X這三節奏為所學歌曲的主要節奏型,對於學生力度的模仿變化為歌曲難點處理路徑)3.導課

師:請問同學們,剛才我們聽音樂進教室的時候是播放的什麼音樂,大家還記得嗎?生:《多拉A夢》(提高學生進課堂的關注度,學會用眼光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師:同學們真棒,沒想到《多拉A夢》的歡快旋律還在你們的腦海中流淌。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部關於貓的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我想同學們都對這個故事很熟悉,這裡就不再講述了。

好學的小朋友就會有問題了,什麼是“音樂童話劇”呢?

CAI展示:音樂童話劇是以兒童童話為體裁的結合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的一種綜合性戲劇表演。

嗯,一看就知道和以往的不一樣,下面讓我們一起接觸它吧!

二、歌曲學習

1.初步聆聽全曲,感受歌曲基本情緒。(CAI示譜,播放音樂)2.學唱歌曲旋律

師彈曲目一旋律,師分樂句範唱旋律生模唱(最後一樂句的三個丟分別模唱,三個力度層次的表現,對學生的節奏要求要準確)板書:弱中弱強

p、 mp、 f<(漸強關係)3.師分樂句彈旋律生唱歌詞。

(注意最後一樂句的力度層次)4.再次聆聽範唱,輕聲跟唱5.師伴奏生完整的唱歌曲

6.歌曲情感處理,以劇情出發,採用圖譜教學法

①首先唱樂曲第一二樂句,生談感受(陽光明媚,開心的小貓在河邊幹什麼)板書:

②師:接著有什麼事情?板書:

③師:接著誰來了?蜻蜓美麗嗎?它是往上飛的,還是慢慢停落的?

讓我們有變現的唱一唱。(師示範,指揮齊唱)

④難點處理

師:看見了美麗的小蜻蜓,小貓可動心了,所以它在選擇捉蜻蜓和釣魚經過的了幾番思想鬥爭。誰能用動作表情來模仿一下?師指揮有層次的表現此樂句。

⑤師結合圖譜指揮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播發伴奏,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兩遍。

板書:(劇情圖譜圖解析)

啟承轉合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第三樂句第四樂句陽光?+開心的小貓

釣魚

美麗的小蜻蜓+停落枝丫

思想鬥爭

(歌曲基本情緒和故事主角做什麼事)

(樂句情感及旋律走向)

(力度的遞進)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樂曲欣賞,使學生體驗感覺民樂合奏的情緒以及風格。

2、使學生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揚民族音樂,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聽賞樂曲《金蛇狂舞》,瞭解樂曲的風格特點以及熟悉它的主題節奏形式,感受打擊樂器鼓和鑼等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力。

三、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輕鬆地進行欣賞並積極參與民族打擊樂器的演奏活動。

四、教學準備

1、打擊樂器實物,大鑼、小鑼、鈸、鼓、木魚。

2、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感受身邊音樂

1、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匯入新課。

2、作曲者介紹。

人民音樂家——聶耳,是我國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重溫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時代精神。下面,我們來欣賞他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樂經典

1、初聽樂曲,感知基本情緒。

2、認識打擊樂器:鼓、大鑼、小鑼、鈸、木魚。

3、討論鑼鼓音樂的特點及用途:

①渲染歡快,熱烈的氣氛,表現節日的喜慶。

②用於指揮,統一步伐。

③常用於戲曲中的伴奏。

(三)享受探究樂趣深入欣賞樂曲主題,多媒體出示主題曲譜。

(四)體驗成功喜悅

1、再次欣賞《金蛇狂舞》全曲。

2、小組活動,配合練習。

3、動一動,走一走。和著鑼鼓音樂有序地走出教室。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2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的內容選擇、途徑手段、組織形式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徵。對於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可以為我們更好的從事幼兒園音樂活動提供有力的依據和保障。

通過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和兒童在活動中應該是互相構建、共生互長的。兒童的知識經驗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升日益精細化、豐富化、多維化、教師則通過對兒童反饋的敏銳的覺知和借鑑達到對兒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師幼雙方都能達到一個新質的生成、飛躍。

幼兒園整合理念下音樂教學活動實踐反思: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絡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絡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裡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裡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說話”。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有趣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說詞,幫助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可以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映象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著鏡子在自由交流著:“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放大鏡映象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內容。

(二)讓幼兒用音樂“說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必須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說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說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說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3

韻律活動向來是深受幼兒喜歡的,在音樂活動《挪威舞曲》中,小樹和小精靈的動作遷移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師通過多種感官在動靜交替中進行教學,鍛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小孩子生性好動,遊戲就像是他們的夥伴。藉著這一點,我把創編小樹和小精靈的動作放在活動的開始部分,並把此重點貫穿在遊戲一《小樹變森林》和遊戲二《小小魔法棒》中,以故事進行銜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注意力高度集中,整個活動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了創造性表演。雖然在活動中我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幼兒也基本掌握了活動內容,但還是存在這許多不足之處。

一、匯入過長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將重難點貫穿在兩個遊戲中重點教學,隨之引出音樂。這一環節需要個別幼兒創編動作,以及集體進行創編,而且幼兒一直要在活動場地中間與座位上來回流動,導致開始部分過長。而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音樂欣賞在活動進行了十分鐘後才出現。如果在進行遊戲時將aba結構的兩段音樂於遊戲想結合,效果會更佳。

二、有物件進行集體創編

韻律活動有獨自一人進行表演的,也有合作進行表演的。音樂《挪威舞曲》是aba結構的,韻律動作分別為小樹、小精靈與小樹、小樹。在第一段小樹變成大森林的動作創編中,幼兒獨自進行創編,教師給予鼓勵與表揚。而第二段小精靈與小樹相親相愛的動作創編中,幼兒都在創編小精靈的動作,而教師比較牽強的把幼兒做的動作形容成大樹,並引導兩名幼兒進行小精靈與大樹的合作表演。導致其餘在創編小精靈動作的幼兒無事可作。如果教師在進行第二段音樂的動作創編時,手持小精靈與大樹的圖片,先與幼兒交流創編小精靈和大樹的動作,再讓幼兒以椅子為物件進行表演,既讓活動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發展其想象力與創造性。

音樂欣賞是一項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音樂能力發展的活動。下面就我對中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

達爾克洛茲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於聽。”因此,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聽為主線。在聽的基礎上,教師用簡潔、準確、生動並具有啟發性的語言、圖片、電化教具去提示音樂的思想性、藝術性,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音樂。如:在音樂欣賞《荷包蛋》的教學時,我讓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內容,幼兒邊聽邊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過程及荷包蛋煎好後請大家嘗一嘗切身體驗。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節奏做煎蛋的動作。此時教師適當用圖譜誘導,加上一些自由發揮的簡單動作。

讓他們進一步投入音樂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島》的教學。如在引導幼兒欣賞《卡普里島》時,首先我用語言把幼兒帶入去卡普里島旅行的情境中。“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去卡普里島旅行啦!”然後讓幼兒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韻律平緩、反覆的特徵,想象卡普里島有什麼情景。聽完音樂讓幼兒說謊產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麼地方,再讓幼兒看圖譜,遊覽美麗的卡普里島。這樣音樂欣賞《卡普里島》就編排完成了。

(二)讓幼兒創造的模仿來表現音樂

幼兒的創造開始於模仿,脫離了知識經驗、技能技巧、思維方式等這些“創造工具”,創造性發展就等於一紙空談。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師直接提出主題,或引導幼兒回憶有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主題,然後由教師直接根據主題引出基本動作,並引導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最後再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探索的形式,創造出各種新的動作。

比如我在進行音樂欣賞“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時,我在準備好相應的歌曲之後,請幼兒自由的創編,孩子們有的側飛、有的向上飛、有的向前飛、還有的往後退著飛,一幅姿態各異、可愛的蝴蝶畫面剎時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相同,卻只侷限於單獨動作,此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哎呀,蝴蝶一個人飛多寂寞呀,這可怎麼辦?它們會怎麼做呢?”孩子們在我的點撥之下,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創編,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動作……,在此輪創編中孩子們不但隨著音樂開啟記憶的閘門,展開充分的想象,而且還加入了更多同伴間的合作,使自己的動作經驗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三)發現典型,帶動全面

在活動中儘可能的為幼兒提供同伴交流與合作,顯得十分必要。因為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處於基本相同的水平,他們間的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情感上相互支援,行為上相互模仿,經過認同、內化,融入自己的經驗,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表現的慾望和信心會更足。所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幼兒提供同伴間充分交流的機會,並善於捕捉幼兒創作中好的範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相互觀摩、相互借鑑。因為,這個好的“範例”,對其他孩子來說是一個很直接的啟發,他們可能模仿這個好的動作,也可能在此啟發下,創作出更新的、更獨特的動作,從而更好的以“典型”帶動“全面”。

(四)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啟迪

音樂一開始,幼兒就會馬上進入到表現中去,這瞬間的反應,也就是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判斷能力培養的時刻,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和想象力,馬上要隨著音樂的韻律而動,投入到再創作——自我表現的階段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程式不同,對音樂、音樂欣賞反應的“潛質”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現程度。有的一聽到音樂前便知道用什麼動作去表現;有的則要在聽完音樂後,才能表現出組合的動作;而有的只能反覆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

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啟迪,幫助他們聯想意境、理解音樂,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充分地發揮。在音樂欣賞《小紅帽》這一活動時,用視訊儀放大幼兒用書,指著圖講述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說圖譜:“小紅帽去森林,她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跑,見到外婆嘻嘻笑。讓我們一起跟著小給帽出發吧!走一走一迪篤迪篤……”。然後讓幼兒傾聽音樂《小紅帽》,跟著教師的伴奏一起有節奏地說。這時性格內向的幼兒動作幅度小,緩慢地表現出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性格開朗的幼兒則動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動作表現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教師應給予恰當的分析,肯定和鼓勵,引導和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節奏嘗試模仿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2、體驗泡茶、喝茶的快樂,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泡好的茶。

活動重點:

能跟著節奏模仿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活動難點:

在圓圈上交換舞伴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1、這是什麼地方?虞山上茶園裡的茶葉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採茶吧!

2、看,這些都是我們採來的虞山綠茶,想不想泡一杯嚐嚐?泡茶的時候要用什麼呀?

二、分段學習舞蹈動作

1、找朋友:茶壺和茶杯是一對好朋友,兩個人一見面就高興地跳起舞來。

(1)教師邀請客人老師示範舞蹈。

(2)剛才你們看到小茶壺和茶杯是怎麼跳舞的?師生共同回憶並學習動作。

(3)、幼兒隨音樂兩兩相對當茶壺和茶杯做動作,提醒幼兒要跟著音樂有節奏地踏步拍手。

2、瞭解小茶壺和茶杯外形特徵

(1)剛才你們誰是茶壺誰是茶杯啊?他們長的一樣嗎?小茶壺是什麼樣的,小茶杯是什麼樣的?

(2)幼兒自由表述。

(3)提問:你們能不能把自己變成小茶壺和小茶杯呢?怎麼變呢?

(4)幼兒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動作。

(5)看看老師是怎麼變的。教師分別隨音樂示範表現小茶壺和茶杯。

(6)教師小結:茶壺:壺把→壺蓋→壺嘴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單腿跪下

(7)幼兒嘗試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動作

(1)教師:小茶壺要給小茶杯倒茶了,我們來看一看下茶壺是怎麼倒茶的。教師隨音樂示範倒茶和接茶的動作。

(2)幼兒兩兩合作模仿

(3)提醒幼兒注意小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4)幼兒再次聽音樂模仿

三、完整表現音樂

1、請幼兒自由結伴,聽音樂完整表現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四、加大難度,在圓上交換朋友做動作。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瞭解茶壺在內圈,茶杯在外圈。提問:現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還想喝其他茶壺裡各種味道的茶,怎麼辦呢?

2、在圓上教師示範,幼兒嘗試交換舞伴的動作。小茶壺聽到我說“走”的時候,你們就前走一步,換一個朋友。

3、幼兒在圓上隨音樂完整表現動作。

4、交換角色做動作。

五、結束部分:剛才我們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綠茶,現在我們一起來品嚐一下吧!

教學反思:

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茶葉上市的時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樂活動讓孩子感受採茶的歡快氣氛,隨著音樂節奏的快慢感受採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這個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幼兒在學習中的創造學習能力和主體地位,在學習中讓幼兒的個性得到自由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達到幼兒創新學習、自主學習的境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不足和遺憾,例如在節奏遊戲中,有一些幼兒的創作顯得比較簡單,體現不出水平,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多進行教師示範,同時注重幼兒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在拓展教學時,我發現有一些幼兒獲得資訊的渠道較狹窄,今後可帶領幼兒做一些資料收集的操作,讓幼兒熟悉這個環節。我還需不斷改革教學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創新能力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5

設計意圖

如何讓小朋友感知圓滑和斷奏?首先從音樂開始,有語詞的音樂,總能讓小朋友學習興趣點增強很多,於是我們選擇了“小花貓”這首歌。再則便是活動的設計,有趣的情景,總會吸引吸引的注意力,結合這一點,我們將該活動從頭到尾融入情景中。激發小朋友參與,從而掌握圓滑和斷奏。

活動目標

1、小朋友能感應樂曲中的圓滑與斷奏;

2、感受音樂遊戲中,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通過律動、遊戲,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圓滑與斷奏。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圖譜、放大鏡、自制跳蚤並掛在繩子上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一)、暖身活動:

1、師幼用斷奏,圓滑音問好

2、放大鏡看跳蚤

(二)、故事匯入:出示故事圖片--小貓找河馬醫生治療跳蚤。

河馬醫生有好多的祕密武器,他的診所裡總是擠滿了病人。小花貓來了,她渾身發癢,難過的不得了,河馬醫生用放大鏡一看,原來小花貓身上有好多的跳蚤!於是,河馬醫生讓小貓用力跳跳,將跳蚤跳下來。

二、律動感應:

(一)、分段感知:

1、A段斷奏Staccato(完成河馬醫生的任務:跳跳,跳蚤就沒了):學貓步左右輕跳。尾句後音效/學貓咪伸懶腰。

(1)、小花貓在什麼地方跳呢?教師出示語詞圖譜,讓小朋友知道每句的句首左右跳動一下。

(2)、隨音樂,看圖譜再次跳動,感受斷奏。

小花貓身上的跳蚤還有嗎?有的,河馬醫生建議了,用爪子撓撓。

2、B段圓滑Legato:學貓咪抓鬍鬚。在唱“喵喵”時才做抓跳蚤的動作。

(二)、整曲律動。

看圖譜,跟隨音樂節奏,進行律動,感知圓滑與斷奏。

三、角色扮演活動:小花貓抓跳蚤

兩助教老師將掛有許多的“跳蚤”的繩子牽在空中,A段時,教師上下左右晃動繩子,幼兒扮小貓,隨音樂跳動躲避跳蚤的碰觸,避免被跳蚤“咬到”。B段幼兒開始抓跳蚤,每到“喵”處可抓一隻,直到音樂結束。

四、隨音樂,做肢體律動,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以小花貓身上有跳蚤,河馬醫生出主意抓跳蚤為背景,引導小朋友通過層層遞進的遊戲,來認識音樂中的圓滑,斷奏音。在活動中,小朋友能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活動,也能分辨並用肢體表達自己對圓滑斷奏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