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13W

《打電話》的教學反思

打電話教學反思

10月20日我上了一節小班語言課《打電話》,源於我接到我們班的寶寶給我打了電話才想到選這個內容的。《打電話》是小班的語言活動,主要通過故事讓幼兒能模仿故事中的對話,與同伴進行交流。在設計活動時設想了讓幼兒打電話來引出故事,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瞭解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然後讓幼兒扮演小動物來打電話。講故事時每出現一個動物就出示個頭像,頭像之間的連線就是電話線,邊連線邊講電話的內容,讓幼兒參與和老師一起來說動物之間的對話,這是第一遍接觸對話,隨後分組讓每組幼兒扮演每個角色,第二次接觸對話,最後是讓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動物,第三次接觸對話。通過三次接觸電話的對話,幼兒瞭解了對話的內容。可是整節活動下來幼兒興趣不高,很少有幼兒能完整地說出電話的對話,一直是我在講扮演不同的動物,沒有把設想的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上下來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修改,也有一些疑問想要探討的。

一、課前的熟悉是否有必要。

一是教材上的要求,二是為了讓幼兒對故事有所瞭解,能很好地練習對話,所以在上課前讓幼兒欣賞了故事的動畫片,熟悉了《打電話》的故事內容。在進行活動時我一講故事出示太陽、松鼠等小動物的頭飾,幼兒就能說出下一個是打給誰,最後在動畫片裡還有小猴子,我沒有出示,幼兒一直說還有猴子,沒能認真地聽我講故事了,課堂上有點亂。

二、教師要會靈活調節課堂。

由於出示頭飾時缺了小猴子的頭飾,以至於幼兒的思維都放在了頭飾上,沒能去關注故事的內容和老師的要求了,也使得教學活動不能如先前設計的教案進行下去。如果這時我靈活調整一下教學,講完長頸鹿給小刺蝟打完電話後,讓幼兒來扮演小刺蝟給小猴子打電話,“小猴子,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果子吧。”也許幼兒興趣就會提高,而不是硬要把幼兒拉回你設計的活動中去。

這也讓我知道老師除了要會設計教學環節,也要會根據實際教學進行靈活調節。

三、語言練習要融入角色。

在讓幼兒扮演小動物打電話,學說打電話的對話進行了兩次,一次讓小組幼兒共同扮演一種小動物,一次是個別幼兒扮演小動物,兩次的練習效果都不理想,還是沒有幾個幼兒能完整地說出“XXX,秋天到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果子吧。”而且幼兒興趣不高,說出來的話很乾枯。

在練習時要有環境創設,讓幼兒入融入所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讓幼兒戴上頭飾,而不是拿在手上,拿在手上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其次讓幼兒作出動作,用手作出打電話的動作,就像是真得在打電話,打電話時面向說話物件。最後讓幼兒用不同的語調去扮演不同的小動物,這樣會使幼兒更能融入角色。

四、講故事是老師講好還是錄音機講好。

現在回顧這節課時有一個疑問是就是語言活動中講故事是老師講好還是錄音機講好。

在進行《打電話》活動時我採用老師講故事,邊講故事邊出示頭飾邊用粉筆連電話線,由於幼兒的打岔沒能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也造成後來幼兒練習對話時沒能清楚地瞭解對話內容。

去鱸鄉幼兒園聽了一節大班語言《有趣的落葉》,教學活動中老師用到兩次錄音機講故事,第一次讓幼兒瞭解了散文的內容,第二次再次瞭解,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錄音念,更加深了內容的.熟悉。

五、忽視了小班幼兒的現有經驗。

在進行教學活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很重要。在生活中,4歲的幼兒習慣了與人面對面地交流,很少打電話,拿起電話不知道說什麼,缺少這打電話的經驗,所以在進行活動時幼兒不像是在打電話。我們在創設教學活動時以幼兒現實生活中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想來設計,如果脫離了小班幼兒現有的經驗就會出現像幼兒對活動興趣不大或是幼兒只是講自己知道的不去理會老師弄得課堂很亂。

《打電話》教學反思

昨天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第13課《打電話》。《打電話》是一段惹人發笑、發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這段相聲採用誇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囉嗦、廢話連篇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群眾的喜愛。沒想到在這一課學習之中,同學們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充滿笑聲。這節課最大的收穫是:沒想到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在模仿文中的句子時,卻摹仿得惟妙惟肖。同學們在討論中便讀通了全文,並能用文中的對話去說明打電話人的囉嗦,還能繪聲繪色的表演.看來只要學生有興趣的再長也能背下來,沒有興趣的再短也不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