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影子》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14W

傳統語文課堂的模式可以定義為師本語文課堂模式,它使學生難於擺脫教育體系的弊端,難於擺脫教師控制、主宰語文課堂的局面,以至學生潛力難以發揮,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難於投入,興趣自然減退,學習效率下降,師本語文課堂實際上是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體系,但由於教師與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又無法被學生所接受。有別於師本語文課堂的生本能使學生擺脫原有教育體系的桎梏,擺脫完全由教師控制語文課堂的局面,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使學生完全發揮自己的學生潛力。生本語文課堂最主要是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它是一種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式;教師“導”的功能是放在設計“先做後學、先會後學”的過程上,而不是師本語文課堂──教師一點點地教,學生一點點地學的過度分析上。

國小語文《影子》教學反思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等情緒體驗。新課程強調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為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教學時,我就從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入手,著力營造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以《影子》為例,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創設情景,注重體驗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和積極情感體驗。《影子》一文是採用兒歌的形式描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課前,我從學生那兒瞭解到他們除了知道影子是黑的之外不知道有其他什麼特點。如何讓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影子其它有趣的現象。我想到了遊戲這種活動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內容的教學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遊戲是他們最喜愛的,也是樂此不疲的活動,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在遊戲中受到感染。於是,在課間我設計並組織了孩子們玩“踩影子”的遊戲。他們兩人一組,你追我跑,你踩我躲,不知不覺在輕鬆的情景中發現影子有趣的現象。在上課時,當老師問起,“在遊戲中你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時,學生爭先恐後舉手,有的發現發現影子總跟著自己,自己做什麼,他做什麼;有的發現自己躲在房子的後面,影子就沒有了;還有的發現太陽出來就有影子,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能交流發言的學生個個神采飛揚,滿臉喜悅。由於時間關係沒有點到的學生只能遺憾地從鼻腔裡發出一點聲音,收回小手。

二、真情交融,享受快樂

生本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要讓老師從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釋放為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在語文課堂中的二、三分鐘的課間活動時間,我也針對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找影子”的課間遊戲,豐富學生的語文課堂生活,滿足他們情感體驗。在設計這一活動時首先是我與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然後再是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設計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他們都是平等的,是他們的朋友,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來設計活動,贏得學生的歡迎,他們個個興致昂然,教室裡每一寸空間都能感受到學生的快樂。遊戲結束,學生能很快地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美好的情感體驗常常來源於師生之間的真情交融。當智慧與美好的情感體驗交融時,可以爆發出驅動力,師生關係的和諧正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真情交融,使師生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情趣與自身無法估量的潛力。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進去,及時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的平等、親和、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

三、小組協作、教室當學室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行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生本語文課堂強調的`小組協作學習法是指合作、夥伴的形式,把幾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一般為四個),以小組的形式出現,包括小組協作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等等,從而充分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品質和協調能力。

即當學生面對新的教學內容時,可能一部分學生已通過自學或家人、朋友的幫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內容。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出來,讓他們“當”起同學們的“教師”,尤其是在生字教學這一環節,有些學生很會認生字,而且字音也很準,我就讓他們當“小老師”帶領著小組的同學認讀生字,在“小老師”的帶領下,教讀、開火車讀、聽音找朋友,學習形式豐富多彩,“老師”教得津津有味,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學生教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看到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我感到語文課堂只有交給學生,才賦有生命。

四、生為本、尊重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的“人文性”表現在具有濃郁的人文特色,充盈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課程,更是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人格的載體,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學學生朗讀懂文字、獲取書面知識,更要讓有著鮮活思想,獨特個性、獨立人格的學生在閱讀文字時傾注自己的感情,融情入境,與作者情感共鳴。由此,我深入文字,反覆吟誦,品讀文字的含義和作者的感情。努力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自我感悟。經過分析我選擇“小黑狗”一詞作為與學生溝通的話題:“你們喜歡小黑狗嗎?為什麼?”小狗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當選擇這個話題時,我想小狗可愛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裡一定鮮活起來,要不怎麼學生紛紛舉手,唯恐老師不點他。由對小狗的喜愛引發到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和小狗一樣的可愛,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將喜愛之情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由於各自感悟不同,讀出來的語感也不盡相同,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我沒有硬性規定他們該怎麼樣讀,反而鼓勵他們讀出是自己獨特的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組織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情感,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力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