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精選

才智咖 人氣:1.85W

《快樂的節日》選自同名歌曲,整篇詩歌生動活潑,韻律歡快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節日歡慶的氣氛。下面是關於《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精選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一

上課前,我和同學們一起拍著手,聽唱歌曲《快樂的節日》。使學生的注意力由課間遊戲轉移到課堂上來,接著,我問孩子們:“什麼節日是最快樂的節日?你們都會怎樣慶祝自己的節日呢?”因為幼兒園裡都過過兒童節,所以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就說出了六一兒童節,我隨機引出你們在幼兒園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因為有他們的親身體驗,小朋友很容易感受到當時的快樂。孩子們有的說“去公園玩”、有的說“表演節目”有的說“買漂亮的衣裳”······在回憶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過節時的快樂心情。快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學生炫耀快樂的需要滿足了,也為課文的學習作一個鋪墊。接著,我就直接揭題,在國小裡的第一個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天我們就提前來過一個《快樂的節日》,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很自然地讀出了快樂的感情。這樣的匯入比較自然,而且學生把快樂的回憶拿出來了。

這是一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的詩歌,我藉助孩子們愛唱愛跳的天性,引導說:“同學們想學唱這支歌嗎?”“想!”“那就先自學一下歌詞吧。”音樂課的輕鬆愉快有效地促進了孩子們的自學激情,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後,讓他們迫不及待地去讀課文。

接著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生字登山比賽。就連基礎最弱的殷悅也能認識九個生字,這樣的學習效果大大地鼓舞了我。以後一定多放手,給孩子們充分的互幫互學空間。

語文課重在閱讀,詩歌更是要在讀中感悟。我認為只有一遍遍地朗讀,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才能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快樂的心情。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說說喜歡的理由,並有感情地讀給小組同學聽。小組裡每一位同學都要讀,互聽互評,互相學習。我比較尊重學生的選擇,讓他們挑選自己認為讓他覺得快樂的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初步感受節日的快樂。這首詩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生動形象,旋律歡快、活潑,是孩子們愛唱的歌曲之一。詩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隊員們歡慶自己節日時快樂、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達了他們長大後決心報效祖國的志向。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而且詩歌圖文並茂,全詩以“樂”為線,心情之樂、成長之樂、理想之樂、場面之樂,貫穿全詩,生動地描繪了少年兒童歡慶節日時的快樂心境和歡樂熱鬧的情景。今天的朗讀,孩子們就像過節一樣快樂。

只是“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這個比喻句孩子們領悟得不是很好,仿寫的也很差。以後還要多下功夫。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二

《快樂的節日》這篇課文實際上是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的詩歌,語言很優美,是極適合一年級學生朗讀的,所以本課的重點便是指導朗讀和背誦。詩文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隊員們歡慶自己節日的快樂、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達了他們長大後決心報效祖國的志向。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

上課伊始,我先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的節日有哪些?你們最喜歡的節日又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熱議”,教室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我適時引出另一問題:你們在幼兒園是怎麼過兒童節的呢?在小朋友們回憶“節日趣事”的時候,我又問:過兒童節,你們快樂麼?生:

“快樂!”接著,我就直接揭題。在國小裡的第一個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天我們就提前來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板書課題)。

這樣的匯入比較自然,而且學生把快樂的回憶拿出來了,快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為學習這篇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互動合作中,我設計了教師範讀,自由讀,全班齊讀,小老師領讀,男女對讀等一系列的朗讀方式。當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後,就要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和體會。然後,我又讓他們挑選自己認為讓他們覺得最快樂的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再次感受節日的快樂。在這樣反覆朗讀過後,很多學生都已經做到了熟讀,接著讓他們背誦也就更輕鬆了。

但本首詩篇幅較長,章節聯絡不大,學生背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展示交流中首先為學生設定背誦比賽的情境,接著引導學生從章節再至整篇詩文的背誦,並交給學生背誦法,逐步讓學生體驗背誦成功的喜悅,培養背誦的興趣,堅定背誦全文的信心。經過這樣的訓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一二章節了。

課後,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反思。教學中,我意圖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自由選讀課文小節,並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勾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

因為課文是一首詩,不同於一般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敘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說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於生活閱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象、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臺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

對於這點,我在課堂中有所忽略,而是著重於詩文的背誦,這是本次教學的不足之處。

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於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年齡、知識、能力、興趣等)、教學內容(課文的體裁、語言特點、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等)、教師情況(文化素養、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等);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的彌補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