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不僅僅是職業目標

才智咖 人氣:1.79W

既然叫“規劃”,就不是簡單的一個“職業目標”。職業規劃實際上是一個關於職業發展方面的解決方案。

職業規劃不僅僅是職業目標

比如,我剛畢業走出校門兒,我想將來當一個總經理。這不叫職業規劃,這只是個職業目標而已。做一個更恰當的比喻:創辦一個公司,總需要一個商務計劃。大家用“商務計劃”來類比去理解“職業規劃”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想象一下,任何一個公司,如果沒有關於市場、營銷、一兩年的財務預測分析報告,這個公司只是跟著感覺走怎麼可能成功?職業規劃也正是如此,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時候,我們鎖定的目標不能立刻實現。怎麼實現它?能不能實現它?怎麼分解它?這才是職業規劃的具體內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既是規劃。

 職業規劃與人生規劃

說職業規劃,不得不提到,職業規劃只是“人生規劃”中的一小部分。人生規劃的前半部分是學業規劃。我們只是把走入職場後的部分叫做職業規劃。要想完整,應該把前半部分的學業規劃也囊括進來。職業規劃與學業規劃實際上是連貫的、分裂不開的。而學業的規劃多半都是你的父母幫你做。

學業上,有老師來教你;你不懂的問題,一定會有老師能給你解答出來,並且,那些答案都是唯一的、正確的!

但是,畢業以後呢?我們要實現一個規劃目標:幾年內要成功,怎樣走才是最佳捷徑?微積分計算不出來,乃至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幾乎所有科學知識,在職場上都派不上用場。怎樣與老闆相處?怎樣與上下級同事相處?在二三十個部門員工中怎樣脫穎而出?這些東西無人教你。所學的知識文化一旦走入職場,就應該為我所用才好,但實際上大多知識本身不能直接用上。這對生涯規劃來說是割裂的、不利的。

 走入職場,誰來指點你的職業規劃?

我們離開了學校以後,就沒有了老師可以依賴。那麼,我們在職場上遇到問題時怎麼辦?比如,跳槽能否成功,請教誰呢?數學老師能給你答案嗎?走入職場之後,我們的職業規劃方面大部分面臨許多困惑!尤其是改革開放,各方面變化特別大,很多不可預測的東西。在這些變化莫測的背後,要掌握一些規律,大部分都得靠自己去摸索!但要付出幾年的青春代價。幾年的時間嘗試失敗,最後得出一點點寶貴經驗。

其實,完全可以找到一些有經驗的人來給你指點一下,可能會使你走個捷徑。因為他們的手下可能有數百名員工,有企業管理和用人的經驗,提拔誰重用誰,他們最清楚這裡的升遷規則。

職業規劃,不一定是那些手持“職業規劃師”證的理論研究者可以為你做的事。

 人與人出生就是不平等的

不要認為人與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人一出生就是不平等的。有的出生在高幹家庭,有的是窮苦出身。

但是,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任何用。天道酬勤,哪裡都是起點,哪裡都可以成功。

不要嫉妒別人的優勢,要發歡喜心去接受那些比我們條件優越的起跑者;但又不要認為格局永遠會一成不變。今後的命運脈搏,全在你自己的把握。

職業規劃永不言遲

雖然說,職業規劃與學歷、專業、年齡、經歷等因素密切相關,但一旦選錯了專業、入錯了行、年紀過了崗,及時調整永遠不遲。

三十不立,四十以後依然可以再塑輝煌。柳傳志四十歲才創立聯想公司。

要是人生必然經歷失敗的話,早失敗比晚失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

不經風雨,如何見彩虹。大器必晚成。

 正確理解“一切隨緣”

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詞彙“因緣”,乃是取自佛教中的一個術語。“緣”,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條件”。

生活中,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具備方方面面的條件。比如,你突發奇想要創業,這便是具備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緣”,但光有自己的初發心遠遠不夠,接下來必須考慮其它的緣分是否具備是否成熟---資金、市場、團隊等等。不能客觀地分析這些“因緣”(條件)而只是一意孤行,那必定是不會有結果的。缺什麼因緣,努力去尋找和積累這些因緣,或者發現因緣根本不成熟暫時放棄創業的打算,這都是明智之舉。

起心動念便是一個重要的因緣;積極謀劃、結識善友、傾聽指點、寫好你的商務計劃、尋找投資人…等等都是做成一件事的“緣”。如果一切因緣都不具備,或者因緣發生變化我們無力挽救,那我們就“順其自然”、“隨緣”,沒有啥可抱怨的,因為自己該盡力的已經盡力了。

所以,真正懂得講“因緣”的人,不該是消極的宿命論的人生,而是積極的.、向上的、豁達的人生觀。

 從“因緣”話“激情創業”

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首富”,“新秀”。人們容易受到成功者激勵而面對大批的失敗者往往視而不見。事實上,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往往有九十九個人做了失敗的先烈。那些充斥媒體的成功故事,讓絕大多數職場上的人士熱血沸騰,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則發誓不再“給人打工”而匆忙開始了自己的“激情創業”。

激情創業者,往往說練就練,任何人的忠告勸阻都如耳邊風。強烈的成功願望,支撐著他可以吃一般人吃不了的苦;他的強烈信念,也正障住了他的智慧,感性把理性拋到了腦後。這個時候,九匹馬拉不回,十盆涼水澆不醒。

創業需要激情;但光有激情不能創業。

 直來直去的性格有什麼不好

有人樂於把心直口快、直心腸來當作自我的“優點”來對待。心直口快在職場上是缺點不是優點。周圍人畢竟都是凡夫,有自尊心、嗔心、我執,你若張口就直說對方的不是,往往對方不會接受,不但不接受肯定還會反彈。這就是不善巧的結果。

中國古錢幣多半都是內方外圓的形狀。除了從審美學上必定有其美學的意義外,也一定有其哲學上的意義。方,表示我們的原則;圓,代表的是方便、善巧、圓融、應機等。

方在內圓在外:內表示我們自己的內心,外表示我們接人待物為人處事;外圓表示我們為人處事要圓融一些、方便別人,而我們自己的原則要有,但原則在內心中,不必處處示人;此外內方外圓也表剛柔相濟、內剛外柔的處事哲學。若是方在外,則必然處處碰壁,因為稜角分明必然與周圍人發生摩擦、是非、碰撞。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愈病者良。學會內方外圓,內守原則外現圓融。這樣,才能在世間做事“左右逢緣”。

性格決定命運,能改變自己不良性格的人,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蜜蜂採蜜與 “採毒大王”

生活中,我認識一朋友。可以說,他很有才華。正是因為他有才,所以他傲視一切。一旦聽人說某某“牛”人,他就一定要見一見。為了能見到牛人,他開始時總是顯得十分誠懇十分謙卑。一旦接觸到了牛人,就開始與對方“鬥法”,想方設法找到對方的不足之處,大有不發現點BUG誓不罷休的精神頭兒。一次找不到,兩次;兩次發現不到,三次;……終於有一天,發現了對方的BUG,那興奮勁兒就別提了,他會立馬給所有朋友打一圈兒電話說:“那個某某牛人,實際上也沒什麼了不得的,他被我收拾了一頓!”

他如此這般“修煉”多年,已經修煉成“精”了。他似乎是“採毒大王”,所有的“牛”人的“毒”(BUG)都集到他一身。他如數家珍,是BUG收藏專家。只是他,如今快三十八九了,一直找不到工作,創業多次也都全部失敗。希望我們都學蜜蜂採蜜,別學我這位“採毒大王”朋友。

海納百川,因低乃容;經驗變成理念;“大腦軟體”的不斷升級要從改變看人看事的習慣做起。

 絕處逢生,貴在堅持

1994年是我的30歲。那一年,是我最困惑的一年。我所在的先鋒公司一夜之間倒閉,雖然自己做為CTO、開發部部長,但全國獨一無二的技術因為公司市場決策的失誤而撞了冰山----公司投入市場300萬元血本無歸。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我的夢想,一下子破滅了。我不得不懷疑,技術是否一錢不值?!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又加上自己已經三十了,都說30而立,我卻30而敗!船沉了,我在波濤洶湧的海中漂泊遊蕩著,拼命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但怎麼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棲身的小島;後悔當初下海的決定,但回頭已經看不見岸,沒了退路。於是,在我30歲這年我發誓:今生我絕不再做技術工作了,我非得好好研究研究市場是怎麼回事,轉向!這一決定是痛苦的,遭來的都是鄙夷的目光,自己過分內向的性格似乎也確實與市場銷售沾不上邊兒,但我不信邪的堅強性格,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尋找市場工作機會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終於在一年半之後看到了一個機會,勇敢地去抓住了,從此放開了膀子施展我的全部能量,市場行銷、開辦全國軟體連鎖店、全國代理髮行PC遊戲軟體等等工作,進而掌管公司的全面管理;從此,走上了職業經理的行列。

轉行往往要付出代價

職業生涯,最怕的是中途跳轉行業跨度太大。你的職業經歷,就是職場上的通行證。中途跳轉的相關行業經歷若沒有關聯性,企業很難對你做出判斷,故此很難被錄用。

剛畢業即將走入職場的大學生,切忌沒有規劃地隨便找一分工作,第一步走錯了,有可能將來要付出雙倍的代價來彌補。

我自己的例子:三十歲的時候,才想到要轉行。性格不合適、經驗沒有。因此我付出了兩年的代價,幾近絕望才終於轉行成功。

回頭草的妙用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職場中,人們通常用這句話勸慰自己不能走回頭路。

先分析分析為什麼好馬不吃回頭草:在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到處都是鮮美的嫩草,你說這匹馬有必要吃回頭草馬?甭說是“好馬”,即便是瞎馬,能吃到回頭草的概率也幾乎為零。

再想象一下:時光流逝,大自然被人類破壞殆盡,走過百里也見不到一棵鮮嫩的草。偶然發現一片綠草地,發現是幾天前吃過的綠草地,但幾天的時間綠草又長高了不少,於是你便可再飽餐一頓。

職場上,人們離開一個公司,往往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更不管原來的那家公司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給他條件多麼的優厚,他往往堅信“好馬不吃回頭草”,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匹好馬,生怕回到原公司自己就變稱了瞎馬。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誤區!

雖然你離開公司時曾發生過種種不快,雖然你討厭的上司依然還在,但是離開公司後你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練,已經不再是從前的你----你發現別的公司也好不到哪裡,原來的問題也多半是自己的問題,你已經學會了寬容和理解,到別的新公司給你的機會實在有限。這時候,如果原公司向你招手,你為何要說不呢?不要因為“面子”問題而失去了一次大好機會,一個有智慧的人應該永遠是理性的思維。原來的公司,你最熟悉;原來的上司,也最熟悉和了解你。

“經理們寧願用一個已經知道他有多壞的人,而不願意用一個還不知道有多壞的人”。這是美國職場調查得出的結論,也是中國那些經理們的普遍觀點。回頭草好吃的話,幹嘛不吃?

 學會毛遂自薦

如今的時代,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是競爭激烈的時代。保守、含蓄的性格,在職場上是不利於發展的。

任何一個職位,都會有若干個潛在的對手在競爭。不要坐等聖旨降臨,要學會積極地促進,掌握好時機,毛遂自薦,你可能會迅速脫穎而出。

97年5月份左右,作為前導公司市場部經理的我敏感地意識到:公司需要一個副總經理。但公司老總很有可能提拔別人,不一定是自己。我決定毛遂自薦,把腦子裡想到的自己的優勢分析一條一條寫在了上面,第二天交給了老總。老總沒想到我會毛遂自薦做副總。一個月後,董事會正式決定了,讓我做副總經理。

當然,能力必須具備,這是基本前提。

 職場上不能不面對政治

“政治”似乎與卑鄙、骯髒、見不得陽光劃上了等號。人人都以“不懂政治”來表明自己的潔身自好;人人都以鄙夷政治來表明自己是真材實料。

公司中,經常聽到員工們背後議論紛紛說:某某人就是會溜鬚拍馬才得到老闆的提拔的。員工往往認為靠政治手段競爭,是不公平的競爭,甚至認為是老闆“瞎了眼”分不清誰是真正的人才,因此抱怨自己遇不上伯樂沒有好老闆賞識自己。

職場上到底需要不需要政治呢?答案是:絕對需要!雖然人人口頭上都稱自己“討厭政治”,但一旦你成為經理,你提拔下屬的時候,一定是傾向於提拔與你相處融洽的人。也就是說,那些聰明的、懂得政治的人往往得到上司的賞識、提拔,而工作表現、業務能力倒成了其次。

不要認為這個社會是“公平競爭”的社會,更不要把烏托邦理想主義的虛幻世界生搬硬套到現實生活中。你有喜怒哀樂,你的老闆喜怒哀樂不比你少。職場上的“政治”,實際上都是符合人性的東西。

當然,沉溺於政治而忽略了業務,那往往是無根之草。這裡說“職場政治”,是建立在業務基礎之上的,否則,練好基本功再說了。

 力氣和才華積攢不下

錢財可以積攢,但力氣和才華積攢不下。力氣積攢多了變脂肪;才華過時不用就沒了價值。

付出永遠在前,獲得永遠在後。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年輕人往往不知道。下班時間一到,第一個衝出辦公室;你讓加班,他先提加班費等條件。沒有一個老闆會提拔這樣的員工。

要有積極正確的職場世界觀,工作不能得過且過,你為公司做出貢獻,公司不給你報酬是不可能的事。在利他中實現自利。

 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職業生涯中,挫折和失敗在所難免。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士,其成功的背後都有很多的辛酸故事。拿不起,是沒有魄力;放不下,是過於執著。要拿得起,放得下,笑傲職場。

“遊戲人生”----做事,要象玩遊戲那樣全身心投入;當事情過去的時候,要從“遊戲”中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