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二線城市就業趨勢顯現:"幸福感"重新考量

才智咖 人氣:1.33W

前不久,北大女碩士蘇黎傑回鄉當油漆工的新聞,一時間讓輿論譁然,然而轟動效應轉瞬即逝,因為誰都知道,如今碩士生已不再是就業的“萬金油”。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老師王丹介紹,今年很多碩士研究生就業時,心態更為平和務實,很多學生更多考慮的不是工作地點,而是幸福指數。

研究生二線城市就業趨勢顯現:"幸福感"重新考量

在寧波月薪兩千能接受

講述人:何欣蔚 女 院校:中國石油大學

她嚴格說來,並不算是“逃離北上廣”一族,因為自己一早就認定,北京只是箇中轉站。

2004年,何欣蔚剛剛考入天津大學本科,暑假裡,她去探望一個北京的親屬。從前門到南苑,她在公交車上晃盪了近兩個小時。“堵車加暈車,我下車就吐了,從此以後我去親戚家只敢打車。”何欣蔚說,相比之下,她更喜歡小城市那種近在咫尺的空間感。

大四時,何欣蔚決定考研,因為想進設計院工作,研究生學歷是道門檻。“設計院既有理論研究,也有實踐性較強的專案,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工作”。2008年何欣蔚因幾分之差被調劑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讀研。

對於就業,家人希望她在京讀研後,能留京工作,畢竟在北京有親戚可以照應著。可在昌平校區讀書兩年,何欣蔚對北京的高房價亦有所耳聞。2010年年末求職時,她毅然避開閃閃發光的大都市,轉而投奔二線城市,尋求平靜安逸的生活。

在年前第一撥求職浪潮中,何欣蔚搶佔先機,如願以償與寧波一家設計院簽了合同。“國企,隸屬中石化,專案很穩定,總能有活兒幹。”2000元的基本工薪在消費水平較高的寧波不算高,獎金也要入職第二年才發,但何欣蔚寄希望於職業的安適程度與發展空間。“如果當初我選擇本科畢業就業,月薪不過如此,但本科生沒法進設計院工作。女生還是希望有個穩定的歸宿。”

對於留京工作同學的高薪,何欣蔚倒是沒有眼紅。當年本科畢業選擇就業的同學在京月薪5000元左右,兩個月前,與北京三一重工企業有接洽意向的研究生同學,月薪被許諾高達6000元-8000元。寧波2000元與北京8000元的差異,被何欣蔚使用者口和房價扯平。她說,從就學到就業,凡事不能一步到位,北京是過渡期,不是終點站。

去深圳中專教學不虧

講述人:王振 男 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他並不十分羨慕那些能簽約北大附、北京四中的同學,因為他相信自己會在深圳過得很好。

今年春節過後,王振沒有留在老家河南享受寒假,也沒有趕回北京參加節後第一場招聘會,而是匆匆踏上南下的火車,去深圳藝術學校實習。不出意外,他畢業前將與這所學校簽約。今年3月5日,王振回北師大準備畢業答辯,剛進宿舍,他就聽說專業50多個同學中的大部分已有了工作意向,除了北大附、北京四中等名校外,也有國企和出版社。對此,王振並不十分羨慕,因為他覺得自己將來在深圳會過得很好。

王振讀研時曾做過導師助教,當時他就嚮導師表達了“不死守北京”的想法。去年年末,深圳市藝術學校來北師大招聘老師,文學院老師推薦了他和另外兩名女同學,最後他勝出了。此後,深圳方面希望年後安排他實習。“我去深圳實習也是為了考察一下這個學校,雙向選擇啊。”王振說。

這次“考察”的經歷讓王振十分滿意。“北京教師的月薪不算高,2000元到3000元,在深圳7000元-8000元,好的能達到1萬。”王振說,在北京掙3000元不能申請廉租房,而在深圳工作轉正後,可以申請30平方米的房子。“一室一廳一衛,月租金300元。”他說,深圳和北京的消費水平相當,吃頓午飯都是十幾元,超市商品價格也差不多。“北方師範生在深圳很受歡迎,尤其一聽我是北師大研究生,都挺認可的。”

“身為研究生,會不會覺得去中專教課屈才,況且又是去藝術院校教語文?”記者問。王振坦言最近時常有人問他相同的問題,他首先解釋說,他明顯感到深圳藝校學生文化程度和素質並不比北京孩子低。“我讀研時做家教,教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孩子,所以有對比。此外,我個人很喜歡藝術和音樂。”最後王振強調,“都說找工作難,實際上是有些人太浮躁,太挑剔,只要腳踏實地,總會找到適合的工作。”

留京不成就回鄉“考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