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研究

才智咖 人氣:2.91W

歡迎閱讀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研究,文章闡述了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現狀及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全程化的建議,堅持兩個原則,遵循對不同年級進行具體指導的方法,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研究

隨著我國大眾化教育的普及,高校畢業生從2003年的212萬增長到2010年的630萬人,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遠遠不能滿足大幅度增長的畢業生的需求。在我國全社會就業形勢逐漸嚴峻的情形下,失業或不能擇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我國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謀生手段,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高校應及時對學生的職業規劃、人生髮展以及如何正確擇業、就業給予全方位的指導,使學生入學初就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克服其在就業擇業過程中的盲目性,理性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儘快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轉型,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

一、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基本現狀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分析

為進一步瞭解當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現狀,筆者選取了河北省部分本科高校的大學生作為調查物件,圍繞職業願望和職業規劃兩個方面進行調研。調研範圍涵蓋了理、工、文等多專業的各年級男女各半的多名學生,調查內容包括職業訴求、職業願景在內的多方面內容,此次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收回1410份,其中有效問卷1380份。

1.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通過對調查問卷的資料分析,有就業壓力的大學生佔90%,其中有80%的學生普遍認為壓力很大,而且,尤其是三四年級的學生,隨著就業的臨近,普遍認為壓力驟增。同時,男女同學的壓力比較以女同學偏大,這可能也和社會崗位對女同學的需求有關。此外,只有20.6%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清楚分析自己的職業發展面臨的優劣勢,50%以上的學生不能夠理性地建立自身的職業訴求和願景。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對自己職業生涯的瞭解和認識還很模糊,更談不上科學合理的規劃,對就業缺乏信心,自身定位較盲目。

2.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自我化”“從眾性”。根據調查,50%以上的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問題上表現出突出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在制定自身的職業願景時首先考慮的是性格、興趣等自身的因素,反而較少關注社會的實際需求。一些大學生認為找個好工作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大學期間盲目從眾,使得“考研”“考證”“出國”現象不斷升溫。眾多現象表明,多數大學生在缺乏對自己正確認識的前提下,不能科學地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

(二)學校教育缺乏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指導

教學、科研、就業是高校日常管理中比較關注的問題,因此,為加強大學生就業,高校應有意識地開展相關方面的指導,並將職業規劃工作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範疇之內,但是多數高校針對就業僅為學生提供一般的就業政策諮詢和一些單位的招聘資訊,教學生一些應聘技巧和就業包裝方法等,對於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輔導的相關教育等還沒有全面展開。許多學校沒有認識到使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重要性,也沒有認識到職業指導其實是一個對教師各方面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學科,因而並沒有從根本上關心大學生的職業發展問題。

(三)我國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服務還不完善,實踐指導未成體系

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專門的職業,是由專門的職業測評專家進行的。而我國當前高校一般是由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老師,並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師,一般由輔導員老師進行教學指導,但由於授課人員專業知識的缺乏,理論研究深度有限,因此沒有形成科學體系。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全程化的建議

傳統的就業指導模式往往將指導重點定位在畢業生,指導內容和指導形式相對簡單。筆者建議在高校中改革傳統就業模式,結合終身教育理念,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系統、針對性強的職業規劃教育。

(一)實施職業生涯規劃需堅持的基本原則

1.以個人和社會為主體的原則。因為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是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為起點來開展生涯教育,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學生個性的發展為目標,進行服務於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教育。以社會為主體,使大學生在瞭解自己的同時,把握社會的需求,將社會需要內化為觀念和習慣,把個人的努力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2.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理論教育要深入,要不斷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進而引導學生採用理論的分析方法解決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了使畢業生能夠認清就業形勢,建立正確的就業觀,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要以國家的改革和社會發展形勢為中心,根據社會的人才需求,切實解決就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從而給大學生求職擇業提供高效必要的指導。

(二)全程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方法

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夠囊括大學生學業生涯指導、職業需求指導、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應貫穿於學生整個大學生活的全過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要進行分階段的指導,同時也要針對不同發展目標、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具體實施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大學一年級的思想辨析教育。對大學一年級新生實施職業規劃指導主要是意識的啟蒙,通過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明確奮鬥目標,科學安排學業生涯規劃。由於一年級新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但對自己的專業前景和個人職業發展絲毫不瞭解,因此要在新生入學之初,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和專業教育,幫助學生順利實現中學到大學的角色轉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而且可以引導學生認知專業內涵、提高專業學習興趣,同時通過人文教育和學術講座的開展,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規範、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修養。此外,大學一年級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和校園文化活動結合開展,使學生在認識自我價值、施展才華的過程中正確、客觀認識自己,通過專門課程的學習,瞭解並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為以後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大學二年級的學習定位教育。經過一年的洗禮和適應,二年級學生已初步適應大學生活,對其進行的職業規劃指導應更加註重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傾向,要以職業規劃理論為基礎幫助學生從職業能力、興趣等方面瞭解自己並建立初步的職業發展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就業前景,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鼓勵學生加強專業和相關知識的學習。此外,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大學三年級的目標指導教育。對於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基礎課的學習後已經完全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此階段職業生涯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明確畢業後的發展方向。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以加強專業方向與就業形勢的教育為主,讓學生充分認識本專業工作領域的現狀,參考外在因素和自身優勢,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開設創業課程和創業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創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後續的畢業夯實基礎。

4.大學四年級的就業指導教育。此階段著重對學生進行就業、考研、創業等方面的指導,為使學生儘快適應社會,及時引導畢業生進行角色轉變。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通過職業測評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客觀的職業認知,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業教育;另一方面,在畢業後初期積極幫助、指導未就業學生就業、創業,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順利實現角色轉換,制定其職業發展規劃。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就業政策、就業指導講座、組織畢業生招聘會等多種渠道,為畢業生提供用人單位資訊,進而營造良好的外部就業環境。

(三)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的完善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完善。在我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於許多高校來說是剛剛起步,許多理論研究還不成體系,因此,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必須要重視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知識的教育與普及,做好職業生涯課程建設與調整。許多畢業生就業前迷茫、就業後頻繁跳槽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大學期間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課程教育,因此,對於大學一年級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設是十分必要的。從新生一入學就要培養和鍛鍊學生做好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能力,並鼓勵學生在大學四年不斷調整與完善,大學四年級主要加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培訓,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就業形勢,指導學生如何就業,步入職業生涯。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隊伍的完善。每位同學是否可以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是否可以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道路,與是否接受過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為了保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學校要不斷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建立一支強有力的高素質、高水平職業生涯規劃骨幹教師隊伍。

3.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的完善。由於每個學生在自我認知、職業選擇、人生規劃方面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堅持普遍指導和個性化輔導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大學生的個體差別、專業差別等因素,利用網路測評工具,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和諮詢,做好學生跟蹤服務,建立學生諮詢檔案,幫助學生在儘快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同時,做好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自主規劃。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體系的完善。能夠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個人在對自己的興趣、人格、能力認識上往往是主觀印象佔很大的成分。因此,要想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就必須藉助於一些科學的手段,來實現自我能力、興趣和個性的客觀分析。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測評,才能得到一個較為科學客觀的結果,而學生通過對這一結果的準確把握,才能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奠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5.職業資訊諮詢渠道的完善。高校要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各種就業資訊、搭建就業平臺,讓學生可以不出校門就能獲得第一手的社會發展資訊資料,以便學生客觀、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目標。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報紙、網站、櫥窗、招聘會、課堂、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也可以通過中介、校友會、社會團體、實習機構等社會力量的協助和配合為學生提供就業渠道。

[參考文獻]

[1]任雪蓮.完善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8).

[2]田淑梅,國秀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職業時空,2010(8).

[3]劉景巨集.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3).

[4]黃海明,張娟娟.構建全程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出國與就業,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