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住宿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才智咖 人氣:1.33W

題目:農村國中住宿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關於住宿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也明確規定“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於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我們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就是素質教育中一個非常基礎性的內容,就是真正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核心問題和根本問題。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從國小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以上方針政策和前人的一些正確的教育學專著研究為本課題的提出、研究與實驗指明瞭方向及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我校是一所農村鄉鎮初級中學,有460多名住宿學生,他們大多是來自本鄉鎮農村家庭,由於受到原來居家生活小環境的影響,他們的道德水平和行為習慣大相徑庭。普遍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強;衛生習慣差,不會打理床鋪,床上亂七八糟,床底雜亂無章;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自己不會洗衣服,把髒衣服打包回家,或讓家人代洗;生活習慣不好,就寢時間隨意性強,有的早晨不願起床,晚上習慣講話不願按時入睡;隨地吐痰,亂丟果皮紙屑;飲食習慣不好,挑食,隨意倒掉飯菜;互相攀比,胡亂花錢;公共意識差,浪費水電,踐踏草坪,亂畫牆壁;集體觀念淡薄,和舍友相處不好,不能容忍他人的小問題和干擾。學生這些表現令人擔憂,急需想對策來為之矯正。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問題是我們農村國中學校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學校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針對農村國中住宿學生的特點和結合我校的實際,我們提出《農村國中住宿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的研究》的課題,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理論價值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著名心理學家威廉瞻姆斯曾說過:“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雖小,卻影響深遠,這裡隱藏著人類本能的祕訣,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極具穩定性,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所以說,習慣決定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並非天生具有的,完全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國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教育、環境、活動與學生自身內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校教育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主要因素。他們生活在學校,學校環境、教師的人格魅力及教師悉心說教是他們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同時,他們通過自身的生活實踐和對不良行為的努力糾正可以很好的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養成教育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關鍵,文明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是學生從事其他活動的重要前提,是良好品德形成的標誌。“行為”是指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外部表現。“習慣”是指由於重複和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自然需要的行動方式。

作為農村國中學校很有必要研究和強化住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來彌補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 讓每位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習慣,擁有良好素質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

(二)實踐價值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重點培養住宿學生以下五個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1、培養自律的生活習慣

根據學校住宿生的管理規定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訂了《住宿生管理規定》真正做到了讓住宿生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時班主任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言傳身教,依法教人;循循善誘,全面引導;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學生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自己懂得根據紀律來約束自己,管理自己,達到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對極個別具有嚴重不良行為的住宿生,屢次教育仍不悔改,上報學校勸其回家由父母監管教育不再住校。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有力地規範了住宿生的行為,杜絕了不安全因素的發生,使住宿生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和規範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