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印象 留學印度尼西亞

才智咖 人氣:3.84K

在現今中印尼友好合作發展的大勢下,作為一名印尼語專業的學生,有幸與其他幾名同學一起到印尼留學,實地真切地感受別樣印尼。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只在印尼學習和生活了兩個月,但是我對印尼的瞭解正在慢慢深入;而且隨著瞭解的漸漸深入,我對印尼的印象也發生著改變。

印尼印象 留學印度尼西亞

懷揣對未來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我與同伴來到了我們留學所在地——泗水(印尼的一個港口城市)。但是當接我們的車慢慢行駛在泗水的道路上時,我的心裡不禁湧上一絲絲失落。而當我最終到達居住地時,這種失落感加深了。

經過30餘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更是躋身國際發達城市之列。在來印尼留學前,我在北京學習生活了一年,習慣了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所以初到泗水看到簡陋低矮的房屋,有些破敗的街道,失落感便悄然湧上心頭。

但是隨著在泗水學習生活的繼續,失落感在不經意間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慢慢的適應與滿足。

印尼的生活是很悠閒的。不同於北京快節奏的生活,這裡的生活節奏是比較舒緩的。或許是習慣了較快節奏的生活,剛到印尼,我做什麼事都比較急,每當這時,印尼人都會對我說一聲“sabar”(印尼語,耐心的意思)兩個月下來,我的生活節奏也漸漸被帶得慢了下來。其實對於慢速的生活節奏,我的感受是比較糾結的。一方面,什麼事都慢慢來,享受當下的歡樂時光,就好像是“歲月靜好,你我慢慢變老”一樣。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是很愜意的;但是另一方面,生命是短暫的,如果什麼事情都慢慢來,我們能在短短的生命歲月裡留下些什麼呢?僅僅是那些享受生活的愉快記憶嗎?所以於我而言,最好是能在慢與快之間找一個適合我的平衡點,既讓自己生活得愉快,也不會覺得辜負了年華。當然這是很難的,而我正在進一步摸索中。

印尼的悠閒style在學校的反映就是:課程壓力不大,放假較多,氛圍輕鬆和諧。對於從小就在高壓的應試教育下成長的我,到印尼學習簡直就是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沒有煩惱,沒有壓力,一切都那般美好。就我留學的學校來說,只是週一到週四每天3個小時的課程,其他時間都放假,而且上了一個月課後還會有一個小長假。這對於我們這些在中國長期處於缺假狀態的學生來說簡直是受寵若驚。但是驚著然後便是茫然:這麼多假來幹嘛?只是玩嗎?這也太虛度了吧。在我看來,印尼的教育政策過鬆,而中國的教育政策過緊,我認為兩國在教育方面應該互補一下,“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狀態。中國目前正在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試圖給學生們減壓,在這過程中,不妨參考借鑑一下印尼的悠閒教育方式;而印尼也可以學學中國,畢竟有壓力才有動力,給學生適當的壓力,對於教育水平與人才素質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與一個印尼學姐討論中印尼學校作息時間的場景我依然記憶猶新。我永遠忘不了印尼學姐聽說中國從國中開始有早晚自習後震驚的表情;在她的思想觀念裡,下午和晚上都是休息的時間,怎麼可能集中精力來學習。對此我不置可否,沒有與她爭辯什麼,不過心裡還是覺得,下午的時間用來學習還是應該的,印尼真有些太過悠閒了。

由於以前的下南洋熱潮,在印尼是不難看到中國面孔的,他們大部分都是當初下南洋的華人後代。雖然如今的他們已經適應了在印尼的生活,說著一口流利的印尼語,但是每每看到這些與我相近的面孔,我還是覺得很親切,就像是看到了家人一樣。在來印尼之前,我通過微信認識了一個印尼華人,和所有的印尼人一樣,她很友善,很熱情。我到達泗水的第二個夜晚,她便和男朋友一起來看我,並且對我表示歡迎。對於那時初到印尼心裡還有些失望的我,看到這個“華人”姐姐,我心裡真的很溫暖。不只是華人,所有印尼人民都是很友善的,所以即便是街旁的陌生人,他也會向腳步匆匆的你問好。在我居住的kos門口常常有個胖胖的阿姨坐在那裡,我不知道她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她究竟是什麼人,但是每次我出門去上課或者幹其他事情,她都會叮囑我路上小心。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是那一刻我和她之間是沒有距離的,我真切感受著她的關心。不得不承認,當今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有些淡漠的,為了防止被騙,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但是在印尼,最真切的感動與溫暖恰巧是來自於那些“陌生人”,這些感動與溫暖也許只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也許是一次熱心的幫助,但是已經足夠打動我。雖然輕易相信陌生人是不明智的,但是相互間最基本的善意還是可以有的,印尼人的坦誠善良與友愛是我們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