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陷阱需謹慎提防

才智咖 人氣:8.92K

 陷阱一:街頭張貼“高薪”廣告
一些人在街邊發放小廣告,或在電線杆、電話亭等處貼上招聘廣告,廣告打著直招、急招的名義,稱面試通過就直接上班,更標榜“薪酬可觀”、“待遇優厚”。這些“公司”大都沒有營業執照,很多是不法分子抄來整理的“資訊資源”,再利用這些招聘資訊引誘求職者上當。當應聘者將“押金”交上後,“招聘人員”就人間蒸發了。
對策:大多正規企業會選擇在《廣州日報》等權威媒體上刊登廣告,而沒有一家正規企業會在路邊到處張貼廣告。求職者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不要聽信街頭小廣告。找工作應到正規人才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勞務中介單位。
 陷阱二:無執照“黑中介”詐騙
“黑中介”常常以介紹工作為由收取押金,卻無法提供令求職者滿意的職位資訊。還有些“黑中介”要麼租用高檔寫字樓以降低應聘者的警惕;要麼索性就在廠區臨街租下一間檔口,宣稱有工廠開業急招員工,實施詐騙活動。有人一般隔兩三天就換個地點,有的時間長的隔幾個月或半年換一個地方,並換新的名稱繼續行騙。
對策:求職者儘量不要到街頭攤位求職,而應通過正規的中介所應聘,這些機構要有營業執照,包括一些民辦介紹單位,都要有固定的場所,其工作人員應有工作證、職業介紹許可證;關於收費事項、服務承諾都須上牆公開。
 陷阱三:不法分子搭訕伺機詐騙
人才市場資訊張貼欄和附近公交站周邊有許多不法分子,在求職者中尋找目標伺機搭訕,一旦求職者上鉤,他們就將求職者騙到指定地點進行詐騙。求職者在現場填寫個人資料時,不法分子趁機偷看或者用手機偷拍竊取資訊,然後冒充求職者所應聘的單位打電話,以交各類押金為由,甚至在應聘過程中直接嚮應聘者索取證件,騙取求職者財物。
對策:對於求職過程中無事獻殷勤的陌生人,應聘者不要予以理會。在求職時要保管好個人資訊,接到用人單位的來電時應保持冷靜,對用人單位提出的要求仔細思考,切勿盲從。也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暫住證等證件隨意交給招工者,以防被利用。
陷阱四:巧立名目騙取錢財
騙子公司往往利用求職者求職心切的心理行騙,並設立各種名目,要求求職者把錢匯過來。一旦有人上鉤,騙子還會丟擲報名費、面試費、置裝費、體檢費、培訓費、登記費、檔案保管費、預留職位費、保證金等各種名目騙取錢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騙子主動出擊,謊稱自己有門路,可以為應聘者打通關節找到理想工作,之後他們就以收取打點費為由行騙。
對策:對於這些違法的收費專案,求職者要善於拒絕。在招工過程中要留心中介機構的職業資質,對於一些沒有工商註冊的.中介機構丟擲的“好工作”,不要交費。在簽訂中介合同、勞動合同時也要注意看清條文,不要輕易交納各類費用。
陷阱五:網路求職洩漏個人資訊
網路求職存在資訊保安方面的隱患,由於快捷、便利,又節省成本,在網路上投簡歷、找工作成為越來越多求職者的選擇。可是,一些騙子正是藉助網路釋出虛假招聘資訊進行詐騙。
對策:求職者可通過搜尋引擎查詢有關公司的資訊,如果是傳銷機構或騙子公司,或許已有類似經歷或已識破騙局的網友會在網上披露。正規公司留下的電話號碼多為固定電話號碼,如是私人手機號碼,就應該提高警惕。網路求職者確定單位後,最好前往實地考察,瞭解企業是否正規合法,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求職者填寫個人簡歷時,一定要確保個人資訊不被洩露出去,可只留本人聯絡電話,最好不留家庭電話。上招聘求職網時,先要看看別的求職人員的核心聯絡方式是否被任意公開,如果已被公開,那就要小心了。

求職陷阱需謹慎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