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時 求職當心遇陷阱

才智咖 人氣:1.27W
又到一年畢業時 求職當心遇陷阱

日前,名為“手機使用者201”的網友怒發微博,講述自己前不久去某物流公司求職被騙的經歷。該網友發帖稱,用人單位打著招聘的名義,要求求職者體檢,以乘坐了公司的車要收費、買保險、檔案管理費等名目收取了求職者的各種費用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
該網友怒斥求職騙局傷害了求職者利益,更感慨“找個工作本來就艱難,這次被騙讓我喪失了信心!”此帖一出,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大家紛紛跟帖評論,晒自己和朋友的求職遭遇
高校學子畢業在即,新一輪的求職高峰又將來臨,在百萬學子苦苦求職的背後,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招聘的幌子,設定了一個個求職陷阱。為了讓學子儘量免遭被騙,記者幾經走訪調查,總結了以下幾種典型的騙術,供大家在求職路上擦亮眼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求職陷阱·揭祕】
陷阱一
巧立名目 押金打了水漂
成都某高校應屆畢業生小劉順利通過某公司的面試後,被通知參加培訓,要繳納250元的培訓費。小劉覺得機會難得,交錢參加了培訓。隨後在體檢中繳納100元,但卻因為視力較低公司拒絕錄用。
記者調查發現,小劉與網友“手機使用者201”跌進了同樣的求職陷阱。據調查,“在招聘時以各種名義收取保證金或押金”成為“最容易讓求職者中招的騙術”,不少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都曾經遭遇過這類騙局。
四川盈科律師事務所董傑律師說,這種騙術的典型特徵在於,往往在求職者交錢後就被告知職位已滿或不合格。雖然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在內本應是用人企業承擔的成本,但錢已落入對方手中,求職者往往只能看它打了水漂。
陷阱二
“試用”不斷 成永久臨時工
最讓人難以防備的職場騙局,是利用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動力,在試用期後便以各種理由辭退求職者,卻不必負任何法律責任。
成都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學服裝設計專業的'陳某告訴記者,她畢業後在某單位簽了合同,3個月試用後卻遭解聘。現在雖然已找到新單位,但這段經歷讓她非常鬱悶。因為試用期人員底薪是正式員工的25%,各種福利待遇更無法與正式員工同日而語,卻無端被趕走。“想到又一群學生會以這種方式被榨取勞動果實,希望他們不再重蹈覆轍。”
董傑律師解讀說,這類騙局的典型特徵有兩個:一是對方以各種理由推脫稱求職者不合格,解聘也是無奈之舉,從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繼續招聘同樣也不會熬過試用期的新人,周而復始,降低成本;二是非法延長試用期,以“試用期增進了解”為名,試用起來沒完沒了,以此降低人力成本。有的單位只籤半年勞動合同,試用期就有3個月。“然而,有關部門《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早已作了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少於6個月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天。”董傑律師提醒道。
陷阱三
薪水高要求低?多半有貓膩
即將大學畢業的小琳是一名成都女孩,就讀於外省一所大學,如今正在忙於找工作。兩個月前,她意外收到了某投資公司的面試通知。該公司給出的待遇異常優厚,而招聘資訊中對於學歷的要求竟然是中專以上即可。小琳很納悶,自己並未向該公司投送過簡歷啊。
為安全起見,小琳決定嘗試著先通過電話瞭解。通過3次電話交流後,對方告訴她已順利通過電話面試,已被公司錄用,要求她三天後前往廣東某地參加“崗前培訓”。
小琳很警惕,上網一查,發現該公司用同一個電話、地址,註冊了4個公司,涉及醫藥、保險、建材、地產投資等不同領域。小琳經其向工商部門瞭解,發現這是一個根本未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歪”公司。
這種騙術的典型特徵在於,招聘者往往誇誇其談,初期拒絕當面交流,只在電話、郵件中反覆強調招聘職位輕鬆還能拿高薪,引誘求職者加入非法機構。
陷阱四
扣證件套資訊無端背“黑鍋”
某高校畢業生小晴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後前去應聘,該公司要求她留下身份證影印件及照片後回家等通知。幾個月過去了,小晴仍沒有接到任何訊息。
小晴正在因“落選”而傷感時,她卻莫名其妙被告知是某破產公司投資100萬元的“股東”,面臨一場索賠訴訟,一旦敗訴將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我都還沒畢業就無端被利用,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專家解讀·支招】
針對大學生求職中可能遭遇的騙局,記者採訪了相關律師、專家,對求職者進行防騙支招。
建議一莫輕信網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