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詳解公積金繳費基數

才智咖 人氣:4.69K

什麼是公積金繳費基數?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來具體瞭解一下,快來看看吧。

2016詳解公積金繳費基數

公積金最高繳費基數

據瞭解。公積金的繳費基數有上下限之分。那麼。公積金最低的繳費基數是多少?房天下小編介紹。一般來說。職工上年度實際月平均工資低於市政府規定的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以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作為該職工本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當然了。各地的公積金最低繳費基數的確定方法是不一樣的。也有城市規定。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為職工本人2014年月平均工資。上限為15600元。下限為2014年度社保最低繳費基數2300元。

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怎麼確定?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按職工上年度12 月份工資總額計算;一、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具體繳存比例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稽核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基數原則上按照繳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納稅收入計算;二、?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公積金最低交多少

目前很多公司都按照最低標準給員工繳存公積金。那麼。公積金最低交多少?

公積金月繳存額計算方法: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補充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計算方法同上。持續繳納住房公積金一年以上。即可使用住房公積金進行買房貸款。

以上海為例。自2015年7月1日起。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由2013年月平均工資調整為2014年月平均工資。2015年1月1日起新參加工作的職工。應以該職工參加工作的第二個月的當月工資收入或以其新參加工作以來實際發放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其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2015年1月1日起新調入的職工。以調入後發放的當月工資收入或以其實際發放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其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2015年度職工本人和單位住房公積金、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與2014年度相同。即。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仍為各7%;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仍為各1%至8%。具體比例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18省份上調社保繳費基數 北京標準最高、河南最低

近日,寧夏人社廳和財政廳釋出了今年該地區社保繳費基數的調整情況。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18個省份(市、自治區)公佈了2016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情況。由於上年度各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同比增加,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水漲船高,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調。

上調基數哪些人會受影響?

18省(市、自治區)社保繳費基數調整後情況。

通常來說,各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60%。那麼,將基數上、下限調高,對什麼人會產生影響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實際上,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是一個地區的大多數勞動者都能夠達到的,在達到這一水平後,勞動者只需按照自己的實際工資為基數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而上調上、下限後,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工資收入不及60%標準和超過300%標準的人群。

對低收入者來說,他們意味著有風險以比自己工資更高的基數來繳納社保,繳納的費用就會更多,到手工資則相應減少;而高收入者最多隻用以上限基數繳納社保費用即可。

從表格的統計結果來看,北京市月薪21258元以上及4252元以下的人將受影響,上海市月薪17817元以上及3563元以下的人將受影響,以此類推。

低收入者工資變少了 是禍是福?

那麼,低收入者(未達平均工資60%)繳納更高的社保費用是否真的是一件壞事呢?從當下來看,這部分人群的實際收入會有一定縮水,但從長期來看,當他們退休或不幸失業之後所獲得待遇將會更多,即只有達到一定的繳費水平,才能獲得更好的待遇水平。據中國經濟網瞭解,社保體系的重要目的就是調節收入差距、促進公平,因此其繳費基數與大多數人的差別不宜過大。不過,也有專家建議,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經濟效益不好的單位等員工工資水平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應考慮到其在解決就業方面的貢獻,可增強社保繳費政策的靈活性,使其更接近真實繳費能力,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多地下調養老保險及失業保險費率 待遇不變

社保制度的兩個重要核心要素是“繳費基數”和“費率”。在社保繳費基數隨職工平均工資升高的同時,已有多個省、市、自治區將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費率下調。根據人社部一季度新聞釋出會上透露的資訊,全國有21個省市區符合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條件,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新疆、甘肅和寧夏。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上海、北京、天津、四川、重慶、安徽、江西、新疆、山西、河南、湖北、廣西、貴州、湖南、甘肅、寧夏等至少16個省份宣佈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餘省份均由20%降低到19%。

另一方面,在失業保險上,廣東、廣西、天津、重慶、寧夏、湖南、四川、湖北、河南、甘肅、陝西等地均下調了個人費率,降幅在0.1%至0.3%不等。值得注意的是,人社部多次表態,在各地降低費率的同時,並不會影響到參保人員的社保福利待遇和待遇按時足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