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招聘 怎麼做

才智咖 人氣:3.94K

現在已經邁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的崛起和隕落成為常態,顛覆者不斷湧現,無法進化的巨頭迅速倒下,品牌比任何時候都要脆弱不堪。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都吸納了精益創業的思維,在不斷地嘗試與調整中優化著運營方式,期望能夠適應變化,趕上時代的腳步。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招聘 怎麼做

重穩定性,不如重身體素質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年輕人所喜歡的另一種“變化”,即是穩定性差。要想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如魚得水,那麼首先你也得是一個變化的人。工作的不斷變化,也是一種體現。所以對90後員工穩定性差,無需感到太過驚訝。當我們處於持續變化的環境裡,穩定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所以與其在招聘時,過多考慮員工的穩定性,不如考慮一下員工的身體素質。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高壓力。近些年,職場過勞死的案例層出不窮。生活節奏持續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其實是普遍現象。前不久,馬化騰就曾公開表示,“如果沒有微信,我們現在根本就擋不住”。像騰訊這樣的企業都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還在為生存打拼的小企業呢。如果期望能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突圍,就得不斷督促自己再努力一些。

近來很多企業的員工流失率都很大,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精神不堪重負,成就感低。為了降低流失率,除了需要對員工進行心理建設外,在招聘時,也需要考慮人才是否具備活力的大腦、健康的體魄和積極的心態。只有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更好的做出決策和判斷,擔負起這種高壓的工作與生活。

招年輕人,還是招有經驗的?

人力資源也是如此。以前企業招聘多是採用定崗定編,有需要時才會招聘,但是現在很多企業都懂得去儲備人才,所聘用的人才也多采用彈性的職稱,根據實際的工作表現和工作需求安排具體的工作。崗位說明書的意義也在削弱,因為工作內容可能會隨時變化,這個月關注的指標項在下個月可能早已不再適用。這一系列變化其實給人才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因為它要求人才本身是具備高彈性和創新性的,不僅指能力,也包括心態。所以在人才招聘時,很多招聘官都在糾結,是該著重招聘年輕人,還是招聘那些有豐富經驗的人?

《Fast Company》雜誌曾給當前的新一代一個新定義,稱之為“流動一代”(Generation Flux)。言下之意,是他們不懼變化,甚至享受變化。“流動一代”有句名言,“最重要的並不是知道下一步在哪裡,而是領悟到人生就是不斷地在混沌中。”耽於變化成為了他們最大的競爭優勢。相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比方說70,80後,會相對容易墨守成規,對變化缺乏敏感度。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商業模式的壽命在縮短,當新的經營理念或營銷模式出現時,所有人都是新人,工作經驗其實已經不再體現優勢。

年輕並不等於創新

說了這麼多,是否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就該招聘年輕人呢?!顯然也不是絕對的,年輕並不等於創新。

筆者還記得幾年前,網路團購這種商業模式很火。創造這種商業模式的是高朋(Groupon)的創始人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他在28歲時創辦了公司,算得上英雄出少年。不過就在去年,他被逐出了高朋的董事會,因為他無法解決公司成長的調整和改變。

與梅森相對的是紐約湯姆森公司的CEO迪克·哈靈頓(Dick Harrington),它帶領這個傳統的媒體帝國成功實現了轉型。2000年哈靈頓賣掉了公司在北美地區的大部分報紙,將重心轉戰到數字內容,當年他53歲。當很多傳統媒體巨頭都在走下坡路時,2007年湯姆森公司併購了路透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資訊提供商。毫無疑問,當時哈靈頓的抉擇是無比正確的。

創造出蘋果這樣偉大產品的喬布斯,也並不是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所以應該辯證地看年齡、經驗和穩定性,正確的選擇應該是招聘有創新意識、有多元技能和經驗的人才。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長,都各有優劣,在乎你的需求和抉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