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人才戰略分享

才智咖 人氣:1.88W

大型新版三國電視劇隆重粉墨登場,該劇通過表現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後三國鼎立,再到司馬家篡魏後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肯定了以“人”、以"仁"為本,治理天下首先要聚攏人心的思想;弘揚了精忠報國、顧全大局、胸襟廣闊、英勇無畏、堅韌不拔、重信重義等中華民族優秀的意志品質和精神傳統;展現了人文哲思、軍政戰略、內外策謀、兵法陣法等中國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洋溢著壯闊雄渾、頂天立地的浩然正氣。該劇恰逢曹操高陵墓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曹操高陵發掘收官,三國作為中國漫長曆史中一段插曲再掀波瀾。該劇重新再現一千多年前的歷史,對歷史人物重新定論,受到廣大觀眾熱捧。筆者認為三國時期的人才戰略才是英雄成功之道。

三國時期的人才戰略分享

亂世英雄出四方,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歷史發展過程中規律,中國漫長的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朝代舊的社會關係束縛生產力發展,必然會被另一個新生的朝代所取代。縱觀中國封建社會漢代歷史,公元前209年,劉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農民起義的大軍。公元前202年,劉邦滅掉項羽,又先後征服其他起義軍,建立漢朝,史稱西漢。東漢(公元25年~220年),又稱後漢,是中國古代強大而統一的一個朝代,與西漢合稱漢朝。東漢由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建立,歷12帝,共196年。後世所說的“大漢王朝”即是指西漢與東漢這兩大王朝400餘年的歷史時期,因漢光武帝建都洛陽,故稱東漢。

在漢桓帝統治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嚴重,到漢靈帝時期,政治黑暗腐朽,官僚和地主對人民剝削有增無減,公元184年終於爆發黃巾大起義。至公元190年漢獻帝劉協即位以後,天下已經分崩離析,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四百年的劉家天下四分五裂,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逐步形成。而曹操、劉備、孫權就是這一歷史特定環境中脫穎而出的傑出英雄豪傑。縱觀他們成功之道,不難看出三國時期人才戰略才是立國之本,沒有他們知人善任,三國鼎立局面就難以形成,四分五裂的中國就不會很快重歸一統。

曹、劉、孫首推曹操,曹操不愧為三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同時還是政治家和文學家,在他的治理下,曹魏集團迅速強大起來,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北方諸侯袁紹,並很快統一了北方,三分土地有其二,成為三國中最強大的一代梟雄。熟讀歷史人都知道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三大戰役其實也是人才戰略,曹操人才戰略也是富有韜略,他早期重要的謀士首推荀彧。

荀彧,字文若,今河南許昌人,乃是當時曹營的第一大謀士,東漢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之一,為當時北方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荀彧舊從袁紹,因知袁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與其侄荀攸投奔曹操,曹操和荀彧長談後被稱為“吾之子房也”。曹操攻打陶謙時呂布襲取了兗州,荀彧與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荀彧為曹操出過很多重要的戰略謀劃,如以兗州為基地,迎漢獻帝挾天子而令諸侯、開玄武湖練水軍等,立有大功。荀彧後為漢侍中、尚書令,參與國家大事並經常留守許都。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袁紹勢力強大,曹操對是否與袁紹開戰而猶豫不決,荀彧就用四勝四敗之說開導曹操,使他終下決心抗袁。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強,得到中小地主階級的擁護;“挾天子以令諸侯”,使自己處於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網羅人才,得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擁護;經濟上實行屯田,不僅較有效地解決了後勤供應,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會生活,贏得了民心。曹操作戰指導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據敵強己弱的具體情況,採取後退一步,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作戰方針。曹操善於聽取部屬意見,荀彧在官渡之戰籌劃糧草供給及回信堅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後擊敗袁紹統一中原,這都是荀彧的計劃

袁紹帳下有重要的謀臣許攸,袁紹興兵將大軍七十萬圍官渡攻曹操,在相持階段,曹操久守官渡城,軍力漸乏,軍糧告竭,急發使者往許都求救措辦糧草。使者被許攸截獲,曹操催糧書信俱露。於是獻計袁紹,分析了曹操軍隊屯官渡,與自軍相持日久,許都必定空虛,若分一軍星夜襲擊,許都可一舉拿下,曹操亦可擒也。如若袁紹用許攸計襲許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軍覆沒。遺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紹生性剛愎自用,認為曹操詭計多端,此催糧書信乃誘敵之計。因許攸與曹操少時曾為好友,袁紹更是懷疑許攸暗通曹操,充當曹操奸細,怒而欲殺之。

官渡之戰後期,許攸本為袁紹帳下重要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併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袁紹剛愎自用,不能採納部屬的正確建議,遲疑不決,一再喪失良機,終致糧草被燒,後路被抄,招致全軍潰敗。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敗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這不僅是軍事實力較量,同樣是人才的較量。

許攸投曹操後,建議曹操全速進兵,速戰速決,兵分八路攻佔鄴郡,袁紹倉皇逃跑。袁紹死後,許攸獻計決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冀州城,令袁尚兵敗逃亡,審配身首異處。冀州城一陷,袁紹基業徹底崩潰。袁紹連死也不會想到最終敗在自己曾經的謀士的手下。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中,荀彧是被曹操賜毒酒而死的。原來董昭勸曹操稱魏公,荀彧表示反對,曹操深感不滿,遂將其招入軍中,從徵孫權。荀彧因病留於壽春,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殺。羅貫中從正統思想出發,這樣描寫只是為了突出曹操的殘暴不仁,疾賢妒能,卻並無史據。還有另一種說法: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十萬大軍征討孫權,荀彧作為謀士隨軍。由於荀彧不適應淮南的氣候,不幸病倒了,於是就被留在壽春,曹操繼續進軍濡須。交戰期間,孫權送給曹操兩盒甜酥。曹操吃了一口,感覺味道十分可口,於是就在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個字。並吩咐把眾將叫來,大家共同分享。後因孫權來攻,曹操出帳去了。這時大家都來到帳中,不見曹操,只看見桌子上的食盒,誰也不明白什麼意思。主薄楊修開啟食盒,吃了一大口,並告訴

大家其中的奧祕。於是大家便爭先恐後把一盒甜酥全都吃了,有嘴讒的發現還有一個食盒,就把第二個食盒裡的甜酥也吃了,並把盒子蓋好,放回原處。這時曹操回到大帳,看見一個食盒已經空了,就問左右是誰猜透他的意思。左右告訴他是楊修,曹操十分高興。突然,曹操想起荀彧,就命人把另一個食盒送去。這時,荀彧正在壽春養病,正值冬天酷冷,又受了風寒,磕喘不止。接到曹操饋贈的食盒,心裡十分高興。可當他開啟食盒一看,卻是空的,心裡暗想:曹公是個精細的人,絕對沒有送我空盒子的道理。莫非是讓我自裁?荀彧自思:莫非董昭勸曹操稱魏公,荀彧表示反對這件事情傳到了曹公的耳朵裡,對我不滿意,故而送我個空盒子,暗示讓我自裁的意思。他轉念又想,曹公平時待人,寬容豁達;言談戲笑,盡無所隱。再加上往日待我推心置腹;若是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必有顯露。哪能一無所示便賜我去死?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更加覺得寒氣襲人。荀彧便命侍從禁閉門窗,添炭取暖。不多時候就昏昏睡著了,從此卻再也沒有醒過來。時人不知道真相,以為荀彧服毒自盡。按照今天猜測,實在是炭火攻心而亡,說白了就是煤氣中毒。筆者認為這也僅是推斷而已,歷史上並沒有記載。

曹操得知荀彧去世後,大哭不止,並對屬下說:“荀令君啊!德行周備,名重天下。百十年間的賢才也沒有人能夠趕得上啊!君與我相處二十了餘栽,所進奇謀最多。沒有荀令君我得不到今天啊!我失去荀令君,既喪良師,又折益友,損傷股肱!”曹操於是親自扶著靈柩返回許都。天子出城迎接,也是淚流不止,並追諡為敬侯。訊息傳入東吳,孫權修書給劉備,無中生有:曹公使荀彧謀害伏皇后。荀彧不從,故而自殺了。劉備得書,嘆道:“老賊不死,禍亂不止!”後來裴松之評論說:此說既誣太祖,又毀荀公。雖是庸人,猶不至此,何以玷累賢哲哉!嗚呼!古人已逝,今者難辯,又何必多事!

曹魏後期智囊團收集了大量人才,包括荀彧舉薦的鐘繇、荀攸、司馬懿,郭嘉等,尤其是司馬家族取代了曹魏,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於263年滅掉蜀國後,代魏的條件也逐漸成熟,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於265年1月8日重演了曹丕代漢的“禪讓”故事,廢掉魏帝曹奐,自稱皇帝,國號晉,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派兵滅吳,統一南北。

劉備,今河北涿州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集團形成源於桃源三結義。當初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說道:今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曹操識人很有目光,在劉備走投無路的時候一眼就看出劉備遠大的志向以及容納百川胸襟,劉備桃源結義異性兄弟關羽和張飛在圖霸之中立下了很多功勳,因為有勇無謀,屢戰屢敗。

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老幼皆知,劉備不惜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委以諸葛亮大任,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鞠躬盡瘁輔佐劉備成就帝業,早期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

諸葛亮當年究竟隱居於河南南陽臥龍崗還是湖北襄陽古隆中,從明代開始一直爭論不休,劉備當年屯兵新野,來河南南陽臥龍崗“三顧茅廬”,必經梅溪河橋。該橋原本是一座極普通的小橋,因劉備“三顧茅廬”時經過此橋,世稱三顧橋,至今約有1700年曆史。清代在舊橋的基址上修建為石板橋,1968年由於城市擴建,又將此橋改修為水泥結構的拱券橋。“三顧橋”在歷史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康熙壬辰年編修的龍崗志中雲:“三顧橋在南陽府城外西南三裡許,離臥龍崗亦三裡許,漢昭烈帝三顧草廬經此,因名。”2003年元月6日,在臥龍區棉花加工廠院內的建築垃圾中發現了一塊“三顧橋”殘碑。碑文曰:“…三顧口更有義焉,三顧者昔劉主顧草廬而謁諸葛者也,後來漢室所由興亦始,不假此橋謁諸葛之路乎,雖謂先人之遺蹟,即今人往來所利便也。但歷年久遠,傾危將至,誰忍坐視不為之此乎,口口是橋修以流芳於不窮……”。此碑雖殘,發現於臥龍路三顧橋之側,已顯露出的部分碑文足能說明問題,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文物價值。三顧橋殘碑是南陽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它確鑿無疑地證明,歷史上的“三顧橋”確實存在,它用實物證明了劉備“三顧茅廬”就發生在南陽臥龍崗。進而為諸葛亮自述“躬耕於南陽”提供了實物佐證。

諸葛亮出山後,首先東聯東吳,共同抵禦強敵曹操,赤壁之戰其實就是人才戰略。劉備兵敗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諸葛亮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與魯肅結為朋友。諸葛亮到達柴桑後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果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裡,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孫權集團形成同樣知人善用,早期周瑜以及後來者魯肅、呂蒙、陸遜都是孫權識之用之,陸遜擔任大領兵都督不到三十歲。孫權,字仲謀,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后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孫權在小時候便跟著哥哥轉戰各地,見過世面,而且他又很愛讀書,歷史、文學各方面都廣泛涉獵,這使得孫權初步具備了文韜武略。公元200年,孫策死,臨終時,孫策將孫權託付給了張昭,然後又將印信交給了孫權,對他說:“如果論率領江東將士徵殺疆場,和天下豪傑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論知人善任,合力穩定江東,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現在大任已經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孫策死的時候也很年輕,年僅二十六

歲。孫權繼位時才十八歲,在當時曹操和劉備眼裡還是兒子輩的人,面對父兄遺留下的文武舊臣,孫權也很能容人。先後重用周瑜和魯肅,進一步鞏固了東吳政權。

周瑜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這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苦肉計。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徵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佔荊州要地。曹操一生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了一個氣候學的事實。諸葛亮精通地理,所謂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其實就是掌握了長江流域季風氣候的規律。時值冬季,長江流域一般是刮西北風,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而長江水邊長大的諸葛亮和周瑜利用地利之便。孫權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歲時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業。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彝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再也不聽從諸葛亮勸阻執意伐吳。劉備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陸遜領銜東吳大都督不到三十歲,東吳很多資歷較深文臣武將不服,孫權力派眾議啟用陸遜。蜀吳雙方有幾次交鋒都有勝負,後來陸遜採取防守的戰略,堅守不出。這一戰略打亂了劉備速戰速決的計劃。當蜀軍頻繁挑戰,吳將皆急欲迎擊時,陸遜耐心勸止,堅守不出,欲使蜀軍師老疲憊。諸將不解,以為陸遜畏敵,各懷憤恨。有些老將和貴族出身的將領不服約束,陸遜則繩之軍紀,嚴加制止。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蜀軍深入敵國腹地,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陸遜則將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營,遂令諸軍趁勢發起進攻,迫使劉備西退。張南從夷道北撤,被朱然、孫桓南北夾擊,戰死。陸遜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於大江東西,遂行各個擊破。因為蜀國位於丘陵一間,運糧十分不方便,再加上當時的天氣十分悶熱,這使蜀軍十分低落。於是劉備命令士兵駐守於樹林茂密之處,並且將營地連看駐守。陸遜認為機會已經來臨,就發動了襲擊,火燒連營七百里,打敗了蜀軍。蜀軍死傷慘重,劉備敗退至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即集中兵力,四面圍攻,蜀軍土崩瓦解,被殲數萬。劉備趁夜突出重圍逃奔秭歸,令在險道上焚燒鐃鎧,以阻塞吳追兵道路。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可見蜀軍損失之大,失敗之慘,劉備也在白帝城憂憤而死。

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夷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域性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以後凡吳、蜀關係處理,孫權都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意見陸遜可代改後再發出。孫權還專門刻了他的大印,交給陸遜,供他日常處理吳、蜀間的事物所用。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只有光武帝與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陸遜雖置身行伍,卻還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時,政績明顯,深受百姓擁戴。他從當地土地貧瘠且連年乾旱的實際出發,一方面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面“勸課農桑,鼓勵生產”,“百姓蒙賴”,稱他為“神君”(世說新語?方正注引吳書)。陸遜還曾上書孫權,對國家的嚴法苛刑提出批評,指出:“峻法嚴刑,非常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他建議孫權要象西漢劉邦那樣輕刑便民,用黃老之法治理國家,要儘量少動干戈,務以養本保民為要,只有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才能富國強兵,統一天下。這些主張說明陸遜並非“一介武夫”,而是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家、軍事家。

曹、劉、孫集團形成實質就是人才戰略的形成,成大事者知人善任才是成功之道,重視人才同樣是現代社會國家興旺和市場經濟競爭中不可缺少的戰略思想。國與國之間較量,其實就是政治、經濟、軍事以及人才的較量。而歷史劇應該以歷史為主線,符合歷史基本情節,這樣才能讓觀眾受到歷史的薰陶。新版三國中有些情節偏離了歷史本來結局,這是對歷史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