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方式

才智咖 人氣:3.26W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是怎樣的?本站小編收集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最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方式

失去土地對農民生活具有重大影響。一方面,農民失去了一項最重要的家庭財富。在我國城市化程序中,土地的增值空間巨大。我國《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流轉權、收益權以及繼承權。失去土地對農民來講等於失去了一項最重要的家庭財富。另一方面,農民失去了一項最穩定的就業崗位。在我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下,農業仍是農民最基本的就業崗位。失去土地後,農民由於缺乏相應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很難在城鎮就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失地農民失去了最可靠的`養老保障。農民擁有土地時,可以家庭耕種或轉讓出租獲得收益,保障老年生活。失去土地後,農民基本失去了生活來源,養老保險費用無處籌集,老後生活十分困難。

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我國各地相繼出臺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各地政策實施有所不同,一般按照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同的繳費比例,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數額,並且逐步提高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一般條款如下:

申請方式

被徵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徵地村(社群)提供徵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徵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徵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稽核後的《徵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稽核後,發放《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已經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徵地農民轉入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應按照以下程式辦理:

(一)辦理終止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手續;

(二)本人提出參加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申請;

(三)各被徵地村(社群)為其辦理增員手續;

(四)個人補繳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費;

(五)市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其辦理參保手續。

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關係向外省市轉移應按照以下程式辦理:

(一)由本人提出申請並提供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的接收證明;

(二)市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為其辦理轉移手續,並將其個人帳戶本息額轉出或一次性退還給本人;

(三)終止其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關係。

參保人員達到享受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年齡時,各被徵地村(社群)攜帶參保人員身份證及《被徵地農民待遇審批表》,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核定待遇。

參保物件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徵地時對所徵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週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準,徵地時間以徵地批文為準。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60週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週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週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週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專案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45週歲以下,女性40週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程序。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專案,憑藉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後的養老保險安排,對於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失地養老保險制度將失地農民全部納入社保,將從根本上解決被徵地農民的長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哪些失地人員不在失業保險參考範圍內?

因非依法徵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不屬於失地農民範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也不屬於保障範圍;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也不在保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