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說課稿模板3篇

才智咖 人氣:2.65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國小說課稿模板3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國小數學第八冊第六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課。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前幾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時,已經注意通過一些操作和作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但是限於學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圖都比較簡單,在本冊適當提高一些要求,通過教學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以及操作和作圖的技能。在備課時,我曾經想過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的知識安排在一個課時內完成,但發現課堂容量非常大,學生學得不紮實。在本次教學中,我把教學內容適當進行了調整,在一節課內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後再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懂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而與角的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

2、能力目標:進行觀察對比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認真細緻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形成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

三、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匯入——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節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度,設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學角的概念.通過師生的操作,利用動態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後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本節課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口答,判斷選擇,實際操作等),圍繞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重點,達到鞏固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國小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所執教的“分米、釐米、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的內容。

1、教材簡析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單位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分米、釐米、毫米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為以後進一步學習長度單位的換算及其他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它也是實際應用所必需的。

2 、教學目標

認識分米、釐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釐米 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這些單位間的進率。

通過直觀操作、小組交流等形式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感受教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3 、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釐米、毫米,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建立1分米、1釐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教學設想

1 、數學教學

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所以我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即認識1 米的基礎上,打亂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認識釐米,再認識分米、毫米這樣的順序,重新組織教材,讓學生先認識分米,再認識釐米,最後認識毫米。這樣教學之後,不需教師再花時間讓學生去比較米、分米、釐米、毫米的大小,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不等式:米>分米>釐米>毫米。這樣有利於學生有序的建立數量觀念,為學生以後學習數量打好基礎。

2 、數學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設計本節課時,我堅持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以“感受生活化的數學”和“體驗數學的生活化”為教學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本課一開始,從清明節扎小白花剩下的鉛絲引入,使學生感受到長度單位與我們現實生活是密切聯絡的,消除對這一數學知識的距離感。

教學活動中,也都注重數學知識跟現實生活相聯絡,如在學生認識了1分米、1釐米, 1毫米之後,讓學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東西長度是1分米、1釐米,1 毫米,哪些物體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數學知識學習之後,應該讓這一數學知識迴歸生活,所以在練習中我讓學生判斷身邊物體的高度、長度,如:旗杆高 10米 ,鉛筆長 10釐米 ,身高 120 釐米 等等。

3、親身體驗,從中感悟

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才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我在設計本課時,採取看一看、數一數、猜一猜、量一量、摸一摸、想一想等實踐操作和空間想像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4 、內容分層細化,著眼一個“實”字

這一課主要分三段進行教學,第一段是認識分米,第二段是認識釐米,最後是認識毫米,課的知識量較大,所以教學時我把主要著眼點放在“釐米”的教學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花的時間相對較少。

認識分米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米尺得出從"0"刻度線到"10"刻度線的這一段長就是1分米,再讓學生用手比一比 1分米有多長,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大約1分米,充分感知1分米的長度,在此基礎上落實米和分米間的單位進率。

認識釐米時,從三角板入手,觀察得出1釐米 的長度,同樣讓學生認識幾釐米的長度,其中安排了一個遊戲,通過小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評一評,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到各單位長度,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最後安排了量文具盒,讓學生既鞏固量的方法,又可初步讓學生感知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認識毫米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1毫米 有多長,初步建立1毫米 的觀念。

5、重過程教學

一般教學在教學新課後都非常注重對新知的練習鞏固,有基本訓練、專項訓練、深化訓練,使學生在練中達到教師所期望達到的教學效果。現代數學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思想,轉而重視過程教學,重視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主要時間集中於學生對1分米、1釐米 1毫米 的認識及建立它們的長度觀念,只留少量的時間做些簡單的鞏固練習。

國小說課稿 篇3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口語交際”是國小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新課標》中就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要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本人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勸說”,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際交流、辯論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勸說》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三單元的訓練內容,它秉承了本單元的主題,緊緊圍繞語言藝術的話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抓住要點,運用精妙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在前面開展第三單元的主題學習時,學生通過學習、積累,對語言的藝術性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知,在此基礎上,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目的就是為了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從而更好地和別人進行溝通。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和五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精妙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2、鼓勵學生回憶和了解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和情境,充分考慮對方的身份和地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進行得體的勸說。

3、瞭解和感悟規勸語言的特點和技巧,體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重、難點:

瞭解和感悟規勸語言的特點和技巧,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進行得體的勸說

教 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採用“創設特定情境,體現雙向互動”和“角色模擬體驗”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模擬角色,在互相交流中學會勸說,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議中感悟、角色體驗,多渠道接受資訊。

學 法: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掌握從議到悟的學習方法。在小組交流、生生互動中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體會規勸語言的特點和技巧,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課前準備:

1、錄象資料。

2、收集與水資源有關的資料。

3、浪費水資源的圖片。

第二部分:教學程式

合理地安排教學程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此,本人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程式:

(一)談話匯入,揭示話題。

(二)小組交流,探究方法。

(三)角色體驗,嘗試實踐。

(四)創設情境,拓展勸說。

下面我再具體說說這個教學程式的設計。

(一)談話匯入,揭示話題。

【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同時還要有興趣的引導。上課開始,老師播放影視片中的“勸說”片斷錄影。要求學生認真看,仔細聽。這樣的匯入是為了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逐漸明白本次口語交際課的主題和重要性。】

(1)片斷一:《漢武大帝》中張騫勸說月氏國出兵攻打匈奴的場面。

(2)片斷二:《成長的故事》中父母勸說傑克不要撒謊的場面。

播放錄影前,先介紹當時的具體情況。要求學生看完錄象後回憶:在這兩個錄影片段中,你看到的,聽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勸說”。勸說往往要求對方改變某一種做法或想法,勸說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口語交際活動——勸說,來領略“勸說”這種語言藝術的魅力。

(二)小組交流,探究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是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學生一旦對某件事情、某個話題產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全身心投入進去。在前一個環節中,播放的錄影片段已經激起了學生對“勸說”這個話題的興趣,但怎樣勸說呢?學生卻難以表達。為此,老師趁熱打鐵,設計了一個活動——“水資源浪費”新聞圖片展。這個選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最常見的現象,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後面的訓練中能有感而發,有話可說。】

導語:這些珍貴的水資源白百地浪費了,多可惜呀!要想勸說這些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以理服人。那麼,怎樣才能以理服人呢?讓我們來討論一下。

1.小組展開討論:怎樣以理服人?(小組負責人負責記錄本組發言提綱。)

2.小組上臺交流。(以理服人;用水資源的寶貴來勸說——生成、不可再生;用水的用途來勸說;用積水成淵的故事勸說。)

3.聽錄音:明確誠懇的態度在勸說中的作用。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道理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那麼讓我們來聽一聽兩位同學勸說的開場白。

(播放錄音1)

甲1:乙1同學,快去把水龍頭關掉,水在那裡嘩嘩地流,太浪費了。

乙1:關你什麼事?(一邊哼歌一邊走)

(播放錄音2)

甲2:乙2同學,你剛才水龍頭忘了關了,水嘩嘩地流,我覺得很可惜。

乙2:噢,對不起,我忘了。(回頭把水龍頭關了,流水聲停了。)

(2)比一比,說說自己的想法。

甲1 甲2

態度:生硬——和氣

語氣:直接——婉轉

角度:自己——他人

結果:接受——拒絕

師小結:勸說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夠的,誠懇的態度、婉轉地表達是讓人接受的前提。所以,得體的勸說既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感人。

【新課標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據新課標的理念,老師在運用錄象激發了學生對“勸說”這個話題的興趣後,然後組織了一個圖片展覽,還原了學生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學生才能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再充分放手,讓學生分小組活動,互相討論、自由表達、自由發揮,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的設計既達到人人蔘與,個個得到鍛鍊的目的,又可以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老師也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加入學生的討論中去,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夥伴。這樣從生生到師生,讓學生在一個心情舒暢、樂觀開朗的情緒中學會交流,這樣會有效地提高口語交流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因為掌握勸說語言的特點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又設計

了一個“聽錄音”片段的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領悟勸說語言的特點。教師出示兩段不同的錄音,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去辨別、分析、發現問題,在同伴的評議、交流中體驗改正,從而掌握正確的勸說技巧,學會進行得體的口語交際。】

【在本環節中,由“理”到“情”的認識,既體現了教者由表及裡,層層深入的“分層教學”設計理念,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認識上的提高和技能上的提高,為以後進行得體的口語交際打下基礎。】

4、小結:勸說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還要注意物件、場合、方式方法。

(三)角色體驗,嘗試實踐。

導語:同學們掌握了勸說的技巧,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勸勸那些浪費水資源的人吧。

1、模擬角色,嘗試體驗:假如你看見有人浪費水資源,你會怎麼來勸說?

(1)媒體出示關於水資源的資料,學生根據需要摘錄、補充自己的發言提綱。

(2)小組內模擬勸說,同桌分別扮演勸說者和被勸說者,他生當群眾,適時補充。

(3)全班交流,比比哪個小組的勸說更容易奏效,體會勸說的藝術。(老師也可參與活動,扮演浪費水資源的人)

2、擂臺賽:推薦兩組4人上臺,展示勸說本領,其他學生當評委。(評價標準:態度是否誠懇、調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達是否婉轉,被全者是否心悅誠服。)

【口語交際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沒有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口語交際的精彩之處就體現在學生的練說過程。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練說的舞臺。在本環節中,就設計了“角色體驗”擂臺賽這個環節。讓學生先在小組裡模擬勸說,大家互說互評,其他的同學認真傾聽,適時插話補充。人人蔘與,個個有感而發,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鍊的機會。這種模擬角色的體驗活動,不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使學生在有理有據的勸說中學會樹立自己鮮明的觀點,讓自己的邏輯思維更加嚴密、語言表達更加清晰、臨時反應更加迅速,而且角色表演也讓學生的綜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創設情境,拓展勸說。

導語: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不文明的現象需要我們真誠的勸說。

1、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你是否有過勸說他人或被他人勸說的經歷?請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

(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楚勸說的語言,即“怎麼說的”“說了什麼”)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需要我們的勸說?

(爸爸的煙癮很大,媽媽多次勸爸爸戒菸,可他就是不聽;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隨手亂丟,其實不遠處就有果皮箱;劇院裡,大家都在靜靜地看戲,可身旁的兩個人就是說個沒完沒了;鄰居的大哥哥一放學就玩電子遊戲,顧不上吃飯,既影響學習,以傷身體……)

(1)每組選擇一種情況進行模擬表演,相互交換角色,練習勸說。

(2)每組推薦兩位同學面對全班同學展示他們的勸說情況,組織評價。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文明修養的養成需要情境來實現。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語言活動。所以在拓展勸說的環節裡,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密切聯絡學生已有的經驗,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迴歸生活,迴歸常態並夠學以致用,服務生活,這才真正體現了口語交際的工具性的特點。同時,多種不同情境的創設,也讓學生了解到了在不同的環境中,物件、目的的不同,則勸說的方式方法也不同。這樣,在實際交際中,學生才會體會到交際語言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3、小結:

生活處處有語文,現在我們在課堂上勸說,走出課堂,我們將勸說引向生活,希望同學們能學以致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

第三部分:板書設計

以理服人

勸說

以情感人

【板書設計簡單明瞭,集中體現了“勸說”語言的特點,同時也清楚地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得體的勸說時必須要掌握的兩個技巧,讓學生明白,只有“情”、“理”結合,勸說才會成功。】

以上,是我對口語交際課《勸說》的教學設計,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