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公交縱火者的異常心理

才智咖 人氣:2.74W

解析公交縱火者的異常心理是怎麼樣的呢?心理健康專家就來解析一下公交車縱火者的異常心理。勞累了一生,誰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樂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於各種壓力,卻厭惡人世,視餘生為畏途,心理處於極度壓抑、消沉甚至絕望的狀態。

解析公交縱火者的異常心理

公交縱火者多存在“厭世心理”

近年來,各地發生的公交車縱火案的製造者身上有很多共同特徵:生活不如意、悲觀厭世、心理失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尹文剛表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對他的社會人格都有很深的影響。所謂社會人格,是指同一種群體中多數成員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質和性格特點。有一些人長期處於社會的底層,屬於沒有受到重視的一個群體,生活上的長期貧困,現實中的多次打壓,最終造成了心理的失衡。一旦這類人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便有可能從生活不如意的普通人成為縱火的嫌犯。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等等。專家指出,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的核心問題是缺乏自然情感,且無法通過後天撫養和教育予以改變。在這些公交車縱火案中,將無辜的乘客作為報復物件,就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

國外心理專家認為,類似的案件接二連三的發生,除了與犯罪分子的異常心理有關之外,還與模仿效應有一定關係。當犯罪分子看到別人做了如何如何的一件事時,他也會模仿著去做,對於後果是完全不會考慮的。

  附:如何應對老人厭世心理

老人厭世原因

其一,外在原因:其中包括最為普遍的受子女或其他親屬的拋棄虐待,使生活失去依託,對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極度的壓抑、空虛、孤獨、失望和悲觀;此外,家庭糾紛,經濟拮据,老年喪偶,夫妻離異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無趣無望,產生嚴重的喪失感和絕望感。

其二,內在原因:最多的情況是體弱多病,病魔纏身,久治無效,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樂趣;還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執,不善社交,覺得生活孤單寂寞,苦澀乏味,產生厭倦感。

如何應對老人厭世心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誰不貪戀人生?老人厭世現象在我們社會中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關切和重視。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厭世心理,作為老年人自身,也要有意給自己的生活增添樂趣,比如:

1、培養多種興趣

老年人一般時間比較充裕,如果沒有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做,就會產生孤獨感。因此,家屬應該幫助老年人培養一些個人興趣愛好,如種花、餵魚、養鳥、下棋、繪畫、集郵等等,在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中消除孤獨心理。

2、與晚輩交朋友

老年人如果只有同齡朋友,往往會在好友的相繼去世中體會到自身“來日苦短”,從而產生悲觀情緒。因此,應該鼓勵老年人多與晚輩交朋友,一方面可以擺脫孤獨心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在年輕人蓬勃向上的情緒中受到積極的影響,找回青春,恢復信心。

3、活到老學到老

老年人退休後不能完全脫離社會,應該多尋找一些合適的機會,不斷補充新的知識,繼續發揮個人餘熱。在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延緩衰老程序,擺脫孤獨心理,保持身心健康。

4、尊重體貼愛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貼愛護老人是晚輩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年人奮鬥一生,為社會、為晚輩辛苦了一輩子,老了以後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回報。尤其作為晚輩,更應該孝敬、體諒老年人,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多給老人以照顧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