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才智咖 人氣:2.69W

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感到不堪重負,但他們卻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正一天天向亞健康靠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身體的健康是指人的身體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現象,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沒有疾病的發生;距今為止好像還沒有確切的關於“心理健康”的定義,但大部分專家都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必須具有正常的智力,基本的自我認識能力,並能恰到的估價自己,有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係,在符合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適當的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其實,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事物。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並不是心理平衡。它並非平衡與適應狀態,而是處於兩極的中間位置。很多人把適應理解成對周圍環境的順從,把平衡理解為內心無衝突,但這並不是心理健康。因為如果“平衡”就是健康,那麼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心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衝突,他算是健康嗎?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麼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遇鬼說鬼話,左右逢源,上下討好,這種人算健康?其實,上述兩種人也未必快樂,其心理也未必正常。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都追逐於生活上的滿足與享受,而忽略了重要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學生。孰不知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他的成就密不可分。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我們這些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我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都十分的敏感。這一切都將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現在的大學生,要麼就是太過於杞人憂天,要麼就是過分的開朗。萬事都有個度,滿了就會有負面效應。

在大學生中有抑鬱現象的比較多,甚至有自殺傾向也存在少數。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自我價值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對自己進行了一些否定。一般這樣的學生情緒都比較低落、不穩定,不愛搭理人,做事情沒有興致,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緒積聚,對學習、生活肯定會造成影響,嚴重的則會患上抑鬱症。如果沒有找到正常渠道發洩,可能會沉迷於一些自己覺得是正確的事物上面,比如網路,像大部分男生就喜歡沉迷於一些網路遊戲。這就需要周圍的同學和老師關注他們,給他們一些安慰、疏導,讓他們感覺溫暖。當然,有這種情緒的大學生也要主動和身邊的朋友談心、交流,釋放出自己的壓力,以緩解這些症狀,從而恢復到正常狀態。另外,這些學生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要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無論怎樣,知足常樂是不變法則。也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就是處於過分安逸、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之中。很多人都反應,在大學裡,學習效率最高的時期非期末複習備考莫屬。大學和高中的生活相差太大,進大學後,由於課程相對輕鬆,沒有老師督促,而且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日子過得迷迷糊糊、渾渾噩噩的。平時多在玩網路遊戲和上網聊天。到期末,才開始擔心考試,考前臨時抱佛腳只求能過關。其實,我覺得學校也有一部分責任的,在大學期末考試中,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定,一個班級考試不及格的人數一般在10%以下。如果不及格的人數過多,老師會相應地放鬆評卷標準。如果不想拿獎學金的話,90分和60分有什麼區別呢?存在這種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這樣看來,或許提高平時分在期末總評成績中的比例會使臨時抱佛腳這種備考方式有所改變,因為平時的到課情況,聽講情況,課堂反映情況,作業情況等都成了衡量標準;同時也可能淡化了應試目的。

這種現象也屬於心理不健康狀態。我們是該學會自我調節,但卻不是去自我墮落,或者自我毀滅。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僅影響自身的發展,說得遠些,更是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的,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心理健康可以使我們克服依賴心理,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更是畢業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大學生應該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加強意志鍛鍊來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