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兒童心理疏導的原則

才智咖 人氣:2.8W

震後兒童心理疏導五大原則

震後兒童心理疏導的原則

魯甸地震,兒童的死傷人數佔比非常高,如何做好災後兒童的心理輔導,是必須做好的功課。

雲南邊防總隊醫院醫療隊宣傳幹事馬靜參加過多次災難救援,8月6日她在龍頭山鎮龍泉中學安置點為災區兒童做震後心理疏導,“這些小朋友大概有60多個人,他們的情緒在受傷後多少受到點影響,有些孩子負面情緒比較嚴重。我們醫療服務隊準備了一些小禮物、小零食,準備帶他們開展遊戲。”

專家認為,災後兒童心理疏導要分年齡來對待,學齡前兒童對他們以往所處的安全的世界因災變而遭受破壞,會特別顯得脆弱,他們會表現出吸手指頭、尿床、害怕黑暗或動物、說話困難還有食慾減退等現象。而學齡期兒童假如在地震中失去親人,可能會表現出易怒、哭訴、粘人,在家或學校出現攻擊行為,畏懼夜晚、做惡夢、逃避上學等情況。

如何讓震區的孩子遠離地震恐懼傷害,專家提出了心理危機干預的五大原則:

正確對待孩子的恐懼 經歷如此大的災難,孩子產生恐懼情緒很正常,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感情,對孩子的.恐懼表現要鎮定、充滿同情地迴應,設法舒緩而不是壓抑。另一方面不要對孩子的恐懼表現得過分關注,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恐懼。

成人在孩子面前要避免表現出對地震的恐懼 兒童容易受到周圍人的情緒影響,要消除兒童的恐懼,父母或陪護者自己必須先要無所畏懼。不要向孩子宣傳地震的恐懼性,更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傳輸給孩子。

讓孩子對地震有科學的認識 首先,應該教育兒童這是一種地理運動所致,長大後會在課本中學到這些知識。其次,儘量避免讓兒童看災難性的場面,包括圖片、電視播報、網路新聞,避免對他們造成一種迴圈的恐慌記憶鏈。

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家人或陪護者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允許孩子時刻呆在自己身邊,聆聽並接納孩子對地震的感受。同時,可引導孩子表達恐懼和不安,讓懼怕得到緩解,重新建立安全感。

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多參與活動 快速解決災區兒童的教育問題,可有效地減少學齡期兒童的心理問題。除了正常復課外,對於較小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多參與遊戲活動,這是驅走恐懼感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遊戲中孩子會重拾歡笑,舒緩恐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