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繭居族》心理學書籍簡介

才智咖 人氣:4.98K

內容簡介

《搶救繭居族》心理學書籍簡介

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

家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父母既擔憂又自責;當事人也懊惱自己無法克服對人際互動的恐懼,深受繭居狀態之苦。由於繭居不是疾病,精神科藥物完全無效。心理諮商、就業與就學的社會支援,以及家人的信任與鼓勵,才是促使當事人脫離繭居生活的關鍵。

作者田村毅為專精家族治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依據多年接觸繭居個案的經驗,他發現,家族治療是協助繭居者的關鍵方法。他以豐富的案例與平易近人的問答形式,寫下這本幫助個案與其家庭脫離繭居陰霾的實用手冊。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繭居族?家庭的力量為什麼會僵化停滯?該如何活化這股強大的力量?在日本,社會提供哪些資源,協助繭居族走出家門?一向代表權威的父親角色,在親子關係中常位處邊緣,該如何善用父親的力量,鼓舞繭居者恢復自信,步入社會?

家有繭居者,並不絕望,也不羞恥。只要全家動起來,調整家庭動能,就可以幫助繭居者找回力量,自行破繭而出!

 

目錄

【推薦序】 父親缺席以後的亞洲社會

推薦語

前言 何謂家族治療?

序章 繭居族不是病!

Part1 孩子為何會變成繭居族?

何謂繭居族?

繭居是因為任性、依賴、懶惰嗎?

繭居現象為何好發於青春期?

青春期的退行現象

鬥志(父母的引擎、孩子的引擎)的轉換

專欄 關掉父母引擎的難處

與他人協調

專欄 何謂依存症?

繭居是旁人的責任?還是自己的責任?

專欄 繭居族與雙親關係的再調整

確保容身之處

專欄 動搖的心

專欄 心理疾病與霸凌

有所謂容易變成繭居族的個性嗎?

告別「全能的自我」

Part2 孩子成為繭居族,不是父母的錯

家庭的「心結」

專欄 家庭肩膀僵硬理論

繭居族是家人造成的嗎?

重新思考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

持續照顧孩子的「心結」

專欄 繭居族與日本文化

夫妻不睦的「心結」

專欄 雙親攬責的功與過

家人缺乏溝通的「心結」

父母憂鬱的「心結」

父母失去自信的「心結」

專欄 心靈腫瘤理論

Part3 讓雙親恢復自信

給予孩子優質的愛與認同

啟動孩子的引擎

專欄 雙親的認同會讓孩子產生自信

專欄 拯救孩子的家庭力量 (專欄樣式)

面對社會的信心來自於受傷經驗

如何安全地「體驗受傷」

專欄 父母角色的轉換

拉開親子間的距離

專欄 心的容量

成為有自信、有安全感的父母

找回父母的活力

親人能做些什麼?

不肯與父母說話怎麼辦?

來自手足的支援

讓手足為家中帶來新氣象

手足對於父母的支援

丈夫是繭居族(妻子的諮商)

專欄 如何肯定地責備?

Part4 善用繭居族支援系統

繭居族的諮商視窗

.精神醫療

.心理諮商

.公家的繭居族支援機關

.民間支援團體

<對當事人的支援、對家庭的支援>

一、家庭訪問 二、容身之處活動 三、就學或就業支援

四、家庭諮商 五、給父母的講座與演講 六、父母聚會.父母團體

專欄 綜合生理、心理、社會三種思考模式

繭居在家,是一種病嗎?

繭居族與發展障礙有關嗎?

我的`孩子是否得了憂鬱症?

吃藥有效嗎?

心理諮商的流程為何?

專家真的懂繭居族嗎?

當繭居族拒絕諮商時

家庭諮商有效嗎?

專欄 家人之間無法跨越的牆

只是守護著繭居族的孩子就可以了嗎?

父母只要接受與等待就夠了嗎?

害怕被拋棄的不安,會讓孩子心靈成長

當孩子說想自殺時

當繭居族高齡化

繭居族支援的目標

Part5 活用父親的力量

建立與父親的關係

專欄 青春期就是父親該出場的時候

想說出真心話

無法與繭居族深入交談

讓父親參與諮商

繭居族與父親的關係獲得改善的範例

專欄 終於能面對家人的K先生

傳達父親的價值觀

調整父親與母親的教育方針

磨合雙親的想法

為孩子暴力所苦的父親

父親如何建立與孩子的信賴關係

肯定的力量讓孩子甦醒

請父親給予孩子希望

相信家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