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本可以更好?

才智咖 人氣:2.43W

你是否會有一種心理,明明事情已經做得不錯了,但還是一直覺得自己可以更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本可以更好?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本可以更好?

我們很多人都曾對自己“恨鐵不成鋼”,討厭不夠優秀的自己,怪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執著,甚至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

我們被各種挫敗的負面情緒包圍,疲於輸掉一場場註定無法取勝的比賽,我們總是離偉大和傑出那麼遙遠,優秀的總是別人。

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討厭自己,不過是因為我們無法滿足別人的期待,被外界強加的標籤綁架:

這是榮獲2015戛納金獎的3分鐘廣告短片《像個女孩一樣》(Like A Girl)。

當導演發出動作指令,女孩能像少年一樣大方的奔跑和運動,長大成人的女生卻明顯的扭捏——外部環境讓她們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一位外國媒體人曾發表公開信,寫道:“我恨我自己無法在TIME工作”,字裡行間流露出一個頂尖媒體從業者的焦慮:

我如何才能看到自己的優秀之處?我的生活註定不會像我想的那樣好嗎?我難道搞砸了我擁有的最好的機會?如果不能成為Twitter上的紅人那在媒體界待著還有什麼意義?

2012年,我參加了全球傑出青年社群,他們每年都在達沃斯討論和交流國際事務,一個朋友還和伊朗總統聊過天。

受其影響,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但很快我就放棄了,我完全沒有優秀到可以去那裡拯救世界,我恨我自己。

我曾經那麼想去達沃斯,但卻從來沒想過, 這到底是我自己的追求,還是我看到別人的光鮮後強加給自己的期待?

最後,發自內心講,我其實沒那麼在乎高大上的達沃斯。

1

擺脫不了挫敗感

你是不是總想贏?

在這顆行星上,有70多億人。

不管你是否承認,偌大的世界,總有比你更優秀的人。你不可能永遠贏下去,因為這種勝利根本不存在。

在遊戲中,打敗敵人,奪取堡壘,享受輝煌的勝利果實,你可以隨時喊停,留給自己永遠的勝利。

但生活不會停下來,獲得一座獎盃後,更大的挑戰也緊隨其後。

我們以為達成目標就能satisfy ourselves,我們以為“過了這一段”就會好起來,但真相是:

升職加薪不會讓我們滿意,減肥成功也不會,獲得愛情也不會,創業小有成就仍然不會。

每一個“贏”都帶來一點多巴胺,但你不會一直開心下去,因為這些感受會消失——抱著一直想贏的心態,會讓你放不下。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與公共事務助理教授強尼斯‧豪斯佛(Johannes Haushofer),在Twitter上列出一張自己的失敗簡歷,洋洋灑灑寫出:

未申請到的學位

未得到的教研職位

未拿到的學術獎項和獎學金

他沒能申請到哈佛和斯坦福的博士專案,也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的教授職位上敗北。至此人們才知,他的失敗記錄比成功簡歷要長的多。

多數人以為,成功於他輕而易舉,但事實並非如此。成功紀錄看得見,但失敗紀錄卻往往是隱形的,這讓我們對別人的成就產生認識偏差,給自己強加心理負擔。

他強調,世界是隨機的,申請有風險,因為遴選委員會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然而失敗時,人們往往仍將責任歸諸於自己,這顯然不對。

擺正心態,沒有人每次都贏,這可能會讓你好過一些。

2

討厭自己

不夠優秀還是被外界綁架

出席過什麼活動?

經歷了什麼大事?

結識了哪些人物?

朋友圈轉發的文章逼格夠高嗎?

去過的地方夠貴嗎?

這些標準真的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優秀嗎?無法獲得外界認可,達不到那些虛偽的指標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舉個栗子,朋友多就等於很厲害?我的室友性格外向,經常參加社交聚會,我過去常常羨慕他怎麼有那麼多朋友。

後來我意識到關鍵因素在於——我們對“朋友”的定義不同。

他有很多一起聚會,參加音樂節,踢球賽的朋友,但論起隨時都可以打電話的親密朋友,我所擁有的貌似更多。

所以,你顯然沒必要因為這種荒謬的原因而懷疑自己。

3

深陷焦慮

你其實是想太多

我很差勁,我比不上其他人,我配不上也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

我很恐懼,我害怕我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這樣度過一生;

我很後悔,我痛苦於之前浪費時間和生命;

我很無奈,很多事情我無力改變。

這些焦慮讓我們陷入巨大恐慌,自責撲面而來,我們討厭自己,並且急著掙脫這些情緒。

更可怕的是,我們習慣於反覆思考那些不理智的想法,試圖說服自己不再焦慮。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誤區。

過度沉思,只會鞏固我們大腦中與焦慮相關的思維,造成惡性迴圈。

這種對情緒和想法的徒勞抗爭,就像不斷重複把巨石推上山頂的西西弗斯,絕非解決焦慮的方法。

當你焦慮時,哈佛的幸福公開課建議我們這樣告訴自己:

這些感覺是暫時的,我是個人,我有負面情緒非常正常,合情合理;這是我生而為人的`權利,我知道它一會兒就消失了。

不必沉浸在過去,問問當下的自己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該去:

出去走走,晒晒太陽,吃點好吃的,聽音樂,冥想,跑步,與別人聊聊……身體和情緒是互相影響的。

去做這些日常的事情,可以改變身體所處的狀態,焦慮情緒會很快散去。

這是逃避麼?不是。

這些日常的放鬆行為,會給你一種全新的角度,去更好地撫慰焦慮,安定情緒。

4

直面迷障

“壞”事變“好”事

想要放下討厭自己的情緒,請你先勇敢面對。對“負面”進行積極的詮釋,將“壞”事敘述成“好”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最形象的例子:

為“壞”事賦予意義,將其前因後果與積極的事情聯絡起來:這件壞的事情發生了,我才遇到了好的事情——我所遭受的痛苦,不是無意義的。

這種積極的詮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關聯性。我們在潛意識中會認為自己對人生擁有了控制和預知的能力,讓我們不爽的事並非禍從天降。

我們可以略微平靜地面對障礙,過往的不甘或未來的不確定所引發的焦慮,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減輕。

5

寫在最後

聽聽自己的聲音

別再迷信外界的聲音,不要在意那些難以捉摸的旁觀者的關注。衝出藩籬,去做你認為有意義或者有趣的事情。

如果真要討厭自己,你至少要有一個好的理由:

討厭自己當初不敢嘗試,討厭自己不曾真實地生活,討厭自己不關心身邊的人,討厭自己浪費時間去討厭自己。

最後,我們必須要有可以接受純粹壞事的勇氣。

既然命中該有此番遭遇,那就經歷一下好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