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期間常見心理問題

才智咖 人氣:6.9K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有一部分人出現了壓力過大、焦慮、躁鬱等情緒,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為讓大家正確瞭解、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防控中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對疫情期間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整理和分析。以下小編為大家提供了關於疫情期間常見心理問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疫情期間常見心理問題

1、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睡眠過多,作息時間不規律,又不知道做什麼,怎麼辦?

睡眠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保證充足的睡眠,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但是,過尤不足,如果睡眠過多,反而會讓人頭昏、沒精神。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但是,可以在居家空閒的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獲得更多的自我肯定。作息不規律會打破身體的內迴圈,降低免疫力,因此要按時起床、吃飯,保證良好的睡眠,同時加強自身的鍛鍊。

2、疫情發生後,總是感到絕望、崩潰和恐懼,怎麼辦?

首先,承認自己的擔心、絕望、憤怒是一個特別正常的反應,每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但是我們不能被這種情緒打趴下,良好的情緒是免疫力的第一重保障。

其次,瞭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資訊,對治療和療效保持樂觀態度。無論是國家還是科研人員,大家都全力以赴救助,所以暫時無法及時就醫的問題會很快解決。

另一方面,現代科技發展很快,在臨床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有效的藥物,所以對未來療效要保持理性樂觀的態度。要有意識地關注自身的情緒狀態,如果發現情緒出現較大波動,就主動情緒調節。可以在條件允許時進行適度的運動、聽音樂、讀書等活動;將腦中的想法和感受記錄下來或向他人傾訴;如果真的悲傷、低落或恐慌,盡情地大哭一場也可以;回想自己以往的類似經歷及成功應對的方法,將其應用於當前環境。

3、資訊鋪天蓋地,家人也很恐慌,怎麼辦?

不良情緒會相互傳染,這時家人的相互安撫、相互鼓勵很重要;同時儘量控制自己和家人每天接收疫情相關資訊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睡前也不要過分關注資訊,不道聽途說,多看權威、專業的報道,減少雜音。恐慌和焦慮可以向親友表達出來,電話和網路是與他人保持聯絡的便捷途徑,從而獲取他人的支援和力量,增進面對疾病的信心。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所有的變化,接納自身發生的一切,以一種平和的態度正視變化,心態就會慢慢陽光起來。

4、看到疫情人數下降,有時會放鬆警惕,產生心理麻痺,怎麼辦?

當人們看到疑似人數、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在下降,治癒人數在快速增加時,就容易產生盲目樂觀的心態,從而放鬆已有的警惕,以為病毒很快就會被消滅,很多人甚至心存僥倖、放鬆警惕,急不可待地想走出家門。如果這樣想是十分危險的,雖然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疫情風險仍然沒有解除,對此,我們建議:一定要克服麻痺心理,保持高度警惕;克服厭戰情緒,始終做到精神不懈怠,思想不放鬆,可以通過關注疫情資料、瞭解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識,積極與疫情鬥爭下去。

5、擔心自己被傳染患病,每天都不停地測量體溫,怎麼辦?

疫情發生後,新聞報道、小區管控、周圍環境變化巨大等因素,每天我們的大腦主動或被動的攝入大量疫情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或多或少會讓我們產生焦慮、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如果這些不良情緒並未過度影響我們生活,其實這是有積極意義的,他能幫助我們提高警惕,加強防護,減少被感染的可能。但如果悲觀情緒過重,已經影響了正常的作息生活,就要重視起來並採取措施進行調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現代化通訊手段,聯絡親朋好友、同事等,傾訴感受,保持與社會的溝通,獲得支援鼓勵。對身邊的人給予積極主動的關心和幫助。生活在親善友愛的社會環境中,既能疏導負面情緒,也能通過積極的情緒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增加抵禦疾病的能力。或是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通過熱線電話或網路獲得專業支援,積極調整心態。

TAGS:疫情